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交平台假帳戶問題日趨嚴重,有 Instagram 用家更被騙徒複製帳戶的相同片,然後開設假帳戶進行詐騙,不過即使真用家向 Instagram 舉報,竟然都不受理,甚至有可能被騙徒反舉報而令帳戶被鎖。點解官方對假帳戶會無反應?外界就猜測可能同錢有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官方先利用 AI 系統處理投訴 如果有用 Facebook、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而又有作出比較嚴格的私隱設定,相信每日都有可能會收到添加朋友或關注請求,只要稍為查閱對方的帳戶內容,多數會發現內容千篇一律,大多是在張貼個人日常生活照之餘,再加插一些名牌錶、袋或豪華酒店套房的相,不過,到底這個人是否實際存在或真是使用這個姓名?相信大家都心裡有數。實際上,不少騙徒都會盜用其他人在社交平台發布的相及影片,然後開設假帳戶以假身分進行詐騙,出來的感覺會較真實,不用擔心 AI 生成出有瑕疵的相片,而且只要真用家經常發表新內容,騙徒就有源源不絕的新材料,認真慳水慳力。 騙徒有時更會盜用知名用家的相片使用,似乎不太擔心會被真用家發現。有專家便指出,騙徒原來都有出力減少被真用家發現,例如當他們獲真用家授權關注,可以看到真用家發表的內容後,騙徒便會第一時間單方面封鎖真用家,令對方無法讀取到自己帳戶的內容,減少發現自己相片被盜用作詐騙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有知名 Instagram 用家又指出,即使向官方作出投訴,但亦沒有任何幫助,因為官方首先會仰賴 AI 系統處理投訴,而絕大部分情況是會駁回真實用家的舉報,即使有傳媒測試再作出上訴,背後可能再次交由…
Search Results: TAG (83)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的名人帳戶後方都有一個小藍剔,認證其具知名度,並擁有社會影響力的名人,藍剔帳戶是名人本尊正使用的代表,這個小小的藍剔讓人趨之若鶩。但最近有一個新的 Instagram 網絡釣魚活動,被發現試圖以提供藍剔來欺騙該平台的用戶。 這個網絡釣魚活動被發現是以魚叉式電子郵件接觸收件人,聲稱 Instagram 已審查他們的帳戶,並認為他們有資格獲得藍剔徽章,並要求這些用戶立即填寫表格,並在 48 小時內領取他們的驗證徽章。即使該釣魚活動隱約有欺詐味道,但黑客決定「相信」這些 Instagram 用戶在面臨獲的藍剔的機會,會因而粗心地墮入陷阱上當。 以 AI 驅動的電子郵件安全服務 Vade 的威脅分析師,發現了相關的攻擊活動,報告提到第一批向目標發送消息的電郵,在 7 月…
與 Facebook 不同,Instagram 較受青少年用家歡迎,因此不少性罪犯都會利用該平台,私下接觸未成年用家。Facebook 為了保障這些用家,便交由人工智能技術去評估帳戶持有人的真實年齡,如發現是用家「扮後生」,便會阻止他們與青少年用家接觸。究竟如何執行?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應用於工業、醫療、交通網絡、教育等範疇。而今次 Facebook 套用於 Instagram 的 AI 技術,便是為了防止青少年受到性侵,可說是非常特別的用途。近年不少性罪犯轉移使用社交平台或即時通訊的私訊功能,扮演成不同角色接觸青少年,混熟後便露出獠牙,或約青少年外出性侵,或取得青少年的私密相片勒索。有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超過七成的青少年性侵事故都是藉由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或 Snapchat 等通訊工具作為起點,當中約 25% 性罪犯更是使用…
上月多個名人如 Bill Gates、Elon Musk 嘅 Twitter 帳戶被黑客入侵,於平台騙取 Bitcoin,成功騙取約11萬美元 Bitcoin。的而且確,奪取到原帳戶再向受害人身邊嘅親友落手,成功率會較高,但複製帳戶呢種極度簡單嘅方法,都會有人上釣。曾因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手法進行詐騙而入獄,後來改邪歸正嘅網絡安全專家 Jake Moore 就親身示範,只須複製目標人物嘅帳戶,都可令對方嘅朋友信以為真,乖乖過數! Jake 原本嘅 Instagram 帳戶有 1,611 個 posts,同時有…
