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HKPC (9)

    中小企的資訊科技(IT)資源緊絀,亦未必清楚企業的網絡安全狀況,以為自己不會成為黑客的攻擊對象,一旦遭受網絡攻擊,隨時損失慘重。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特別為中小企度身訂造一項「網絡安全驗身」服務,以國際認可網絡安全標準提供全面針對網絡安全的評估服務,讓中小企了解業界網絡安全基準與差距。生產力局並提供一系列「對症下藥」的解決方案或培訓建議,協助中小企全面分析企業的網絡安全情況,找出改善空間。 生產力局去年 11 月公布的「HKT 香港企業網絡保安準備指數 2022」調查,總共訪問了 367 間企業,其中逾八成屬中小企。結果顯示,65% 受訪企業過去 12 個月內曾遇到網絡安全攻擊,較前一年上升 24%;此外,48% 企業指欠缺網絡保安支援及管理人手,為最大網絡保安管理挑戰。 逾200評估項目 只需兩天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絡保安挑戰,加上 IT 人手不足的兩面夾擊,中小企必須先了解自身網絡安全狀況。有見及此,生產力局推出「中小企網絡安全及私隱成熟度評估」服務,當中包括四節共 16 小時的一對一評估工作坊,需時約兩天,包含逾 200…

    香港工業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研發中心(FLAIR)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設立,並與主要合作者德國 RWTH Aachen Campus 共同營運,本月中與四家來自大灣區和歐洲的業界合作夥伴簽署研發贊助協議,包括 Rompa 集團、睿智系統工程有限公司、Stackpole Powertrain International Aachen GmbH 及 TCL 工業研究院(香港)有限公司,建立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研發合作夥伴關係。 (資料及圖片來自 FLAIR)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第三屆「冬季實習計劃」早前完滿結束,今屆計劃有近 1,000 人報名,脫穎而出的 38 名實習生獲安排前往不同機構實地考察,讓學生透過職場實戰及多元化的學習機會,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 獲選的同學有七成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等本地大學,其餘則來自海外院校,包括劍橋大學及倫敦帝國學院等。他們分配到不同崗位,在職場實戰中了解生產力局在科研的真實工作,更藉「影子實習計劃」親身參與管理層的工作日程,同時獲安排往不同機構實地考察,例如微軟香港、香港首家以德國工藝專釀的手工啤酒廠H.K. Lovecraft,並出席了由煤氣公司主辦的大型年度活動 Quality Day。藉此了解在企業數碼轉型、網絡安全、元宇宙、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認識更多新型工業化的技術和應用場景。 生產力局致力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每年均設立冬夏兩季實習計劃,下一期「夏季實習計劃」將於今年 3 月至 4 月開放申請,有興趣的人士記得留意! (資料及圖片來自生產力局)

    隨著數碼轉型,資訊科技將滲透到各行各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Alex)表示,未來以智能化大數據為主,有很多工序將會整合,「無論你做唔做 IT 人,職業上點都係要學啲 IT,唔會再有好純粹嘅 IT 工作」。全民皆 IT,有部份職位將更加搶手,亦有部份行業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生產力局近年有推出不少新課程,例如早在 2021 年 NFT 及元宇宙熱潮仍未大眾獲關注時,已舉辦 NFT 課程,緊貼潮流趨勢。 Alex 指課程主要分為技能提升(UpSkill)及技能再造(ReSkill),技能再造的課程提供予非 IT 人士,「學習喺工作上引進科技,到底點樣可以幫到自己嘅工作呢?」例如原本做金融的人學習金融科技,從而得到更多工作機會,又或是管理層學習如何用數據分析協助提升業務;而技能提升的課程則提供予 IT 人,例如想晉升經理級的人或需考取國際級認證,便需要透過培訓加強知識及提升技能。…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HKPC)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簽署諒解備忘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實習及研究計劃,培育新一代創科人才,為香港孕育更多「InnoTalent」,盼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提高本港競爭力。 創科人才極為渴市,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表示,創科浪潮席捲全球,再工業化正積極啟動,而人才是致勝關鍵,特別當環球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各行各業對科研力量和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畢指,今次與中大工程學院的合作,展現培育科研及創新人才方面的決心,針對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生的不同需要,推出切合學系要求的實習及研究計劃,讓學生盡早把握科研實戰經驗,期望此舉可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並推進本地創科的蓬勃發展。 中大工程學院院長黃定發教授表示則指,是次合作能結合中大的教研優勢,以及生產力局在業界的豐富經驗,共同為中大工程學生提供多元的實習機會,讓他們可以獲取寶貴的工作經驗,啓發更多創新方案,促進本港科技發展。 是次雙向性的合作範疇,包括生產力局提供可累積學分的實習機會予中大學士、碩士及博士課程的學生;中大則為生產力局員工提供特別的教學單元、專業培訓及兼讀形式的碩士及博士等課程。是次合作為有志於學習創科知識的學生提供實戰和交流機會,匯聚科技人才,為香港經濟、產業及學界注入新動力,並為創科和再工業化的推動,創造有利條件。

