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日前公布一項關於惡意機器人程式(Bad Bots)及自動化攻擊演變模式的報告,探討網絡流量模式的轉變和機器人行為,透過分析機器人攻擊的實際例子,了解自動化攻擊的最新趨勢。報告揭示,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總網絡流量,而電子商貿應用程式及登入門戶,是先進機器人程式持續攻擊的主要目標。 《機器人程式攻擊:主要威脅和趨勢觀察報告》以網絡機器人行為和偵測的實際例子分析最新網絡流量趨勢,Barracuda 研究人員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6 月的網絡流量模式,包括惡意機器人程式相關的網絡流量、起源、每日攻擊次數和規律,同時剖析真實案例,發現機器人程式佔用近三份之二的網絡流量,其中惡意機器人程式佔總流量達四成,當中包括網絡爬蟲、自動攻擊程式等先進機器人程式。 報告亦指出,67%惡意機器人網絡流量由北美地區輸出,並主要來自公共數據中心,歐洲及亞洲地區分別佔 22% 及 8%。機器人流量主要來自 AWS 及 Microsoft Azure 兩大公用雲端,兩者比例大致相約。來自歐洲的惡意機器人程式流量,部分更有可能源自網絡供應商或住宅 IP…
Search Results: CA (872)
隨物聯網、雲端運算、新DevOps流程應運而生,既迎來新機遇,亦減低了可見度形成新漏洞,黑客不再只局限於惡意軟件、供應鏈威脅及內部攻擊。為更有效對抗日新月異的威脅,有行業分析師指出採用新興的網絡偵測與回應(Network Detection and Response,NDR),是企業保障資安的首要任務。 企業想從網絡流量發現異常及加以反應,以往可能需要多種系統,但現今只需採用NDR,即可在單一系統中綜覽網絡上的威脅態勢。所謂NDR,即利用即時側錄或截取的網絡流量,透過機器學習或人工智能機制,加以解析流量的中繼資料(Metadata),從而尋找異常行為。此類新興防護措施,與近年較多企業偏重的EDR(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概念相同,同樣要達致「偵測」與「回應」,不過EDR是透過端點的層面下手,NDR則是透過網絡流量。 Arista與SiS攜手合作,為發展NDR 揭開新一頁 因應現代IT環境不斷演變,並非每個異常活動都是惡意,亦並非每個惡意活動都是異常,系統必須具備區分好壞的能力。以「工作如人腦」為賣點的Arista Awake Security與SiS攜手合作,為發展NDR 揭開新一頁,僅在幾秒內即能完成「偵測」及「回應」。Awake Security的NDR系統有如人類思維,利用感官及認知識別危機並做出反應,分析涵蓋「新網絡」,包括數據中心、校園、物聯網、IoT以及雲端工作負載網絡和SaaS應用,解析超過3000個網絡通訊協定(Protocols)並處理第2層到第7層數據。 系統由全球首創的私隱意識安全決策「Ava」支援,結合幾種不同人工智能技術,數據基礎設施比其他現代安全系統能截取、處理和儲存多100倍實時數據,在網絡安全、分散式運算等領域更擁有超過100項美國專利。 獨立機構Tolly Group早前曾測試5種攻擊場景,均是NDR需要應付的主要問題,包括偵測物聯網威脅、數據盜竊和外洩、內部威脅及認證竊取,結果Awake Security能識別所有攻擊場面,惟同類型產品不但只能識別2種,更產生逾50個無效警報,遠比Awake Security僅1個為多。對企業而言,產生過多警報百害而無一利,Awake…
美國網絡及基礎設施安全機構 (CISA) 發出非常危險行為注意目錄,呼籲企業或機構必須特別提防及避免讓員工犯錯,今次小編就帶大家一齊睇睇,當中有邊幾個項目要盡快達標。 近年勒索軟件事故頻頻發生,特別是美國企業及機構就經常受到攻擊。雖然近來勒索軟件集團的氣焰稍為放緩,不過美國的 CISA 未有放下戒心,反而全速製作一份高風險行為手冊,讓企業或機構能按著手冊內的重點,重新審視現時採用的安全措施是否足夠,以減少美國企業或機構遭受攻擊的機會。當中有三項行為被列為超高風險: 單因素驗證:即在登入帳戶時,IT 系統只要求員工使用其用戶名稱及對應密碼登入。