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驗證 (MFA) 原本是用來加強登入帳戶的安全性,減少因帳戶名稱及密碼外洩,導致黑客可以直接登入帳戶的風險。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Mandiant 最近一份調查報告便發現,俄羅斯國家級黑客集團 Cozy Bear (又稱為 APT29) 就利用了 Microsoft 帳戶容許用家自行登記 MFA 驗證裝置的漏洞,暗中將「休眠」帳戶據為己用,然後進入企業的內部網絡刺探機密。 專家解釋,企業 IT 管理員會因為各種原因,預先開設一些帳戶供日後使用。不過,Cozy Bear不知道由什麼渠道得知這些休眠帳戶,或可能從地下討論區買到休眠帳戶,而且又以預設密碼或暴力破解密碼方式,順利登入帳戶,讓他們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惡意活動。專家說黑客首先為帳戶申請 Microsoft Azure…
Search Results: IA (525)
3D 打印技術發展多年,現時可使用的「墨水」更包括食材,材料包羅萬有。不過,由於 3D 打印始㚵較耗時,所以如果打印過程因各種問題導致出現瑕疵,除了有可能令成品變形,又有可能中途崩塌,浪費大量時間及材料。有科學家使用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能夠在過程中監測準確度,而且更可愈印愈準,將演算法套用到不同品牌打印機上。 3D 打印技術已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不同行業,大型項目包括建築、航空,就連小型的體內植入裝置如人工關節,亦有成功使用案例。由於 3D 打印不似傳統製造業需要事先起模,因此靈活性大增,只要有設計圖,即使單獨打印一件產品亦可,某程度上亦降低了產品設計過程的成本。不過,3D 打印要求高精準度,如材料受到溫度等問題影響而無法順利凝固,有可能成品在打印過程中已崩塌,因此打印過程必須有資深技工全程監察,如發現出現問題也可及早修正甚至重新打印。 由英國劍橋大學工程系博士 Sebastian Pattinson 領導的研究團隊,便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讓系統的機器學習功能自行分辨有可能出現的打印問題。團隊首先將 192 件產品的打印過程影響提供系統作深度學習,這些影像還會附有打印時的設計、速度及溫度變化等數據,人工智能系統便可歸納出引致打印失敗的徵兆,例如打印速度過快有可能令材料未能及時軟化等。 團隊的最終目標是希望人工智能監察系統能夠成熟至無人駕駛技術,完全不需人手介入也能順利完成任務。Sebastian 博士更說隨著系統監察更多打印工程,它便能掌握更多不同品牌打印機及材料的特性,繼續提升監察的準確度,日後就算打印機在打印不熟悉的材料時,也可大大減低出錯風險。 資料來源:https://bit.ly/3ATLrGX 相關文章:【有錯要改】人工智能疏導交通 無人駕駛汽車減少停車增能源效https://www.wepro180.com/aitraffic220704/
元宇宙虛擬現實的世代即將降臨,疫情催化下,各行企業必須採用新興科技,驅動數碼轉型及雲端部署,確保業務可持續性。加上混合辦公模式盛行,員工使用自己的裝置(BYOD)工作極爲普遍,令攻擊面大幅增加。企業必須提升整體應變能力,以應付多方面的網絡安全挑戰。香港電訊(HKT)擁有環球合作夥伴及本地專才,結合旗下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ext-Generation Security Operations Center, NG SOC),提供全方位網絡安全服務方案及託管服務,協助企業在安全的網絡環境下迎接數碼轉型帶來的優勢,在瞬息萬變的營商環境下依然迎難而上,保持競爭力。 嶄新託管服務 網絡防禦至全面 當數碼轉型成爲企業的首要任務時,其衍生的網絡威脅如釣魚電郵、勒索軟件、端點攻擊等亦成為企業的最大挑戰。香港電訊商業客戶業務方案及市務主管吳家隆(Steve Ng)表示,「網絡安全環境日益嚴峻,企業亦面對網絡安全專才嚴重不足的局面。HKT 早已作出策略性部署,領先同儕成立 NG SOC,除了是本地領先的ICT數碼方案供應商,同時已發展為全方位網絡安全託管服務供應商(Managed Security Services Provider, MSSP),一直緊貼市場推出多元網絡安全方案,致力協助企業成功實現數碼轉型。」 HKT 的新世代網絡安全監控中心(NG SOC)擁有…
黑客集團為求成功攻擊目標會出盡法寶,Group-IB 安全研究員早前便捕捉到中國黑客集團 APT41 (又稱 Winnti),在去年攻擊的 80 間機構中,至少成功入侵 13 間。採用的其中一個迂迴手法是將 Cobalt Strike 斬件為 154 份再加密,然後細水長流式導入目標電腦設備,非常有耐性。 Group-IB 安全研究員長時間追蹤中國國家級黑客集團 APT41 的活動,並指出過去一年是中國黑客異常活躍的一年。研究員說 APT41 主要的攻擊目標包括美國的軟件開發商及醫療機構、印度的航空公司、台灣政府機構、製造業及傳媒等,當中連國內的軟件代理亦不放過。而為了令攻擊可以更順利實行,APT41…
北韓國家級黑客集團 Lazarus 拉闊戰線,最新使用一款假扮為 Coinbase 的 macOS 版應用軟件,引誘金融科技從業員安裝。由於這款軟件使用了有效的 Apple 開發員憑證,可令目標人士信以為真。專家警告如收到可疑的工作邀請,即使條件優厚,都不可輕易打開任何檔案或連結。 Lazarus 近年會針對 Web3 企業員工發動攻擊,他們會以社交工程手法獲取目標人物信任,例如假扮為對方的上司或同事,打開內藏惡意指令的檔案,從而於對方的電腦設備內安裝木馬軟件,刺探公司的機密資料。不過,他們的木馬軟件過往主要攻擊 Windows 作業系統為主。網絡安全公司 ESET 研究員最新發表的報告顯示,黑客集團開始拉闊戰線,開發出攻擊 macOS 的木馬軟件,而且同時適用於配備 Intel…