    生產力局(HKPC)公布 2021 年資訊安全展望報告,預料在疫情影響下,針對新科技如 5G、物聯網(IoT)及人工智能會大幅度增加;而因應流動支付愈趨普及,加上虛擬銀行及虛擬金融業的發展,生產力局呼籲,業界應多留意資安資訊,加強保安,用戶也要注意密碼設定和保安措施。該局亦指出 ,供應鏈攻擊會升級,單在去年便增加了 430%,企業應多加留神。 在數碼轉型的新常態下,新技術如 5G、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的應用等,可能會導致更多系統或數據流量暴露在不可信的網絡中,以物聯網為例,因為密碼強度太低、通訊未有作加密等,存在保安漏洞,被入侵的風險相應會提高,生產力局建議,應深入了解這類新技術牽涉的保安議題,亦應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及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 促企業制定WFH保安指引 提升員工保安意識 生產力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兼 HKCERT 負責人陳仲文指,企業必須為新常態和新技術制定網絡保安策略,在管理計劃中應包括第三方風險、保護任何暴露於互聯網的系統、採用加強驗證並進行網絡保安檢查和監察;另外,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網絡保安意識,以應對攻擊。就供應鏈攻擊繞過企業的保安系統的情況,生產力局解釋,攻擊者會利用企業對合作夥伴的信任,來避開保安防禦,通常使用合法軟件發佈機制,將木馬化的軟件組件發布至 「下游」,令企業用家不慎中招。 Work From Home(WFH)工作安排亦為企業保安系統帶來衝擊,有黑客伺機入侵網絡會議,發放不雅內容,又會趁機攻擊缺乏保護的遙距工作端點,生產力局建議企業制訂新常態下的網絡保安策略,提供在家工作安排的保安指南,保護遙距存取設施和端點,並提高員工保安意識,提防釣魚電郵來襲;定期進行網絡保安檢查,評估網絡和系統的保安;持續監察接觸到互聯網的資訊科技配置。企業可以參考該局製作的在家工作的六大資訊保安建議(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six-security-tips-for-home-office)及評估遠端存取服務保安指南(https://www.hkcert.org/tc/security-guideline/assessing-the-security-of-remote-access-services-guideline)。 使用虛擬銀行 宜設置單獨使用高強度密碼 而在疫情期間能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流動支付,也存在保安風險,陳仲文提到,有流動支付用家將付款…

    COVID-19 持續蔓延,遙距工作日益成為大趨勢,電子郵件作爲最常見嘅企業通訊工具就更加危險。根據香港企業網路保安準備指數(HKPC SSH) 報告顯示,83% 嘅網絡攻擊都由一封網絡釣魚電郵開始,一旦失守就會導致數據洩漏,造成經濟損失,更可能損害公司聲譽。 最弊嘅係,魚叉式網路釣魚 (Spear Phishing) 同零時差攻擊 (Zero-Day Attacks) 一日比一日先進,愈來愈難用傳統嘅 IP 或者黑名單發現。係時候用新科技對付呢種威脅喇! 我地誠意邀請你參與 Green Radar 舉辦嘅網絡研討會,了解更多最新網絡釣魚攻擊手法,同新一代電子郵件保護解決方案。立即報名參加,仲有機會喺問答環節嬴取 $200 HKTV…

