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創科動向 (8)

    近期的財政預算案中,政府再度展現了對創科領域的堅定支持,提出在「BUD 專項基金」注入 5 億元資金,除會為申請企業提供 700 萬元資助外,再撥加額外 100 萬元「電商易」專項。此舉將可促進本地創新科技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和內地網上零售業務。 內地電商市場規模龐大,潛力極高。根據最新數據,2023 年國內網上零售市場已達到 154,264 億元人民幣,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 27.6%。當中,進口跨境電商的銷售額高達 5,500 億元人民幣。 而在東南亞地區,印尼的電子商務市場在過去的 10 年間因疫情、網絡及手機的普及,以及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實現了驚人的增長,從 2012 年的…

    香港政府所推出的科技券計劃,多年來資助了許多中小企業進行升級轉型,同時亦支援了 IT 公司度過經濟不景氣的困境。該計劃自 2020 年 4 月「升級」後,資助比例由三分之二提高至四分之三,而資助上限也由港幣 40 萬元增加至 60 萬元,無疑對中小企和 IT 公司都是個十分好的機會。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可是,任何好事都可能會被濫用,有些 IT 敗類就利用這個資助方案詐騙金錢,筆者身邊就有真實的個案。我有位朋友的一家典型中小企,盼利用互聯網來擴展業務。然而其她業務較為複雜,難以利用市場上現成的軟件,而客製化的軟件又過於昂貴,於是她尋找有參與科技券計劃的 IT 公司合作,希望以科技券的資助實現轉型大計。 誰料她卻遇上了…

    企業進行數碼轉型時,許多時會委託 IT 承辦商為公司開發軟件系統。但如果你發現,最初和你傾談的是一組人,但最後落手展開工作的又是另一組人,而他們對之前談過或研究過的重點與細節都沒有資料或記錄,這樣你很可能已經遇上另一種數碼轉型陷阱:「有心無力!」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上回談過所謂遇人不「熟」的數碼轉型陷阱,即遇上對有關技術不熟悉、欠經驗的 IT 公司。「有心無力」又是甚麼?意思是,有些 IT 承辦商雖然有能力,但卻人手不足。他們不斷找生意,當生意接得過多,自己公司團隊人手短缺,於是就會人才外求找外援,甚至是外判給其他公司。 外援:IT 承辦商因人手不足,可能會招聘合約軟件開發人員(Contract Developer)前來「幫拖」。問題在哪?事關在做複雜項目時,其項目經理及開發人員的團隊精神和默契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只是臨急抱彿腳找些替工來做,會出現技術參差的情況,令做出來的產品質量沒有保證,往往不能準時交貨,亦有很多不能夠完成,即所謂「爛尾」。 外判:IT 承辦商把你的項目外判給其他公司,甚至是「判上判」。如此情況下,項目成功率一定會大打折扣,因為外判或再判公司能收到的開發費用會肯定少了一截,於是他們不會把公司的精英分派到這類項目。此外,外判公司很多時是在開發過程中途參與,而不是從頭開始參與整個銷售及商討過程,項目的複雜性與各樣細節可能沒有妥善記錄和交接,大大影響系統開發的效率與成功率。有些承辦商更會將整個或部分項目外判到其他國家,令事情更加複雜,牽涉了不同的溝通語言、工作文化、編碼慣例、做事方式等,往往會令做出來的系統有更多問題,增加「爛尾」風險。 無論是尋求「外援」或「外判」,或許 IT 承辦商可以勉強應付,但當要負責的是一些要求比較複雜的項目,或一些客製化系統時,問題就會湧現。要避免跌進這種陷阱,最重要的是在進行任何 IT 項目時,都需要有一位具備經驗的項目經理。當然有些公司本身並沒有項目經理這個角色,亦未必需要長期有這個職位,我建議可以先行以合約形式聘請。項目經理的工作包括: .深度了解公司對系統的需求,並將其製成文檔以作為招標要求.與軟件承辦商溝通,避免系統開發出來後達不到公司的要求.負責招標管理,確保流程公平及合規.負責與承辦商制定合約,保障公司利益.管理項目進度,避免開發延誤…

    進入數碼時代,企業們紛紛踏上數碼轉型的舞台,然而這條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沿途總會遇上種種挑戰與陷阱。特別是那些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數碼轉型往往成為一個不小的試煉。他們經常選擇將數碼轉型項目外判予 IT 公司,然而這也可能會引發一連串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遇人不「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以 RFID 技術的應用領域為例,我就見證過不少企業遇上痛苦的教訓。RFID 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 NFC 和 UHF。NFC 主要應用於支付系統,如八達通、手機付款、門鎖等,閱讀距離較短,技術也相對簡單。而 UHF 則是超高頻的 RFID 系統,讀取距離可達 10 米,每秒可讀 1,000 個標籤(Tag),應用範圍廣泛,包括物流業、零售店、洗衣店和圖書館等。然而,這種卓越的性能也伴隨着系統的複雜性,變相容易出現兩大問題:(1)想讀的但讀不到;(2)不想讀的卻讀了回來。…

