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wepro180 (1063)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 呢幾年勒索軟件(Ransomware)肆虐,聞者色變。以往中招者可能只係揀俾唔俾錢攞解密鑰匙,不過而家就多個選擇喇,除咗以上選項,你仲要揀將唔將啲機密檔案銷毀,否則唔單止解鎖唔到啲檔案,仲會網上見添! 勒索軟件嘅可怕之處,係黑客會將電腦內嘅檔案加密,由於解密鑰匙係基於高級演算法運算出嚟,所以一旦中招,基本上除咗俾贖金之外,都好難靠自己破解。不過,隨住愈來愈多公司重視備份檔案,受害者開始傾向唔俾贖金,於是黑客又再變招,兩大趨勢分別係會狙擊埋備份嘅檔案,以及喺啟動勒索程序前將啲資料偷走,前者等你無備份可依靠,後者就可以恫嚇將資料公開,等你唔俾贖金唔得。 第二招其實已有唔少勒索軟件黑客組織做緊,好似 Maze、Sodinokibi、DopplePaymer、Clop、Sekhmet、Nephilim、Mespinoza、Netwalker 等等,都特登整咗一個網站出嚟,只要對方唔俾錢就將機密資料上載,包括對方客戶嘅個人資料。不過,黑客組織 Ako 就更加狼死,除咗解鎖費用,仲會視乎對方嘅公司規模或行業,要求俾多筆刪除資料費用,Ako 就曾舉例有公司喺繳交 35 萬美元解鎖費用後,要再俾另一筆刪除資料費,費用由 10 萬元至 200 萬美元不等。 「精明」嘅受害者,當然未必會俾晒兩筆贖金啦!Ako 回應傳媒查詢時,就表示有醫療機構選擇只係俾刪除資料費用。相信呢個受害機構係有做好備份,同時衡量過病人資料外洩,就著個人私隱法例嘅賠償金額應該仲大,所以迫於無奈先俾贖金。 隨住勒索軟件不停進化,應對方法除咗加強員工嘅網絡安全意識培訓、做好備份之外,企業亦要做好數據加密技術,以及將其中一個備份設備離線,咁先可以減低勒索軟件嘅破壞力。 資料來源:https://bit.ly/2ZddNcN 相關文章:【雙面人】WannaRen勒索軟件呢頭鎖果頭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雖然有緩和跡象,為保障員工安全,大部分企業繼續彈性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或將團隊分為 A、B Team 輪流上班,而會議大都改爲視訊進行。這些安排亦間接加速了企業工作流程的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例如有相關視訊程式的用戶數量就在一星期內錄得 25% 升幅¹。不過,讓員工帶手提電腦回家遙距工作(Remote work),等於離開公司的網絡防護罩,暴露於高風險網絡環境。再加上有網絡罪犯正恣意利用大眾對新型冠狀病毒資訊的需求,以不同手法包括假冒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濫發電郵、假疫情追蹤地圖、爭相登記擬似「新型冠狀病毒」的域名,發送惡意釣魚電郵。形勢之危急,香港及全球企業都難以倖免。企業亦可於即日起至 2020 年 10 月 31 日下午 6 時前申請創新科技署推出的「遙距營商計劃」(D-Biz)²,以獲資助採用科技方案加强網絡安全,確保在疫情期間繼續安全營運。 輕率啟動 遙距工作陷阱重重 在啟動遙距工作模式前,企業或網絡管理者必須充分考慮網絡安全元素,當中包括以下幾點。 數據無加密:在公司內部網絡工作,可依賴防火牆阻擋外界攻擊。如遙距工作沒有採用虛擬私人網絡(Virtual…

    無論疫情係咪已經緩和,好多國家已經開始頂唔順要解封;澳洲同 Buddy 新西蘭傾緊 Travel Bubble 嘅通關手續、IATA 研究國際復飛指引、香港機場領先全球引入全身消毒機等等,相信不久大家又會帶住 Labtop 出差,而 Evil Maid 亦有機會再度活躍。 Evil Maid 係專門形容個人電子設備喺無人看管情況下遭侵犯嘅手段,典型例子係明知打掃姐姐有匙卡,出街依然唔將 Laptop 放保險箱,認為 Password 唔係 12345678…

