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Telegram 2018年資安事故歷歷在目,這邊廂航空公司資料外洩、那邊廂酒店集團被黑客入侵,網絡攻擊無日無之,手法日新月異,要減低被攻擊的風險,網絡威脅情報的收集及分析成為關鍵。處理海量和運用網絡威脅情報去偵測已經是個艱巨的任務,要及時作出回應更是一項挑戰。解決方法其實好簡單:利用HKT「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以及「資訊安全威脅管理服務Threat Management Services(TMS)」。 HKT CTI 可減低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有如大腦,負責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CTI 匯聚網絡安全專家、情報及最新技術,可大幅縮短調查及分析時間,減低企業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 過濾環球及本地超過 1,000 億個原始日誌 網絡威脅情報的質量是…
Search Results: CTI (417)
以為資料庫保安好嚴密?其實盲點處處!去年資安事故中不乏大公司資料外洩,除證明黑客攻擊越趨嚴重,更證明「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再大嘅團隊都有盲點。其實,不少資安事故屬於可避免的,本文內容節錄自與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 嘅訪問,教你認清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Ricky 更就 5 大盲點提供相關建議,協助大家防患於未然,學嘢喇。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 盲點一:安全方案訊息七國咁亂 不少企業 IT 都面對一個典型狀況:IT 環境及訊息不斷變動及擴展,今日出個 App,聽日又話搞 IoT,後日就來…
無檔案惡意程式日益嚴重,多少因為現今的防毒工具偵測能力越來越強,相對而言無檔案惡意程式較難被偵測,而且可長期匿藏兼無限復活,非常難纏。根據報導,針對企業的攻擊得逞案例當中,有 77% 是無檔案惡意程式攻擊,大家要認識這種攻擊方法,加倍提防。 甚麼是無檔案惡意程式 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是一種利用既有軟件、被認可的應用程式如 Microsoft Word、Flash、Adobe PDF Reader、JavaScript 甚或系統工具如 Microsoft Windows Management Instrumentation (WMI) 、PowerShell 之類去執行惡意行動的網絡攻擊。它不似傳統的惡意程式那樣帶有明顯特徵,亦不以電腦硬盤為目標,尤其針對記憶體進行攻擊,其隱蔽性極高、匿藏期長,一般 whitelisting、signature detection、hardware…
資料外洩事故頻繁,就算自己明明盡力把關,奈何第三方又唔生性外洩資料,究竟自己個密碼有否被黑?一般都要靠 HaveIBeenPwned.com 之類查詢網站,Google 推出官方擴充功能 Password Checkup,可在用戶帳號密碼外洩時,主動通知用戶,必更受用戶愛戴。 Google 官方日前推出新擴充功能 Password Checkup,啟動之後,用戶於任何網站登入,只要輸入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Password Checkup 都自動與 Google 超過 40 億個已知的外洩資料作對比,一但發現安全疑慮,即會傳送警示通知用戶更改密碼。 當然,第一個疑問就係:咁 Google 咪知我個密碼囉?咁又點保障呢?Google 方面解釋,設計…