    https://www.youtube.com/embed/s4Jt3vlH4sw?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遙距營商科技】Ingram Micro一站式解決方案 助企業搶先開展新商機 為協助本地企業儘快復甦及發展新機遇,政府推出為期6個月、為數5億元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內容涵蓋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資訊科技方案,每間公司可獲最多30萬元總額資助。企業可以在哪方面獲益?如何選擇合適的科技方案?Ingram Micro作為全球領先科技分銷商,提供全面遙距營商科技、雲端運算、網絡安全、統一通訊及基礎建設方案,率先整合超過30個熱門遙距科技方案組合和提供遙距科技方案諮詢,助企業分秒必爭、開拓新機遇。 疫情加速轉型 遙距工作成趨勢 「今次計劃旨在協助企業引入有助遙距營商的科技應用,例如網上營銷、網上會議、遙距文件管理、網絡安全等等,可說是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其中一部分。」Ingram Micro香港、澳門及台灣地區董事總經理陸嘉碧(Biga)指出,數碼轉型並非新概念,只是過去多年企業大多採取循序漸進態度,傾向一步一步來。「無可否認,今次疫情的確間接加速了數碼轉型,以往企業營運主要採用面對面溝通方法,但現時就變成遙距溝通,員工亦要在家工作,創造了New Normal工作模式。」 不過,Biga企業在數碼轉型過程中,需顧及整體考慮,「最近企業漸趨重視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企業持續計劃),讓員工隨時隨地、採用任何裝置遠端連接企業網絡系統及與團隊協作。企業需在短時間內部署員工安排和遙距工作,遙距科技的軟體及硬體設備就位,以保持員工、設施和業務的持續營運。」而作為全球領先技術產品及服務經銷商的Ingram Micro,便立即推出各種一站式整合解決方案服務,助企業客戶審視營運需求,從專業角度建議合適的計劃。 生態圈加快配對服務 Biga說不單只企業客戶,Ingram Micro在今次疫情中亦作出很多改變,例如擴闊數碼市場推廣的方式,舉辦多場網上研討會與客戶作技術上的分享及交流,所以更明白靈活變動、快速開展的重要性。她說今次計劃涵蓋了12類有助遙距營商的方案,到底哪一類才適合自己所需?企業管理者要慢慢消化計劃的內容,除了選擇適合的供應商和方案外,亦需配合企業在資源配套上的長期發展。「我們現時已整合了各種解決方案,包括虛擬桌面(Virtual Desktop)、網絡安全(Cyber Security)、數據儲存、備份及恢復(Data Storage、Backup…

    本周初,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佈了第三季保安觀察報告,相比起去年頭三季,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季安全事故數字上升 213%,再加上物聯網(IoT)的普及必將帶來更多安全問題。為了提升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同本地十個資訊保安專業組織,舉辦一連兩天的「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Information Security Summit 2019)。 於今早揭幕的高峰會,以「使用新技術保護數據 應對網絡安全新威脅」為主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在致辭時已指出,物聯網設備在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上的應用普及化存在不少問題,面對網絡上愈趨猖獗及複雜的黑客挑戰,以及世界各地引入更嚴謹的個人私隱政策規管,企業必須更迫切提升自身的網絡防禦水平。 充當企業安全顧問 他續說生產力局剛推出全新顧問服務「Security-as-a-Business」(SECABiz),便是為了協助企業和軟件開發商做好系統保安;針對物聯網安全性,亦正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PT)合作制定的「工業4.0推行策略評估服務」,加入網絡保安元素。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前排右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前排左二)、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前排左一)和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籌委會主席Dale Johnstone先生在「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開幕禮上與一眾主辦機構代表合照。 大會開幕禮今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主禮,兩天會議雲集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本港等地的資訊保安專家,以及多家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分享資訊保安技術在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應用和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生產力局亦會由十月至明年一月期間,舉辦多場工作坊,介紹雲端及流動環境的數據保安、大數據分析等範疇的最新技巧和方案。 詳情請瀏覽生產力局網站 https://www.hkp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