元宇宙(Metaverse)是當今科技界及商界的熱門話題, 雖然絕大多數企業都難以預測它的潛力和未來發展走向,但若不把握機會,待其成型才投入資源,恐怕會被競爭者早著先機。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及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Fortinet 早前便合辦了一場午餐研討會,邀請了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 以下簡稱 PwC)專家,一同分析企業及早參與元宇宙的優勢,並提出需要關注的問題,確保企業能夠在摸索階段就善用資源。 摸索元宇宙應用 經驗有助開拓創新服務 如何透過元宇宙概念為業務帶來創意,是現時企業最關心的問題,PwC 顧問季瑞華先生(William Gee)說見到不少大品牌紛紛通過元宇宙推廣其產品,亦有企業和機構用於舉辦虛擬會議及設立產品展示區,更會配合穿戴式設備,例如 VR 眼鏡、體感裝置等,為客戶帶來更嶄新的體驗。他認為這些都是一些探索性的做法,因為眾所周知現時整個技術正處於起步階段,元宇宙的未來發展仍待探究。William 更以 SMS 短訊傳呼技術為例:「當年大家都覺得短訊傳呼技術很厲害,可以隨時隨地將訊息傳送給對方,所以一時之間有很多傳呼服務供應商湧現。大家也會隨身帶備傳呼機,秘書台服務亦成巷成市。但其實傳送訊息只是 SMS…
為期兩週的 Edvanians 家庭成員暑期實習計劃於上星期圓滿結束。實習生在學習期間獲得了與創新及科技(“I&T”)相關的工作經驗,初步體驗「網絡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培養他們畢業後投身相關行業的興趣,相信有助擴大本地創科人才庫。 (資料及圖片來自 Green Radar)
軟件開發者 Stephen Lacy 最近一份調查發現,開發者經常使用的開源程式碼平台 GitHub 上出現 35,000 個懷疑含惡意功能的專案,它們可以暗中竊取使用者儲存的帳戶驗證資料,其中一條程式碼更可讓黑客遙距執行指令,如經常使用 GitHub 者要留神。 GitHub 是全球最大的開源社群,它可供軟件開發者儲存程式碼專案,亦可讓開發者們之間進行交流,現時 GitHub 上已有超過七千萬會員,會員可以隨意瀏覽或下載其他會員上載的專案,不單有助開發者學習編程,甚至可直接將專案內容套用在自己的軟件內,可說是開發者的必備後台。不過,黑客亦看準 GitHub 的高使用量,因此會用各種方法散播惡意軟件,其中之一是上載有惡意功能的專案,如 GitHub 或其他會員未能發現,便可成功感染下載者的電腦設備。 這次由 Stephen…
隨著企業踏上數據轉型之路,陸續採用更多雲端服務及遙距工作工具,遭受網絡攻擊的層面亦大增。非牟利雲端安全機構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一項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受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問題困擾,除了引來黑客攻擊,內部員工亦可乘機作反。 新冠疫情開始至今已兩年多,期間不少企業為了讓員工工作,倉卒購入各種雲端遙距工作工具。雖然隨著疫情減褪,大部分企業已安排員工重回辦公室上班,但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在數碼轉型的需求下,企業仍難以避免要採用更多雲端應用服務,因此被入侵的危機仍然會愈來愈高。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一共訪問了安全業界 700 位專家,結果發現業界一致認為要建立一個安全的雲端運算環境,必須解決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挑戰。 報告內歸結了四個常見的雲安全漏洞,包括: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雲端服務設定錯誤、缺乏雲安全架構和策略、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在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 方面,專家指可讓黑客有機會接觸到機密的資料庫,甚至可透過 API 獲取帳戶 token,從而控制帳戶。雲端服務設定錯誤,例如將數據庫資料設定成公開,有可能發生數據外洩問題。此外,缺乏雲安全架構及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上,前者可令黑客在取得一個普通帳戶權限下,通過漏洞提升至最高權限及隨意橫向移動,後者則有可能在開發過程取了藏有惡意程式的開源軟件使用。 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引入零信任 (Zero…
DDoS 是繼勒索軟件後另一令企業頭痛的網絡攻擊,而在上星期內容傳遞網絡服務供應商 Cloudflare 便發表報告,指在剛過去的六月,一款新的 DDoS 惡意軟件 Mantis 共向其一千過客戶發動攻擊,每秒鐘 HTTP 訪問請求的峰值更高達 2600 萬次,刷新相關 DDoS 攻擊的新紀錄! 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