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IBM

    現今數據量迅速增長,有調查卻指高達 68% 數據仍未被利用,82% 企業更受數據孤島(Data Silos)限制。企業有否想過可以將積存多年的大量數據「起死回生」,改善數據品質,甚至讓更多的員工以自助形式協助,從中找出未被發掘的 Data Insight ,以做出更快更準的商業決定,是時候了解一下 Data Fabric (數據編織)資料管理架構。 Tech Data 香港及澳門軟件服務高級經理 Kenneth Chan 解釋,數據孤島會為企業帶來兩大影響。第一是 Data Inconsistency,例如市場部、銷售團隊和客戶服務部門的數據建立時間不同、不互通且不一致,會大大降低數據質量,影響日後數據分析運用甚至決策。 另一問題是 Silo…

    Data Fabric(數據編織)架構理念誕生之前,企業進行資料管理時,需要先花費時間成本集中大量複雜而且分散的數據;而 Data Fabric 的出現,顛覆了這個做法,令數據探索、治理及使用,更快速更自助。 Data Fabric 是一種資料管理架構,利用 AI 技術存取分散的數據,自動進行管理及遞送給資料使用者,從而增加靈活性並縮減達 30%¹ 的數據處理時間!Gartner 甚至預測在 2022 年,Data Fabric 技術將會是其中一項主要的戰略技術趨勢。 Tech Data 將聯同…

    每日都有企業或機構被黑客入侵,到底是網絡攻擊真的無法防備,抑或另有原因?IBM 網絡安全團隊 X-Force 就在最新發表的調查報告內指出,2/3 的雲端資料外洩事件,都可以靠安全政策同設定阻止……即是企業做得未夠好啦! 新冠疫情加速企業數碼轉型,愈來愈多企業或開發者使用公共雲 (Public Cloud) 服務,有關雲端應用的網絡安全問題亦變得火熱。最常被提出來討論的,主要圍繞網絡防火牆、登入驗證、帳戶權限配置、數據加密等方面的功能內容。有安全專家認為,針對雲端服務攻擊之所以能夠成功,很多時與受害機構未能理解雲端應用背後所使用的科技及運作原理,以至未能適當進行安全設定,堵塞存在的漏洞。今次 IBM 安全團隊 X-Force 為 2020 年第二季至 2021 年第二季跟進的雲端外洩事件中作出總結,便認為有 2/3 受害企業如果能制訂堅實的安全政策、為軟硬件保持更新,以及為雲服務作好設定,便可避免慘劇發生。 而在眾多安全問題中,研究團隊指出在採用雲服務後,員工或客戶都會通過應用及各種…

    面對數碼轉型,企業要破舊革新,無可避免要擴充 IT 基礎建設。然而,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有多少企業能擁有足夠的空間設立一座又一座的大型 IT 基建? 有見及此,IBM 於近期推出了外型輕巧的 NVMe Storage —— IBM FlashSystem 5200(下稱FS5200),以入門級的價格定位,提供企業級的效能及功能,讓香港企業能在多變的 IT 現代化路途上,可以無負擔地進行技術轉型,簡化資料管理,令公司運作更有效率。 體積雖小 效能強大:速度達 150 萬 IOPS FS5200…

    Gartner 調查發現 30% 至 40% 美國打工仔在後疫情時期繼續遙距工作,後續訪問 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的調查則反映,因應遙距工作新常態,企業有必要重整資安對策與配套,保障企業資訊不被竊取、定期 備份與災後自動復修,而多數意見認為把 End-point Protection Service 設於雲端最為重要。 速度、規模化、敏捷性 保留沿用的 Legacy Software…

