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instagram (31)

    Facebook 及 Instagram 的名人帳戶後方都有一個小藍剔,認證其具知名度,並擁有社會影響力的名人,藍剔帳戶是名人本尊正使用的代表,這個小小的藍剔讓人趨之若鶩。但最近有一個新的 Instagram 網絡釣魚活動,被發現試圖以提供藍剔來欺騙該平台的用戶。 這個網絡釣魚活動被發現是以魚叉式電子郵件接觸收件人,聲稱 Instagram 已審查他們的帳戶,並認為他們有資格獲得藍剔徽章,並要求這些用戶立即填寫表格,並在 48 小時內領取他們的驗證徽章。即使該釣魚活動隱約有欺詐味道,但黑客決定「相信」這些 Instagram 用戶在面臨獲的藍剔的機會,會因而粗心地墮入陷阱上當。 以 AI 驅動的電子郵件安全服務 Vade 的威脅分析師,發現了相關的攻擊活動,報告提到第一批向目標發送消息的電郵,在 7 月…

    與 Facebook 不同,Instagram 較受青少年用家歡迎,因此不少性罪犯都會利用該平台,私下接觸未成年用家。Facebook 為了保障這些用家,便交由人工智能技術去評估帳戶持有人的真實年齡,如發現是用家「扮後生」,便會阻止他們與青少年用家接觸。究竟如何執行?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應用於工業、醫療、交通網絡、教育等範疇。而今次 Facebook 套用於 Instagram 的 AI 技術,便是為了防止青少年受到性侵,可說是非常特別的用途。近年不少性罪犯轉移使用社交平台或即時通訊的私訊功能,扮演成不同角色接觸青少年,混熟後便露出獠牙,或約青少年外出性侵,或取得青少年的私密相片勒索。有研究報告顯示,過去兩年超過七成的青少年性侵事故都是藉由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WhatsApp 或 Snapchat 等通訊工具作為起點,當中約 25% 性罪犯更是使用…

    上月多個名人如 Bill Gates、Elon Musk 嘅 Twitter 帳戶被黑客入侵,於平台騙取 Bitcoin,成功騙取約11萬美元 Bitcoin。的而且確,奪取到原帳戶再向受害人身邊嘅親友落手,成功率會較高,但複製帳戶呢種極度簡單嘅方法,都會有人上釣。曾因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手法進行詐騙而入獄,後來改邪歸正嘅網絡安全專家 Jake Moore 就親身示範,只須複製目標人物嘅帳戶,都可令對方嘅朋友信以為真,乖乖過數! Jake 原本嘅 Instagram 帳戶有 1,611 個 posts,同時有…

    為咗減少用家帳戶被盜取嘅風險,好多網站或應用程式例如 Facebook、Instagram 都採用咗雙重驗證(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用家除咗要輸入登入帳戶名稱、密碼之外,仲需要提供額外嘅驗證碼,例如通過 SMS 將一次性驗證碼發送俾用家,又或好似匯豐等網上理財一樣,要輸入保安編碼器提供嘅登入編碼。視乎所登入帳戶嘅重要性,用家未必每次都需要用到 2FA 嚟登入,例如當網站或應用程式偵測到用家使用另一部裝置登入,又或用家要求重設密碼,先至會觸發 2FA 運作。 暴力破解2FA驗證 Facebook 旗下嘅 Instagram 本身亦設有 2FA 驗證基制,當用家要求重設密碼,Instagram 就會將…

    人工智能機械人 ChatGPT 極速冒起,深受大眾歡迎,推出短短兩個月便錄得 1 億用戶,最近更推出付費訂閱服務 ChatGPT Plus。「緊貼潮流」的黑客亦借此機會,以虛假應用程式及免費升級服務作招徠,誘使用戶下載惡意軟件或分享敏感資訊,想玩 ChatGPT 的朋友務必注意!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hatGPT 的文字生成 AI,可以撰寫文章、論文、詩歌及程式等,其開發商 OpenAI 最近宣布,推出付費版 ChatGPT,定價為每月 20 美元,將在美國率先試行。與免費版相比,用戶可在繁忙時間有優先權使用 ChatGPT…

