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HR (1916)

    日本機械人酒店 ヘンナホテル(Henna Hotel),早前被發現客房內嘅機械人助理存在漏洞,好明顯係因為營運者為咗方便客人使用,無好清楚咁試用過,結果反而害咗人哋啦,各位營運者真係要考慮清楚每項功能,會唔會存在網絡安全漏洞先好用呀! 2015 年開業嘅 ヘンナホテル,係由母公司 H.I.S. 集團主導嘅主題酒店項目。酒店最大嘅特色,就係由前台接待、check in、搬行李,一概由機械人包辦,大大減省咗人力成本。對客人嚟講,有無人接待唔緊要,最緊要係可以喺社交平台打卡,同埋機械人唔好太蠢就得。 今次嘅漏洞係由網絡安全工程師 Lance R. Vick 所發現,Lance 入住期間發現床邊有部 Tapia 機械人,只要用手機經 NFC 同 Tapia 配對,安裝咗一個第三方應用程式,之後就可以無線串流播放音樂,或透過佢嚟視像對話。用 NFC…

    數年前,有黑客遙距入侵澳洲一間賭場的監視器系統,偷看其中一間貴賓室內的撲克牌局,然後暗中通知現場的同謀下注,八局下來詐贏了將近3,300 萬美元。另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場景,則是 2018 年某酒店大廳中壯觀的新式魚缸,雖然讓顧客們置身於愉悅的環境中,但魚缸內與酒店電腦系統相連的智能溫度監察器,卻存在網絡安全漏洞,結果成為絕佳的跳板,讓黑客成功闖入酒店電腦系統⋯⋯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愈來愈快,上述的個案恐怕只會愈來愈多。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的發展速度愈來愈快,根據最新數字顯示*,預計 2021 年將會有 250 億 IoT 連接上網。報告同時指出當中約 9 成缺乏網絡安全保護,透明度亦不夠高,令企業及使用者難以有效監管這些 IoT…

    本周初,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佈了第三季保安觀察報告,相比起去年頭三季,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季安全事故數字上升 213%,再加上物聯網(IoT)的普及必將帶來更多安全問題。為了提升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同本地十個資訊保安專業組織,舉辦一連兩天的「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Information Security Summit 2019)。 於今早揭幕的高峰會,以「使用新技術保護數據 應對網絡安全新威脅」為主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在致辭時已指出,物聯網設備在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上的應用普及化存在不少問題,面對網絡上愈趨猖獗及複雜的黑客挑戰,以及世界各地引入更嚴謹的個人私隱政策規管,企業必須更迫切提升自身的網絡防禦水平。 充當企業安全顧問 他續說生產力局剛推出全新顧問服務「Security-as-a-Business」(SECABiz),便是為了協助企業和軟件開發商做好系統保安;針對物聯網安全性,亦正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PT)合作制定的「工業4.0推行策略評估服務」,加入網絡保安元素。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前排右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前排左二)、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前排左一)和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籌委會主席Dale Johnstone先生在「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開幕禮上與一眾主辦機構代表合照。 大會開幕禮今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主禮,兩天會議雲集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本港等地的資訊保安專家,以及多家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分享資訊保安技術在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應用和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生產力局亦會由十月至明年一月期間,舉辦多場工作坊,介紹雲端及流動環境的數據保安、大數據分析等範疇的最新技巧和方案。 詳情請瀏覽生產力局網站 https://www.hkpc.org/

    早前英國一個 Samsung S10 用家,意外發現自己部手機喺加裝矽膠保護套後,指紋鎖竟然變成任何人都開得。Samsung 喺事後又承認呢個 Bug 真係存在,但當時只係建議用家要用返原裝保護套,對解決件事毫無幫助。不過,Samsung 而家已開始推出更新檔,俾受今次事件影響嘅 S10、S10+、Note 10、Note 10+ 嘅用家,如果收到通知,就要即刻更新同埋重設指紋認證喇。https://www.youtube.com/embed/e-uG8ZO28hU?wmode=transparent&rel=0&feature=oembed 指紋鎖愈驗愈醇 根據 Samsung 嘅公布,呢批手機採用嘅超聲波指紋鎖存有漏洞,佢原本嘅解鎖原理,係透過收集超聲波反射嘅數據,去重建 3D 指紋圖案再進行驗證。不過,由於矽膠手機套本身嘅材料或入面嘅紋理有可能會被指紋鎖誤認為指紋特徵,所以如果戴咗套做指紋登記,呢啲「數據」會被記錄為指紋嘅一部分;而即使無戴套做指紋登記,亦會因手機系統慢慢「適應」咗用家嘅指紋誤差,令戴套後變得更容易解鎖。知道呢個漏洞後,NatWest、Royal Bank 等銀行已即時移除咗支援…

    第五代(5G)流動通訊技術備受關注,早前有香港電訊商利用 5G 頻譜,僅以 14 秒完成下載 2GB 影片,高速上網表現,令企業管理者相當憧憬技術可以盡快投入市場,取代現時企業內部的 Wi-Fi 網絡基建。而香港的頻譜使用權已在 10 月中由本地四大電訊營辦商投得,如無意外,為期 15 年的頻譜使用權將於明年 4 月 1 日生效。不過,5G 技術其實有一定的使用限制,而且網絡安全性亦較 Wi-Fi 無線傳輸技術不足,站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管理者應認真考慮升級部署。…

