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初創 (41)

    一個黑客組織入侵了安全防護系統初創公司 Verkada 的大約 15 萬個聯網內的監控鏡頭,使他們能夠取得多個組織的實時和存檔影片信號,包括生產設施、醫院、學校、警察部門和監獄,更包括 Tesla。據報道指,黑客主義者 Tillie Kottmann 宣稱是事件負責人之一,向 Bloomberg 披露這次資料入侵行動是一間國際黑客團體所為,目的是為了展示無處不在的視訊監控,以及攻入這些系統輕而易舉。此說法引起爭議,專家正權衡如果安全錄像洩露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受害組織可能遭遇的潛在後果。 影片資料洩露可能會導致知識產權盜竊、人身安全威脅、侵犯隱私、敲詐勒索,或許還會受到監管部門的懲罰。更糟糕的是,這些攝像頭採用了面部識別技術,導致了以下問題:攻擊者是否可以真正識別被攝像頭捕捉到的個人,然後將他們作為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schemes)或更恐怖計劃的目標。 Bloomberg 查看被盜的 Verkada 影片,包括據指是上海 Tesla 倉庫的裝配線上的工人圖像。不過,Tesla 後來告訴路透社,這段影片實際上是來自供應商在河南省的生產基地,其上海工廠及展示廳未受影響。不過,Kottmann 表示,他們仍能獲取安裝在 Tesla 工廠和倉庫中的 222 個攝錄影像。根據報道,網絡性能公司 Cloudflare 和身份權限管理服務提供商 Okta,被指也在工作場所使用 Verkada 的服務。…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合辦的「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發展論壇暨主題展館開幕典禮」今天舉行,連同創新科技署(創科署)三方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冀展現「再工業化」四大關鍵元素 : 資金、基建、科技及人才已俱備。論壇和「再工業化」主題展館亦是生產力局 2021 年「成就智上」(Make Smart Smarter) 年度主題的第二擊。「再工業化」主題展館開幕,冀凝聚及鼓勵本地及大灣區廠商,以創新技術在本港設立高增值生產線;讓廠商善用創科署、生產力局及科技園公司的資源,協助廠商與相關機構進行配對,邁向工業 4.0。 生產力局主席林宣武表示,希望今次的合作能為有潛力的廠商介紹及配對適切的支援,並將利用科研為火車頭去推動香港新經濟,用人才建構香港未來,令香港各行各業可受惠。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則指,創科發展是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至今政府已投放過千億元支持發展創科,而『再工業化』是其中主要的工作。該局近年積極在基建、人才、技術及資金四方面推動『再工業化』,發展以新技術及智能生產為基礎,但不需要用地太多的先進製造業,以刺激研發需求,並為香港的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為青年人創造就業,同時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稱,「再工業化」正為香港經濟的持續及多元發展打造穩固根基,加速本地行業數碼進程,促進科技企業及產品的發展,科技園公司正將本地創科生態圈伸延至工業邨,同時提供所需的基建及增值服務,以協助本地產業把握商機。 創科署、生產力局及科技園公司是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的「黃金鐵三角」,在資金、先進基礎建設、技術及培訓等方面為廠商提供支援。創科署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財政支援,支持可提升業界科技水平及促進創新的研發項目,相關資助計劃包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科技券」、「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夥伴研究計劃」、「企業支援計劃」等;科技園為業界提供促進工業研發和先進製造業所需的基建和設施,興建精密及先進的製造中心。 技術方面,生產力局一直協助製造業轉向高增值生產及逐步升級至工業 4.0,並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共同成立科創中心 (The Hatch),協助企業加快採用創新工業技術。近年更積極進行與「再工業化」相關研發,於數碼化、網絡安全、未來人才培訓、智能生產、以及智能科技與綠色生活等多個領域上,為中小企及初創企業提供人才、技術及科研等各方面支援。 人才培訓方面,生產力局與職業訓練局及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合作,在 2018 年推出全港首個「工業4.0專業文憑課程」;近年亦致力透過創科署「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為業界提供嶄新技術的企業培訓課程,更與多間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透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習及研究計劃,孕育更多「InnoTalent」以壯大本地創科人才庫。 生產力局於「再工業化」主題展館開幕典禮後舉辦「再工業化」論壇,邀請多家廠商分享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的成功經驗,另外亦邀得不同界別的專家,包括審計業、銀行業、物流業及資訊科技的代表,分享對廠商在專業服務方面的支援,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向前邁進,以鼓勵業界把握創新科技帶來的機遇,轉向高增值生產及逐步升級至工業4.0,促進香港智能生產及智能企業的發展,為本地經濟尋找新增長點。

    曾幾何時,遙距辦工只是少數初創公司或者科技大企的員工方會有的上班模式。但在疫情全球大爆發後,各國的企業都考慮或實行讓員工在家工作,以避過阻止公司倒閉停運。 根據 TechRepublic 的一項調查,61% 的企業已經竭盡全力為大部分員工安排遠距工作。鑑於 61% 的受訪者接表明,寧願在家工作而不是在辦公室工作,因此可以說遙距工作這個選項,將會繼續存在。對員工而言,這是常規和工作地點的變化,但對於企業而言,這不僅是變化,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更多。ZDNet 分享了企業在提供平穩而有成效的在家工作體驗予員工時,須了解的五個注意事項。 遙距辦公工具 無論員工在哪工作,他們都需要有正確的工具。這些員工在辦公室工作時,公司可以為他們提供完成工作的一切:計算機、打印機、電子裝置、書桌、椅子、網絡設備、軟件等。如果認為在家工作的員工應該自行負責設備,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如果不願直接為員工所需的工具付費,應至少考慮允許他們購物所需,但在他們購買前必須先取得批准,否則員工便會購買高價的椅子和電腦。 根據調查,有 56% 的受訪者指,他們的公司在提供必要的硬件如計算機、打印機等時做得很差,而 52% 的受訪者就指,他們的公司在提供必要的硬件工具表現很差,這些辦公設備所指的是書桌、椅子等。除非情況有所改善,否則員工或無法以最佳的生產力去完成工作,甚至因感到筋疲力竭而辭職。 公司應至少為遙距工作的員工提供: 一部適用於工作的筆記本電腦打印機(如需要)完成工作所需的所有軟件VPN(如考慮到安全性)管理倦怠 保持良好溝通 對於不習慣在家工作的員工來說,倦怠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無法將工作與家庭分開。在返工和收工的界線變得模糊時,員工便會感到自己好像在 24/7/365的工作,同時面臨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要解決管理這個問題,可以與員工或下屬保持良好溝通,以幫助他們渡過這段時期。…