由於大部分人為了貪方便,都傾向採甪簡單的密碼組合及與其他帳戶共用同一密碼,因此只要黑客使用暴力破解 (bruteforce) 便能輕易入侵;而後者亦容易因員工其中一個帳戶登入資料被外洩,繼而引發公司帳戶被入侵。研究發現,如採用多重因素驗證 (multi-factors authentication) 已可阻止 99% 帳戶入侵事件,因此企業或機構應盡快採用。 弱密碼:基本上比起採用單因素驗證更高風險,因為員工如自設的密碼夠強,例如採用無意義的英文字串,加插大小楷及數字符號,黑客要暴力破解也不容易。但如員工採用 password、12345678 或偶像英文名作為密碼,黑客便能瞬間破解。解決辦法是鼓勵企業採用多重因素驗證之餘,可讓員工使用密碼管理器,這樣員工才不會因要記住複雜密碼而頭痛,亦可令他們更易接受為每個帳戶採用不同密碼。 過期軟硬件:又一嚴重危險行為,如企業所使用的軟硬件已停止生產,而製造商或開發商亦停止繼續為產品提供支援,屆時如被發現安全漏洞,企業也不會得到任何保護,而黑客便可利用漏洞大舉入侵。企業應盡早做好升級準備方案,如已知悉產品將被停止支援,便應即時跟進。 資料來源:https://zd.net/3jDVvLA
打機為輕鬆,但亦會有資料外洩的危機!研發 Android 遊戲應用程式的中國開發商 EskyFun,因使用不安全的伺服器,致使 134GB 用戶信息曝光,由其開發的遊戲包括:Rainbow Story: Fantasy MMORPG、Adventure Story、The Legend of the Three Kingdoms 和 Metamorph M。 由 Noam…
網絡威脅無孔不入,其中透過電郵入侵更是常見的手法,在疫情影響下,對網絡及雲端環境的依賴,令危機擴大。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發表香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第二季指數顯示為 63 分(最高為 100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風險水平維持高位,當中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及商務電郵詐騙(BEC)處於高風險水平,惡意軟件(Malware)的威脅則處於中風險水平,企業應保持高度警覺。 Kenneth 指,商務電郵詐騙(BEC)屬新型威脅,處於高風險水平。 報告公布 2021 年第二季度首個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有別於一般以全球數字作基準的分析,Green Radar…
65 個採用 Realtek 開發者套件嘅 IoT (物聯網) 產品生產商今次大件事,由於套件存在漏洞,可讓黑客通過網頁版管理介面遙距入侵產品,所以超過 200 款產品都有問題,受影響品牌包括 Asus、Belkin、D-Link、Netgear、ZTE 等等…..用家快啲檢查下有無更新檔喇! 不少 IoT 產品都有採用 Realtek 的開發產組件 (SDK),但有 IoT 安全研究員就發現,它的網頁版管理介面存在漏洞,由於可令大量面向互聯網的無線產品如家用 router、隨身…
勒索軟件入侵政府機構或公營基建令人憂慮,一項由 Philips 和 CyberMDX 的最新研究揭示,近一半 (48%) 受訪的美國醫院,在過去六個月內曾因勒索軟件而需要中斷網絡連接,隨時影響救治病人的程序! 這份醫療安全報告,是由兩所機構早前訪問 130 位 IT 和網絡安全醫院管理人員,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所得出的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在新冠肺炎爆發的最初幾個月,勒索軟件攻擊頻繁,對醫療保健組織 (Healthcare Organization, HCO) 造成巨大影響。承認因勒索軟件而關閉網絡的受訪者中,主動關閉網絡的人是為了避免漏洞,也有因惡意軟件嚴重感染系統而被迫關掉網絡。 研究發現,中型醫院最受此類型的攻擊影響。因外部因素而需停機的受訪者中,院內大型設施平均停機 6.2 小時,而每小時成本為 21,500…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好份工、效率加倍,一部優秀的手提電腦,在辦公時不可或缺。