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預算案 2025》正式出台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明確指出,人工智能(AI)、智慧製造與機械人技術,將是驅動經濟轉型的關鍵引擎。這份政策文件既為本地科技企業開闢了新前景,同時也帶來諸多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工業貿易署近期對「BUD 專項基金」及「EMF 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條件作出調整,企業配

    全國兩會近期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凸顯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在經濟轉型中的核心角色。作為機械人應用技術提供者,我們認為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與對效率的高要求,有望在這一浪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已逐漸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我們也正步入「智能體 AI」(Agentic AI)時代。這場新一輪的 AI 技術革新,將重新塑造企業營運的核心架構。根據谷歌雲端在其《2025

    2024 年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氛圍下結束,對於本地 B2B 中小企而言,挑戰日益嚴峻。在資源受限、需求收縮的背景下,如何穩步發展並抓住新機遇,成為企業關注的核心課題。作為一家服務香港超過 37 年的

    新年伊始,市面上又出現了不少運程書。雖然我不懂玄學,對運程與未來無從預測,但對於 2025 年機械人發展趨勢的預測,倒是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見解! 人形機械人:實力派新星 人形機械人的發展,實在令人

    隨着科技迅速進步和城市需求的演化,「低空經濟」正成為提升物流效率與城市治理能力的全新領域。最新的《施政報告》中,亦強調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並將無人機技術融入運輸網絡,以應對城市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與管理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