    Neo 今天讀到一份不錯的訪談,Michael Coates(曾任Twitter 的CISO)分享了心得,針對兩個頗為吸引的問題:一、如何建立強健的資安團隊?二、如何開展自己在 Cybersecurity 的事業?其立論一針見血,所以略為記下,並加評論,以饗讀者。 Michael 指出一個殘酷的事實:網絡邊界(The perimeter)永遠在改動。上一個世代講要守護network choke points,在今天可能不切實際。為了分秒必爭的業務競爭及發展,愈來愈多的雲運算及外判模式,正在消解(dissolve)網絡邊界。在今天,速度無比重要,所以資安服務要非常貼身。然而,面對眾多業務部門及他們各自獨特的系統結構,IT/資安團隊如何處理快速的變更要求及服務要求?難道要每個部門配置資安技師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Michael 走了一條路,叫 Empowerment及Paved path approach。這個思維是去 empower(提升能力、給予信任;「授權」二字太狹窄了)一些 Security Champions去協助公司的資安。中央IT做的工作,近乎鋪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並列出權限界綫,定出不應逾越的底綫。有了這些準備,Security Champions…

    Neo 今天讀到一份不錯的訪談,Michael Coates(曾任Twitter 的CISO)分享了心得,針對兩個頗為吸引的問題:一、如何建立強健的資安團隊?二、如何開展自己在 Cybersecurity 的事業?其立論一針見血,所以略為記下,並加評論,以饗讀者。 Michael 指出一個殘酷的事實:網絡邊界(The perimeter)永遠在改動。上一個世代講要守護network choke points,在今天可能不切實際。為了分秒必爭的業務競爭及發展,愈來愈多的雲運算及外判模式,正在消解(dissolve)網絡邊界。在今天,速度無比重要,所以資安服務要非常貼身。然而,面對眾多業務部門及他們各自獨特的系統結構,IT/資安團隊如何處理快速的變更要求及服務要求?難道要每個部門配置資安技師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Michael 走了一條路,叫 Empowerment及Paved path approach。這個思維是去 empower(提升能力、給予信任;「授權」二字太狹窄了)一些 Security Champions去協助公司的資安。中央IT做的工作,近乎鋪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工具,並列出權限界綫,定出不應逾越的底綫。有了這些準備,Security Champions…

    相信好多人都同我一樣,好鍾意用 CCleaner,可以一次過清理晒所有冇用嘅電腦記錄,又簡單又易用,㩒個掣嗰吓特別爽……當然啦,另一個最主要原因係佢完全免費,作為精打細算嘅 IT 狗,都用咗 CCleaner 好幾年。 不過,最近 CCleaner 嘅軟件商 Avast 就好頭痕,呢間位於捷克嘅防毒軟件公司話由今年 5 月起,就俾人多次不停嘗試入侵佢個網絡,最近一次仲幾乎成功,Avast 資訊安全總監 Jaya Baloo 話,佢哋喺 9 月 23…

    無論是大中小企業,今天同樣面對數碼轉型的各種問題,其中數據移雲就出現不少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企業 Palo Alto Networks 剛發表一份香港及亞太區大型機構雲端安全狀況的調查報告,結果令人震驚,多方面顯示香港大型機構並未理解雲轉移的安全問題,76% 受訪者仍誤以為雲端供應商可保客戶平安,同時亦有超過 3/4 大型機構從沒或未有每年為網絡安全進行審計! 負責這次調查報告的 Ovum Research,一共訪問了 500 個來自各行業的大型企業員工,受訪對象分別來自澳洲、中國、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地,每個地區各有 100 個受訪者。儘管今次調查共有 83% 受訪者同意網絡安全及私隱是雲端應用的最大挑戰,不過,Palo Alto Networks 副總裁兼亞太區安全總監 Sean Duca…

    而家乜都講智能,手機如是、家居如是,所以又點少得車呢?而最容易令座駕變得智能嘅做法,就係幫架車出隻 app,用嚟管理行程、汽油零件損耗,甚至當作車匙用嚟開閂門同撻車,好似 Tesla、Mercedes-Benz 都有為車主推出專用 app。而今次車主資料外洩事故,就發生喺後者身上嘞。 美國西雅圖一位 Mercedes-Benz 車主,早前喺打開自己手機內嘅專用 app 時,發現除咗佢嘅個人帳戶資料之外,竟然仲睇到其他 Mercedes-Benz 車主嘅帳戶資料,而且呢啲個人資料包含車主嘅姓名、電話、地址、電郵、保險幾時到期等等,當然仲有架車嘅位置都睇到啦!另一位車主亦發現相同情況,佢仲嘗試用上面嘅電話聯絡另一位車主,發現佢都有呢個問題。呢次真係提供咗一個好好嘅途徑俾 Mercedes-Benz 車主聯誼,甚至組織車會都得啦!講笑啫,其實呢班車主當然陷入恐慌,因為呢隻專用 app 唔單只包含個人私隱,仲可以用嚟遙距解門鎖以及當 Keyless Go 車匙,不過好在經車主測試過後,解鎖同撻車呢兩項功能都應用唔到喺其他車主嘅車上,叫做唔怕俾人偷走架車。 刪app不如刪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