    登入 IG 或Google 帳戶時,如果有設定雙重因素認證(2FA)嘅話,相信對 Google Authenticator 一啲都唔陌生。呢個 app 可以為已連結嘅網上帳戶產生一個驗證碼,通常係一組六位數字,用戶登入帳戶時要喺限時內輸入驗證碼,否則驗證碼就會失效,需要重新再產生一組數字。 不過同類嘅 app 好似 Authy 或 Microsoft Authenticator,都容許多部裝置共用同一個帳戶,即係如果你要登入一個啟用咗雙重因素驗證嘅網上帳戶,都唔會限定你用死一部手機,只要喺女相關裝置上安裝呢啲 app 再登入返你個帳戶就得。不過,舊版嘅 Google Authenticator…

    有好嘢一定會拎出嚟分享,一直係支持 Linux 平台發展嘅原動力,不過,早前華為一個工程師喺上載 Linux 核心(Kernel)碼修補檔案去 Openwall 開發社群後,卻被發現入面藏有後門。華為管理層即刻發聲明指呢個工程師只係以個人名義、用工餘時間嚟開發呢個修補檔案,絕對同公司無關喎! 華為工程師今次上載嘅核心碼修補檔案,原本係話要修補 Linux 本身存在嘅安全漏洞,不過,網絡安全團隊 Grsecurity 喺研究過檔案之後,即日就發現呢個名叫 HKSP(Huawei Kernel Self Protection)嘅修補檔藏有漏洞,可以輕易被利用嚟進入安裝咗嘅系統,狠批呢個檔案完全缺乏安全意識,無做好 threat model 分析。 報告一出,即時引嚟極大迴響,華為管理層亦極速割蓆,發出官方聲明劃清界線,話呢個員工上載嘅檔案只係個人興趣,絕對同公司無關,而華為亦無喺任何產品內用到呢組程式碼,希望可以釋除公眾疑慮。不過,由於呢個工程師係用公司電郵登記嘅帳戶嚟上載呢個檔案,而且檔案名又冠上…

    為咗避過 Google Play Store 嘅審查,黑客喺設計 Android app 時都要避免將一啲可疑嘅程式碼或功能隱藏起嚟,甚至乎完全唔放喺入面,等日後獲准上架後先透過軟件更新嚟加料。最近防毒軟件公司 ESET 就發表報告,指出一隻名叫 Updates for Android 嘅應用軟件,就透過呢個方法感染約 5 萬部 Android phone,再借用嚟向目標網站發動 DDoS 攻擊。點解佢哋咁清楚呢?因為…

    愈嚟愈多 CCTV 引入智能辨識技術,而且辨識率高,速度又快,令唔少人都擔心自己嘅個人私隱存在風險。的而且確,生物特徵唔係話改就改,如果採集嘅機構外洩咗你嘅私隱,一旦落入罪犯手上,就有可能用嚟進入一啲你用生物特徵做驗證嘅帳戶,包括你部手機、銀行戶口等等,最慘係除非你整容、更換指紋,否則你係改唔到外洩咗嘅生物特徵,所以千祈唔好以為唔關你事。 既然有人唔想俾 CCTV 認出,自然有人諗辦法破解。來自美國東北大學、麻省理工同埋 IBM 嘅研究員,就合作研究咗一款專門用嚟對付智能辨識技術嘅 T 恤出嚟,呢件 T 恤嘅特別之處,唔係有連身面罩俾你遮樣,而係透過衫上嘅萬花筒 pattern,干擾辨識系統嘅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令到系統將你判斷為「非人」或其他物件,咁就唔會被記錄在案,難以被事後搜索返出嚟。 今次團隊用嚟研究嘅神經網絡,主要係專門用嚟做智能辨識訓練嘅 YOLOv2 及 Faster R-CNN,而團隊就要搵出有乜嘢「圖案」可以用嚟干擾辨識。相比起干擾靜態圖像辨識技術,團隊話今次難度高好多,因為 CCTV…