    數碼轉型的一大特徵,是 Application 的爆發性增長。除了維護成本不斷上升,開發及管理的難度亦與日俱增。例如處理更新 App 時遇上不相容的情況,往往連帶整個系統停頓半日,已經足夠令人頭痛。因此,很多需要 Speed up to market 的中小企,及一些較有規模的 Application,都開始部署 App Modernization。 專門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的 ELM,將會舉辦一場 Webinar,主題正是 App Moderinzation 在 PaaS…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 醫療事故不時涉及人為失誤,特別在香港的公營醫療體制下,前線經常人手不足,而為應付每天上門的大量病人,醫生亦無足夠時間詳細為病人問症,令病人接受不到適合治療的機會大增。結合人工智能 (AI) 及大數據分析,就可大大紓緩醫療機構的人手壓力,並提升各種病症的確診機會。 現時各種病症診斷,主要仍依賴醫生的經驗,雖然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如磁力共振 (MRI)、電腦掃描 (CT-SCAN)、正電子電腦掃描 (PET-SCAN) 均發展迅速,有助發現微細的徵狀,但最終醫生還須配合病人的病歷、家族遺傳等風險因素作評估,以決定整個治療方案。以癌症為例,影像檢查雖可及早發現微細的細胞異變,但部分器官位置如鼻咽、乳腺等腫瘤發展可以非常快速,再加上部分影像檢查始終有一定的輻射量,不能經常安排病人進行檢查,導致病人有可能延醫。 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便有助醫生及早找出高風險病人以便密切監察。研究員可以將病人資料庫的數據匯入系統,分析出不同的風險指數,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運動量、生活習慣等,同樣以治療癌症為例,即使新求診的病人未有在影像檢查出發現異常,但如其病歷被人工智能系統判斷為高風險,便可安排病人進行後續檢查,盡早發現異變;如病人屬低風險則可安排較長的覆診期,紓緩醫療機構的工作壓力。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 Watson Genomics,便在乳癌、心臟病等病症評估上有很大的貢獻。 除此之外,穿戴科技如智能手表的普及,亦有助一般人及早找出潛在病症。通過收集及分析大量使用者的健康數據,同樣可讓人工智能系統識別各種健康指標,家庭醫生只要運用適當的工具,便可更準確發現求診者的異常之處,例如求診者的身體機能有否比同年齡層人士差,令醫生可以在「望聞問切」的傳統斷症方法上,得到更有力的數據支持。 資料來源:http://bit.ly/398yPgc

    每逢發生社會大事,就係黑客嘅黃金機會,當世人畀新冠疫情折磨緊,黑客卻能從中獲利。美國波士頓著名醫院 Mount Auburn Hospital(亦即 Harvard Medical School)在 7 月 4 日國慶前的周末,其 IT 部門發現網絡突然不穩定,當局快速應變,立即切斷電腦系統的網絡連接,一切改以手動模式操作,反應快最終力保不失。但並非所有美國醫院都如 Mount Auburn Hospital 幸運。 美國國家研調訪問國內 1,300 間醫療機構,83%指曾受到黑客攻擊,超過一半擔心長此下去終會失守,20%更曾因黑客襲擊妨礙運作,平均需要約…

    愈嚟愈多 CCTV 引入智能辨識技術,而且辨識率高,速度又快,令唔少人都擔心自己嘅個人私隱存在風險。的而且確,生物特徵唔係話改就改,如果採集嘅機構外洩咗你嘅私隱,一旦落入罪犯手上,就有可能用嚟進入一啲你用生物特徵做驗證嘅帳戶,包括你部手機、銀行戶口等等,最慘係除非你整容、更換指紋,否則你係改唔到外洩咗嘅生物特徵,所以千祈唔好以為唔關你事。 既然有人唔想俾 CCTV 認出,自然有人諗辦法破解。來自美國東北大學、麻省理工同埋 IBM 嘅研究員,就合作研究咗一款專門用嚟對付智能辨識技術嘅 T 恤出嚟,呢件 T 恤嘅特別之處,唔係有連身面罩俾你遮樣,而係透過衫上嘅萬花筒 pattern,干擾辨識系統嘅神經網絡(Neural Network),令到系統將你判斷為「非人」或其他物件,咁就唔會被記錄在案,難以被事後搜索返出嚟。 今次團隊用嚟研究嘅神經網絡,主要係專門用嚟做智能辨識訓練嘅 YOLOv2 及 Faster R-CNN,而團隊就要搵出有乜嘢「圖案」可以用嚟干擾辨識。相比起干擾靜態圖像辨識技術,團隊話今次難度高好多,因為 CC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