駭客攻擊固然可惡,但人為的低級錯誤也本應可以避免,預防爆發一些顯而易見的危機。面對外憂內患,企業又應該如何做好資料保護措施,保障用戶個資免受駭客盜取,同時保全公司免觸犯 GDPR 而被開罰? 一、定期更新軟體 最基本的就是定期更新軟體。駭客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 antivirus(防護軟體)或其他軟體同樣與時並進。每次韌體更新除了一般除錯外,也有很多是為了填補已存在的資安漏洞或防禦新型病毒而進行的。 二、加入多重身份認證或生物認證 Broken authentication 是網路資安問題的第二大主因,而要做好身份認證這一步驟,除了傳統輸入密碼以外,現時已經有很多加強保安的驗證方式,比如雙重認證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讓用戶輸入密碼後需要加上第二重認證步驟,常見的工具有: TOTP (Time-Based One Time Password):透過時間因素產生不一樣的一次性密碼,像是 Google…
DEF CON ’18 邀請了一班小朋友參加比賽:攻進一個複製的選舉結果網站,最後由一位 11 歲小朋友於 10 分鐘內成功攻入。除了顯示今日的網絡安全問題,亦提醒大家,別小看小朋友的能力。曾經有個 List 大數著名的兒童黑客,今日大家重溫一下: Reuben Paul 網絡安全界神童 Reuben Paul 現年 13 歲,是一位白帽黑客,其身份包括網絡保安大使、兒童黑客、最年輕少林功夫黑帶、體操運動員、Video-gamer、網絡忍者及 CyberShaolin 創辦人。Reuben…
一間公司面對最大網絡安全問題,可能不是網絡攻擊,是資源,不論大中小企業,同樣頭痛。Andrew Lam 從事網絡安全行業多年,盡見這種困境。「而且不是純粹資金問題,更是人手問題。就算公司有錢買網絡安全產品,沒有人手及技術去管理,也是枉然;事故發生又冇人理,更是徬徨無助。」與其要客戶購入網絡安全產品而不懂管理,Andrew 認為不如為他們提供最專業的服務,幫助他們,Green Radar 因此誕生。「我們以 as-a-service 服務形式提供網絡保安支援,當客戶遇上困難的時候,亦有專業團隊提供協助,而定價時也考慮到企業的難處。」最新面世的 Green Radar,以 MDR(Managed Detection and Response)為基礎,帶來革命性網絡保安方案,先天下之憂而憂,救企業於水深火熱。 針對網絡環境,重點設計方案 Green Radar 要解決企業缺乏資源及專業人才的問題,先重點針對現今的網絡環境去設計方案。「環顧現今的網絡攻擊,其實超過 80% 源於電郵。不少釣魚電郵手法極高,驟眼一望,有時候連專家都難分析真偽。」針對性釣魚電郵更難防,遇上這類攻擊,必須要有一定的危機處理措施。「一般的電郵服務就未必照顧到針對性釣魚電郵,何況很多老闆的電郵是交給秘書處理,要這個秘書分析真假電郵、偵測病毒根本是強人所難。」Green…
Splunk 令人著迷之處是其前瞻力,因此,每年的 Splunk Forum 不只是一次 Splunk 的動向或產品報告,更是一次業界未來報告。Splunk 近年收購了不同技術如 VictorOps(DevOps)、Phantom(Security Orchestration)等,加上 Machine Learning、Cloud 等技術,令 Splunk 於各範疇上進一步強化,今年的 Splunk Forum 就展示了這些技術如何完美地融合。 由 Detective…
大量安全監控只得到一大堆 alerts 傳統 IT Security 防護的處理方法,主要偏重在事前的預防。從近年發生的各式安全事故來看,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光是事前的預防,已經不足以阻擋各式各樣的網絡安全威脅。即使企業投放大量資源去設立不同形式的安全監控, 往往只得到一大堆 security alerts, 不但數量繁多,alert 的內容也不易理解和處理。 若不幸碰到事故,要找出根源(包括:還原攻擊事件的原貌,以及對事故的調查與分析),往往需要高度專業人才來處理。在整個行業都缺乏IT Security人才的情況之下,實在令企業頭痛。 新型服務 — MDR 因此,近年冒起了新型的安全防禦服務,稱為 MDR (Managed Detection…
今早好天氣,一望出街,成群人在低頭捉怪獸。Neo 諗,乜個遊戲仲未死咩?我家對出的地方,平時少外人,但也算係 Public Areas – 公眾地方,原則上屋邨沒有理由趕人走。 前一陣子幫個客寫 Security Policies,寫到差不多,忽然問我:喂,你有沒有考慮 Public Areas – 公共區域嘅 Security 呀?我反問,Public Areas 嘅 Security 唔係保安局以及香港警察負責嘅咩?佢話,大佬,我係講緊企業入面果幾十萬呎地方,平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