    十七年前沙士肆虐期間,由於頻寬限制和技術落後,在家工作無法實行。當年的辦公室環境均是以桌面為主,距離大眾化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至少還有五年之遙。如今的情況已經改變。我們有數十種連接網絡的方式,遠程辦公很常見,流動工作已能實現,網絡頻寬充足,網絡安全亦應用了人工智能及其他先進技術。 雖然香港的新冠疫情轉好,但出於不同的原因,允許員工居家辦公長遠來說似乎是一趨勢。這旨在維持業務,同時保障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時,企業要確保對IT基礎架構都有同樣謹慎的態度,並嘗試避免折衷方法。 許多機構都有部分員工需要在辦公室環境外工作,這些流動員工在規範的環境使用授權的設備和應用程式連接公司網絡。僱主以嚴格的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準則和政策,監督以個人設備存取辦公室內部網絡和系統的員工。這些政策要求每個自帶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等,都必須先獲IT部門的授權,才能連接到公司網絡。 但允許員工在家辦公以維持業務之際,也引發了嚴重的網絡安全懚憂。Palo Alto Networks的《亞太區網絡安全狀況》調查印證了這一點:近半(47%)的受訪者表示,最大的網絡安全挑戰是員工缺乏網絡安全意識。 企業的網絡安全旨在保護IT基礎結構,但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這些安全設備僅限於工作場所。試想像,員工在家中工作的連接設備可能與其家人共用。這等於增加僱員的網絡安全風險,僱主亦面臨風險。 要讓員工免受網絡攻擊,需要投入時間、資源和設備。如果僱主和僱員未能保持與平常工作場所一致的保安和慣例,為求維持業務的整個理念就會瓦解。 以下是一些居家辦公的保安技巧建議: 設備 – 僅允許授權的設備存取公司網絡以執行業務。教育 – 定期向員工強調在家工作期間必須維持一貫的網絡安全紀律。企業可以準備網絡安全教材,供員工與家人分享,以鼓勵和灌輸網絡安全意識。培訓 – 無論員工在任何地方連接網絡,企業都必須提供最新培訓並測試員工有關網絡安全的知識。如果這些測試能顧及在家工作並說明需防備的陷阱則更好。防火牆 –…

    為咗確保機密情報或系統唔會被黑客偷走,將電腦斷網運作嘅 air-gap 做法,一直被認為係最最最安全。不過,到底係咪真係完全無敵呢?梗係唔係啦!好似近年就多次有研究員、黑客示範,點樣喺 air-gapped 嘅電腦內偷資料,我哋之前亦邀請到本地 Cybersecurity 研究團隊 VXRL 嘅 Boris So 完美示範過;簡單講,就係以一隻靠扮 USB Keyboard 而實質會裝惡意軟件嘅手指,插入斷咗網嘅電腦,再用意想唔同嘅方法將數據外傳,例如 Boris 就將文字轉化成人耳聽唔到嘅超高頻傳送出嚟,再用另一部電腦接收同轉換返。 咁係咪拆咗個 Speaker 就可以維護返斷網電腦嘅無敵傳說呢?咁諗就錯喇。…

    可能你未必留意到 reCaptcha 係啲乜嚟,但你絕對有用過呢項人類驗證功能。當你去到某啲網站嘅時候,為咗證明你唔係機械人,就首先要通過點選 reCaptcha 驗證 box 入面嘅圖案,例如有幾多格有交通燈、貓,答中咗先可以去到指定網站或開始網購。而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最近就發表報告,多咗黑客利用真嘅 reCaptcha API 嚟提升釣魚攻擊嘅可信性,特別係搏取安全防護系統嘅信任添! 先交代下 reCaptcha 呢項功能先,其實佢早喺 2003 年已被提出,不過當時只係叫 Captcha。後來團隊諗到用呢項功能行善,就係借助網民力量提升 OCR 光學掃描技術嘅準確度,於是計劃先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