喺上個月,獨立研究員 Laxman Muthiyah 發現 Instagram 嘅 2FA(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驗證漏洞,只需 10 分鐘時間就可以將一個 Instagram 帳戶搶到手,舉報後 Facebook 俾咗 3 萬美元獎金答謝佢嘅貢獻。事隔一個月,Laxman 又再發現 Instagram…
為咗減少用家帳戶被盜取嘅風險,好多網站或應用程式例如 Facebook、Instagram 都採用咗雙重驗證(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用家除咗要輸入登入帳戶名稱、密碼之外,仲需要提供額外嘅驗證碼,例如通過 SMS 將一次性驗證碼發送俾用家,又或好似匯豐等網上理財一樣,要輸入保安編碼器提供嘅登入編碼。視乎所登入帳戶嘅重要性,用家未必每次都需要用到 2FA 嚟登入,例如當網站或應用程式偵測到用家使用另一部裝置登入,又或用家要求重設密碼,先至會觸發 2FA 運作。 暴力破解2FA驗證 Facebook 旗下嘅 Instagram 本身亦設有 2FA 驗證基制,當用家要求重設密碼,Instagram 就會將…
Apple 日前正式推出 iPhone 17 系列與 iPhone Air 新機,並同時發表業界首創的 MIE(Memory Integrity Enforcement,記憶體完整保護)安全防護技術,解決行動裝置面臨的高級間諜軟件與複雜零日漏洞攻擊問題。Apple 更表示,相信 MIE 為消費級作業系統史上,記憶體安全性最重大的升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MIE 是蘋果歷時 5 年,結合軟硬件協同開發而成,其核心基於 ARM…
今周一連三宗關於 Google 的重大司法判決,引起廣泛關注!美國方面,聯邦法院裁定 Google 毋須出售其 Chrome 瀏覽器,被視為科技巨頭的重要勝利。然而,隨後在另一宗隱私權集體訴訟中,Google 因其在用戶明確關閉追蹤設定後,仍繼續收集用戶的數據,引發用戶隱私侵犯指控,結果聯邦陪審團裁定 Google 需支付約 4.25 億美元(約 33 億港元)賠償金。 此外,法國監管機構亦因 Google 未有遵守管理 cookies 的相關規定,對 Google…
隨着網絡安全威脅持續升溫,本港網絡犯罪情況令人關注。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Sophos 研究人員發現,多個勒索軟件集團(包括 Blacksuit、Medusa、Qilin、Dragonforce、INC 等)及不同的地下市場,正使用或改良一款全新的「EDR(端點偵測與回應)殺手」工具,淘汰舊版本的同類技術。在多宗案例中,這款工具是在勒索軟件持續攻擊期間被偵測到。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針對多個網安方案品牌 香港警務處近日指出與科技相關的罪案急劇上升,2025 年首六個月錄得 16,262 宗案件,涉及金額超過 30 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近15%。 自 2022 年起,隨着更多企業採用端點防毒軟件工具,Sophos 持續觀察到專為關閉 EDR 系統而設的惡意程式日益先進。最新偵測到的防毒軟件終結工具(AV killer…
自本月 25 日起,英國實施了網絡安全法(Online Safety Act),規定網絡平台及應用程式,都需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查核用戶年齡,防止 18 歲以下兒童接觸色情、自殺等內容。但有外媒發現當中出現明顯漏洞,青少年只要使用 VPN,就可以輕易繞過驗證。有 VPN 服務商指新例生效後,英國用戶每日註冊量激超過 18 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根據英國網絡安全法要求,所有社交媒體、搜尋引擎等,都要採取措施,防止青少年接觸自殺、自我傷害、色情等有害內容,違者將面臨高達 1,800 萬英鎊,或者全球營業額 10% 的罰款(兩者取其高)。 為了符合新法例,科技公司紛紛加強年齡驗證措施,例如 Red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