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Deepfake

    利用 AI 繪製的圖像可謂幾可亂真,不過近日有網絡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將社交媒體上的相片及影片,移花接木成色情內容。FBI 警告這類網絡色情勒索(Sextortion)的案件有所增加,提醒大眾在網上公開相片時要小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儘管是一些普通的日常相片及照片,放到網上後,卻成為了不法分子用作勒索的素材。 FBI 表示,截止 2023 年 4 月,此類案件有上升趨勢,但未說明收到多少投訴,只指出犯罪集團已有數以千計的同類計劃,受害人更包括不少未成年人士。 或要求受害人傳送真裸照 根據受害者表示,不法分子多數會要求受害者支付贖金或其他物品(如禮品卡),否則便向其家人或朋友發布,又或者要求受害人發送真實的裸照或影片作為交換。有不法分子會跳過勒索部分,將用 AI 製作的假影片直接發布到色情網站,對受害人造成滋擾,甚或要求受害者支付費用,換取刪除已上傳的相片及片段。 專家建議在網上發布相片或影片時,應只向私人朋友分享,至於作為家長,則應該留意子女的網上活動,不時在網絡搜索及檢視子女的資料。 資料來源: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security/sextortionists-are-making-ai-nudes-from-your-social-media-images/

    網絡安全行業人手短缺,加上在疫情下大家都習慣遙距工作,因此企業要聘請相關人才並不容易,傾向會接受讓對方在家工作。美國 FBI 專家就警告,不法之徒利用企業求才之心,利用 Deepfake 技術隱藏身份遙距面試的個案大增,一旦對方成功獲聘,便可名正言順進入公司內部網絡,猶如引狼入室。 這次警告由 FBI 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 (IC3) 發出,當局發言人說近來接獲的 deepfake 求職個案有上升趨勢,部分企業更因引狼入室,被對方在內部網絡偷去大量機密資料,當中包括職員的個人私隱資料、公司財務文件、數據庫資料等,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發言人說由於企業聘請的職位多於 IT 部門有關,對方在受聘後便可獲得權限,管理公司的系統及資料庫而不會受到懷疑,因此成為詐騙集團入侵企業的新方法。特別是現時不少企業也接受遙距面試,令受騙機會大增。 專家解釋,詐騙集團首先從網上取得從事 IT 行業的人的資料,包括對方的樣貌、工作履歷等,然後借用來向目標企業發出求職信,即使目標企業在篩選時會初步審查所交資料的真確性,由於資料屬實,因此容易通過第一關審查。如企業人事部對求職者有興趣而又接納視像面試,騙徒便會利用…

    Deepfake 換臉技術可說是炮製假消息的利器,而最新一個涉及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BitVex的騙案,網絡騙徒就利用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及女股神 Cathie Wood 來宣傳,並保證投資者可以獲得 30% 回報,企圖騙取受害者入錢參與。雖然騙案不算成功,但不妨了解一下如何識破 Deepfake 騙局。 虛假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BitVex 騙局於五月被開展,騙徒使用了多個新的 YouTube 頻道,配合一些騎劫回來的帳戶,發放多段…

    美國 FBI 上星期發出新警報,指網絡罪犯利用視像會議工具如 Zoom、Microsoft Team 等進行金錢詐騙的個案有上升趨勢,罪犯不單只會利用相片假扮公司高層,甚至會利用 deepfake 技術假扮高層的聲音,用各種藉口指示員工轉帳,防不勝防。 新冠病毒改變了全球企業的運作模式,企業因允許員工在家工作,因此工作期間便須使用各種網上協作工具,以及以視像會議取代日常開會。根據 Zoom 及 Microsoft Team 的公布,疫情下令雙方的用家數量激增數千萬。網絡罪犯亦看準這個機會,利用這些視像會議工具竊聽情報,開設虛假的會議或混入會議中,由於參與人數眾多,公司方面未必能即時識別有外人混合,特別是如罪犯盜用了員工的公司帳戶就更難防。 而 FBI 的警報就揭示了網絡罪犯的新趨勢,官方指罪犯結合了商業詐騙電郵 (BEC) 技術,令員工更易上當將金錢存入罪犯的銀行帳戶中。BEC 指的是罪犯透過各種手法預先摸清目標企業的員工架構及商業夥伴電郵往來的內容,了解公司的日常商業運作,在真正攻擊時便會假冒上司,就著某宗交易要求員工將金錢改存入其他帳戶,整個攻擊過程必須長時間部署,才能令員工更易上當。…