富士通商業科技(亞太區)銷售及市場總監 Alistair Lam 表示,「新常態下催化混合辦公模式的發展及應用,同時洐生企業資料的安全問題,當中員工使用之手提電腦的保安配罝成重中之重。」全新 FUJITSU LIFEBOOK U9311 重約 885g、厚度只有 15.5mm,更具備一系列防護功能,降低被入侵的機會!無論是規格抑或是保安功能,均能滿足企業需求。Alistair Lam 指出,「在『網絡安全』對抗入侵、『身份識別』增強保安、『設備壽命』支援維修三個場景下,FUJITSU LIFEBOOK U9311 都能夠幫助企業無憂適應混合辦公模式,多管齊下全面獲得保障。」 第1重:NTT Ltd流動數據連接 避免使用不安全WI-FI LIFEBOOK U9311…
勒索軟件攻擊在新常態下爆炸性增長,但不少企業未有能力抵禦勒索軟件的加密入侵,隨時令企業蒙受數據被鎖的困境,影響營運效率之餘,得失客戶。雲端數據管理備份解決方案供應商 Veeam 推出最新 Backup & Replication v11 產品方案,具備 4合 1 主要功能:Storage Snapshots、Backup、Replication 及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CDP),保護備份資料,提升保護效益及彈性,配合 IT 企業方案服務供應商 Multisoft 的支援,助企業能以更高成本效益達到保護數據的最佳效果。 隔離外界攻擊 保護備份資料防遭加密 Veeam 台港澳資深總監 Joseph Chan 形容,如何做到無間斷的數據安全保護措施是市場趨勢,而備份及防護措施傾向一體化處理,在遇到勒索軟件攻擊之後,如何極速回復數據及讓備份數據不受攻擊,自然成為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v11 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保護已備份的數據,不被 re-write 及加密,Joseph 形容原理是將數據放進 Veeam immutable storage 內,隔離外間攻擊,Multisoft 稍後舉辦的網上研討會設有demo section 作更詳盡介紹。 CDP技術回復數據極快 停機時間大減 Joseph 特別提到,勒索軟件攻擊是難以防備,只是多少數據遭到加密的分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預先做好備份的工作,而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v11 的 CDP技術令回復速度極快,其中 Recovery…
數據分析在企業數碼轉型旅程的重要性,已經不用多解釋,不過採集及管理數據,卻同時為企業帶來極大挑戰。早前由 ICT 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及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 合辦的午餐會,便跟與會人士分享了各自的心得,讓企業管理者能夠有效及安全利用數據創造真正的商業價值之餘,同時又能合規地管理數據,享受數碼轉型帶來的營運效益。 數據應用潛力無限 擬定法例防數據外洩 在企業數碼轉型的旅程中,不同種類的數據都可提升各行各業的市場洞察力。經濟學人首席貿易分析師 Nick Marro 舉例汽車業可利用數據分析為汽車加入自動導航、多媒體娛樂甚至無人駕駛功能,金融業可持續提供新的流動理財、程式盤買賣等服務。大數據分析讓企業能夠預視市場走向,靈活地修正營運方針,享受增加生產力、減少成本等成果,最終達到改善客戶體驗的終極轉型目標。 隨著全球不同國家開始立法管制數據採集, Nick 認為儲存數據及數據跨境問題將會變得非常重要,導致 ICT 服務供應商或客戶不能只採用單一數據管理政策,打後必須「因地制宜」。 不過,Nick 指出收集及管理數據的難度正在與日俱增,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國家正全力就數據管理訂立法例。他以中國為例,20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