    Kaspersky 網絡安全專家發現新的網絡攻擊手法,它主要通過在受害者的 YouTube 頻道上載遊戲推廣短片,引誘對方的粉絲下載多合一功能惡意檔案。有別於其他同類型攻擊,這款全新惡意軟件有自動擴散能力,相信 YouTube 將會愈來愈多這類假宣傳片出現。 防毒軟件公司 Kaspersky 最新捕捉到一種全新的惡意攻擊手法,它的攻擊流程可以分為兩部分。專家指黑客第一步會攻擊 YouTuber,暗中取得其帳戶後,便會借用受害者的身份在其頻道上傳短片,內容主要是推廣連線遊戲如 FIFA、Final Fantasy、Forza Horizon 等遊戲的破解版或作弊程式,引誘頻道的追隨者下載及安裝檔案。事實上,專家指這個檔案卻有如病毒雞尾酒,除了有最有人氣的資料盜竊軟件 RedLine,還有一個挖礦程式,暗中借受害者的電腦賺錢。而為了減少被察覺的風險,專家指黑客利用 Nirsoft NirCmd 工具,隱藏所有執行檔及涉及的彈出式視窗,而且亦不會在桌面或 Taskbar 上留下有任何存在證明。…

    雖然近年即時通訊 app 的選擇增多,不過,Meta 旗下的 WhatsApp 在用家數量方面始終佔有優勢,因此自然有較多騙徒利用來犯案。網絡安全公司 Cygenta 專家早前便列舉三種熱門詐騙手法,大家不妨同朋友分享,減少被騙機會。 扮熟陷阱:騙徒會假扮成目標的家人或愛人,聲稱因為遺失了電話而暫時用新號碼開設帳戶,經過一輪溝通搏取目標信任後,就會慌稱自己有金錢需要,說服目標轉帳金錢。雖然聽落好似好離譜,不過實際上並不罕有,例如假扮成目標的上司要求買點數卡的案例,就經常發生。 雙重驗證陷阱:為了保障帳戶安全,不少 WhatsApp 用家都啟動了 2FA 雙重驗證功能,登入時必須額外輸入經 SMS 發送的驗證碼,才能登入帳戶。不過,有騙徒在奪取了其中一個 WhatsApp 帳戶後,便會讀取受害者的聯絡人清單資料尋找下一目標,然後利用對方顯示的手提號碼重新登記帳戶,並以「朋友」身份向目標發送訊息,指錯誤將2FA驗證碼發送到對方帳戶,騙取目標提供驗證碼,從而奪取帳戶並重複犯案手法。 限時陷阱:騙徒會向特定目標或漁翁撒網式發出訊息,利用不同藉口引誘對方點擊連結或通過連結安裝惡意軟件。視乎當時社會熱門話題,魚餌或有差別,例如早兩年新冠疫情剛爆發,騙徒會發出感染 COVID-19…

    McAfee 網絡安全研究員發現,有黑客通過 Facebook 廣告推廣惡意廣告軟件,雖然這些軟件會假扮為系統清理工具,但下載後卻變成隱身能力極高的惡意軟件,加上軟件又成功於 Google Play Store 上架,Android 用家完全沒有招架能力。 黑客利用 Facebook 廣告推廣惡意軟件的手法已非首次,以往就曾試過推廣金版 WhatsApp 或特別版 Instagram,聲稱這些軟件較正版更多功能,例如可暗中獲取對方的訊息讀取狀態、誰人瀏覽過自己的帳戶資料等。不過,由於部分手機應用軟件無法上架,因此只能引誘受害者授權安裝第三方軟件,成功機會未必夠高。而這次 McAfee 研究員捕捉到的攻擊,則結合 Google Play Store…

    歌手曾比特早前聲稱 IG 帳戶被黑客入侵,一次過刪除他帳戶內的所有舊文舊相。雖然有人懷疑消息真偽,但 IG 帳戶被奪事件的確經常發生。網絡安全公司 Malwarebytes Labs 最近就揭露了其中一個手法,雖然騙徒僅要求受害者傳送屏幕截圖,未有下載軟件或點擊連結,但都一樣出事,IG 用家要留意。 Malwarebytes Labs 專家最新在博客上分享了關於社交平台 Instagram 的詐騙手法,專家指出雖然不少人對網上騙案如預付費詐騙 (又稱 419 詐騙或尼日利亞詐騙),但由於這類騙案會要求目標人士先付一小筆金錢,以換取可觀的收入,因此較容易觸動收到訊息的人的警覺性,不太容易上當。不過,專家說 IG 帳戶騙案的故事背景一般不涉及金錢,而且騙徒只是要求目標人士做一些簡單協助,因此詐騙成功率頗高。 專家舉例說,騙徒通常會向目標人士發送個人訊息,因為一些特定理由需要對方協助,例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