    透過人工智能技術編輯影片、相片或聲音檔案,達到以假亂真嘅 Deepfake 技術,由於效果實在太逼真,容易喺社會上散布虛假訊息,所以一直係全球政府及社交平台首要解決嘅問題。特別係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呢啲虛假訊息隨時可以令選情逆轉添!就喺呢個時候,Microsoft 宣布推出一套可以偵測 Deepfake 內容嘅工具 Microsoft Video Authenticator,借助人工智能去分析影片或相片中嘅瑕玼,再提供可信度俾用家自行判斷內容真偽,絕對有助打擊虛假訊息嘅散播。 點解 Deepfake 技術咁得人驚?因為佢都係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嚟製造虛假內容嘅技術,一方面人工智能會自行產生愈嚟愈精細嘅內容,同時間另一組人工智能就會愈嚟愈精準咁識破虛假內容,喺兩套人工智能嘅競賽下,虛假內容自然愈嚟愈像真,好多時肉眼已分唔到真假。而 Microsoft 呢套工具,亦同樣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用咗 FaceForensics++公開嘅 1000 組 Deepfake 資料庫以及 Facebook…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早前發表2019年網絡保安事故報告,指整體事故達9,458宗,較2018年下跌6%!難道香港人的網絡安全意識大幅提升,同時又採用更先進精密的網絡安全工具?答案竟然是⋯⋯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開估,關鍵是惡意軟件事故大幅下跌,但他說原因是惡意軟件變得更隱密,難以被發現而且勒索軟件攻擊亦由漁翁撒網改變為企業鎖定,所以先出現下跌現象,但合共佔79% 網絡事故的殭屍網絡及網絡釣魚攻擊,就分別增加 30% 及 23%,可見實際上網絡安全意識未有太大改變。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左)與高級顧問梁兆昌早前發表香港資訊保安展望2020報告,為企業提出多項安全建議。 除了公布「全年業積」,HKCERT 亦發表「未來報告」,分析未來一年將會面對的新挑戰。他估計,2020 年借助人工智能如 Deepfake 等技術行騙的事故將會增多,罪犯會模擬企業高層的視頻或聲音,誤導員工執行轉帳或交出登入資料。另外,物聯網及 5G 的普及應用,亦令網絡接觸面及數據流量大增,潛在的漏洞將製造更多網絡安全事故。此外,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8 及 TLS 1.0/1.1…

    Deepfake 換臉技術嘅專家估計,距離完美造假換臉影片出現嘅時間只得返半年至一年,點解?因為佢睇完內地開發嘅 ZAO app 之後,覺得有修正嘅空間囉。 南加州大學 Computer Science 系副教授 Hao Li 一向係 deepfake 技術嘅專家,最近就為 MIT 科技會議炮製咗示範片段,俾 MIT Technology Review 總編 Gideon Lichfield,喺台上展示即時換臉技術嘅發展去到邊個階段。Lichfield…

    講咗咁耐個人私隱有幾咁重要,特別係涉及生物特徵嘅資料千祈唔好咁易交出嚟,但原來真係唔會令大家驚㗎!玩 key 樣 app 玩到要准許對方點用你上載嘅自拍相都得?Sorry 真係無可能囉! 好多人都鍾意玩美圖、改圖 app,淨係睇下之前社交平台成日俾啲交換人樣、男變女女變男、變老變後生嘅相洗版,就知大家有幾熱衷變臉。最近有一款 key 樣 app 就係內地嘅 App Store 爆紅,呢款叫做 ZAO 嘅 app,好玩之處係只要影一張自拍相,佢就可以將你個樣 key 入一啲電影或電視嘅角色上,例如《權力遊戲》、《鐵達尼》等,而且根據…

    單係電話騙案已經好難防備,如果再加埋人工智能嚟扮聲扮口音,中招風險肯肯定大增。以為好難攞到你把聲?少年,你太年輕了。 而家最多人討論嘅欺詐科技,一定係 Deepfake 技術,透過 AI 模擬技術,就可以令浸浸、朱克伯格等名人,喺影片中講出你想佢講嘅說話,要製造災難性假新聞真係一啲都唔難,跟車太貼嘅個案亦只會愈嚟愈多。不過,現階段模擬像真度都仲有啲瑕疵,小心留意絕對可以發現唔自然嘅地方。 語音分析提升像真度 如果唔睇畫面,淨係聽聲又如何?相信會仲多人中招。好似今年三月英國一間能源公司嘅 CEO,就因為收到德國母公司上司一通電話,就將 200 萬港幣轉咗去匈牙利供應商嘅戶口。呢個 CEO 事後話騙徒唔單只把聲同佢上司一模一樣,而且仲連語氣、口音都無分別,所以就咁上當,如果唔係對方幾分鐘內又再要求過數令佢起疑,隨時會二次中招添。 欺詐案調查專家 Rudiger Kirsch 喺收到承保嘅保險公司委托,經調查後發現今次唔單只係一般電話騙案,仲係加入咗人工智能元素。由於保險公司從未處理過同 AI 有關嘅個案,所以先搵佢幫手。佢話自己都測試過一啲黑客用嚟模擬語音嘅軟件,像真度極高,而且唔難買到,所以預期呢類騙案會大幅增加。 其實上年網絡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