    早前特首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指出香港要在「一國兩制」下發揮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區域合作,開拓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等市場,發揮連通內地和世界的橋樑作用。對此筆者深感認同,而且亦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公司團隊,已經走出了這一步,近年除了發展本地市場外,也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的可行性。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許多人以為我們所開發的「智能貼標系統」、「智能售賣機」、「智慧圖書館」等產品,只會提供予本地的客戶,其實這是個誤解。雖然我們做的是 B2B,但一樣有開拓海外市場,而且潛力巨大,皆因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客戶,同樣也會面對着本地客戶的相同問題及痛點。 特首提及的東盟市場,我們就有拓展新加坡市場的經驗,成功把「智能貼標系統」推廣給當地客戶。新加坡糧食供應超過 90% 是進口,而政府對食品包裝上的標籤有嚴謹規定,進口商及食品資料自然不能少,而且必須是英文。當地的食品進口商,需要聘請大量員工負責貼標籤工作,自然也面對勞工短缺問題。筆者公司向新加坡的潛在客戶推廣「智能貼標系統」時,就以提高貼標的準確性作為「賣點」(Selling Point),同時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亦十分關鍵。此外,我們又會強調系統是可以用月租形式提供服務,「即租即賺」、「價格平,易入門」、「即時解決痛點」等也令潛在客戶的興趣大增。 然而,同樣的賣點,在東盟其他成員國卻未必奏效。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國家,相對勞工成本較低,節省人力並非最大考慮。但這些國家都是食品出口國,貨物出口都要符合進口國的食品標籤要求,因此我們貼標系統的賣點就會變成是「語言切換上的高準確性」。 可見,要「聯通世界」需要有不同的推廣策略、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應對不同國家地區,既要了解當地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等近況,更要深入了解當地政府對相關產品及服務的產業法則和政策。現時我們「智能貼標系統」的營業額,超過一半都是為進口食品貼標,因此我們十分看好東盟市場的潛力,全力支持特首所倡議的「聯通世界」! 作者: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 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提起「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可能大家想到的是,有些企業為了達到回饋社會這個偉大任務,以替公司建立良好形象,於是就會每年循例向一些慈善團體捐些錢、贊助一下 NGO 的活動等等。這些做法並沒有不妥,企業捐款與贊助當然能幫助到社會上有需要的人,但真正的 CSR 應不止於此。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CSR 強調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不僅僅是盈利,還應該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所謂承擔,並不是流於形式化的捐款贊助,而是需要企業全面參與社會責任,包括環境保護、道德經營、員工福祉等方面的投入,實現 CSR 的價值,促進可持續發展。筆者更認為,CSR 的價值其實可以與企業本身的業務聯結,在商業價值中發揮 CSR 的果效。 筆者公司最近就跟一個非牟利團體合作,推行一個相當創新的 CSR 項目:「智能圖書館項目助理」。話說我們正為多間學校客戶,進行圖書館智能化的工作,當中需要不少人手去「Tag 書」,即是把 RFID…

    我們正處於一個有無限可能性的時代,人工智能(AI)可以說是實現這些可能性的其中一大關鍵。AI 已經開始在不同工作領域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 IT 支援行業。筆者公司一直有為客戶提供 IT 支援服務,眼見 AI 已為我們團隊迎來了不少機遇,深信透過 AI 技術的應用,我們能夠更好地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共同的成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IT 支援應用 AI 技術的 5 大機遇 1)自動化和提升效率:人工智能可以自動化 IT 支援的常規工作,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具備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s)可以處理重複的用戶查詢,讓…

    在以往的年代,許多零售店舖都會不時貼出「是日盤點,休業一天」的告示。那是因為在那些年,零售店舖進行盤點都是全賴人手,由店舖職員們以目測和人手去點算貨架及倉庫中的存貨。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今時今日,盤點工作已經引入高科技,再不是只靠人力。不少跨國零售企業都已應用 RFID 技術去管理供應鏈、庫存和銷售,盤點工作亦已全面數碼化。這些應用 RFID 的零售店,大都是商品種類繁多而又各有多種選項,例如售賣衣飾會有不同顏色、尺碼等。因此在每次補貨之前,都會進行盤點,以了解需要補些甚麼貨,以及甚麼顏色、甚麼尺碼等等。 美國一項調查指出,如果顧客在店舖內找不到商品,有 20% 的人會立即離開。而根據統計數據,美國在 2021 年因庫存不足而造成的零售商損失高達 820 億美元,相當於每周 16 億美元。接近 48% 的零售業者表示,貨品短缺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銷售挑戰。可見,補貨做得好不好對零售業務至關重要。可是,盤點和補貨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零售業本身正在長期面對着人手不足的問題,即使有了 RFID 技術,雖然其閱讀速度很快,但要員工們做到零錯誤地到每一個貨架做盤點,仍然會有一定難度,因此亦要付出額外的培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