    疫情影響全球各地民生,大家都逼著去習慣和適應疫情之下的遙距工作模式,使用遙距應用軟件等工具工作,想必是僱主和僱員共同面前的難題之一,去年底 HKIRC 進行的調查結果,也反映了僅 42% 的受訪中小企業曾向員工提供遙距工作指導和 41% 有提供網絡安全資訊,僅有 30% 個人受訪者曾受網絡安全意識相關的訓練。最近英國有調查指,當地的大型企業將優先考慮對其員工進行技術培訓,並引進擁有相關技術的人員,似乎香港僱主也應跟隨大勢,壯大 IT 部門。 遙距工作令企業意識到員工精通 IT 技術相當重要,根據 Studio Graphene 的最新報告,接受調查的 750 位英國企業決策者,有三分之二擬於今年在培訓員工方面增加使費,另有 58%…

    國際專業人才招聘顧問華德士集團旗下的華德士及 Walters People 發表《薪酬調查2021》報告,發現在疫情影響下,香港就業市場加速邁向數碼化,重點為擴展電子商務、支援在家工作,以及推行 2020 年期間暫停的項目及計劃。報告顯示香港就業市場氛圍趨保守,但大中華區市場對創科行業人才的需求尤其龐大,估計 2021 年香港就業市場將繼續受去年所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和動盪因素所影響。而科技領域的增長將繼續創造新商機,根據一項由華德士及 Walters People 在 2020 年 10 月至 11 月進行的行業研究顯示,科技人才轉職時預期可獲 10 – 15%…

    關於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以往企業的態度始終較保守,認為大多只是引入新科技,斬件式提升工作效率,未算有太大迫切性。不過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下,疫情持續超預期,無論是零售、飲食、娛樂、物流等行業均遭受打擊。與其坐以待斃,有本地企業主動出擊,構思出創新業務並通過數碼轉型實行,不單止在疫境中開闢新路線,更積極為拓展業務鋪路,待環境好轉時能快速起飛。 雲服務供應商阿里雲(Alibaba Cloud)於本月底首次舉辦的網上客戶分享大會「APSARA CHAT Hong Kong 2020」,便專為本地企業而設,內容除了介紹科技趨勢及應用外,更重要是邀請了本地 8 間企業夥伴,從營商角度出發,分享其數碼轉型的成功故事: AQUMON 近年投資應用程式陸續推出,投資者更易參與環球證券市場,投資顧問服務的重要性相應提高。本地初創企業及機械人投資顧問公司 AQUMON,便借助阿里雲的雲計算、大數據、AI 等科技,分析各投資產品的風險,迅速為客戶制定個人化投資組合,贏得客戶的信任。 MyTV Super Limited 社交媒體的興起,大大改變了廣告業界的生態,媒體要吸引企業客戶賣廣告,便要協助客戶簡化及縮短廣告的製作。MyTV Super 便借助阿里雲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推出智能設計師服務,讓客戶毋須花費昂貴的排版設計費用,也能自動化創作吸睛的廣告,同時縮短冗長的製作時間。…

    近年隨住物聯網興起,大家都關心多咗運營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簡稱OT)嘅保安風險,事關以前一間公司入面,運營同IT可以分得好開,但自從有咗物聯網技術,就連運營部分都要連上網,從而分析當中嘅運營數據嚟節省成本,或者用數據嚟開發創新應用,最近Ponemon Institute同西門子就做咗份調研,大部分受訪者都話擔心OT嘅保安多過IT嘅保安,因為目前市場上都未有完備嘅方案,可以完全擋住OT方面嘅攻擊。 上星期就有個好消息,就係好叻做漏洞風險管理嘅Tenable,宣布成功收購咗Indegy,可能香港讀者唔係好熟Indegy呢間公司,其實佢係一間工業網絡安全系統供應商,曾經被以色列《福布斯》評為10大最有前途嘅網絡安全初創,佢有一套自行研發嘅系統,幾乎覆蓋所有OT嘅重要基礎設施,而且可以實時監測所有工業控制配置嘅變化,無論係有外來攻擊,甚至係有員工有意無意搞亂個操作,系統都會感應到,即時發出警報,確保運營安全。 本身做開漏洞風險管理嘅Tenable,就應該多啲人聽過喇,好多人都知佢最初成立時,係幫美國政府機構提供軍事級網絡保安設備,後來先將軍事級保安技術推向商業機構層面,去年7月喺美國上市,兩個星期就升咗三成幾,市值超過27億美金,係美國少數達「」級別嘅網絡保安公司,佢最勁嘅產品係Nessus,透過連續性監察,自動執行補救措施,縮減系統暴露於風險嘅時間。而家佢加埋Indegy嘅技術,就可以照顧晒OT同埋IT兩邊嘅攻擊。

    香港人期待以久的 5G 流動通訊技術,最快有望於明年 4 月 1 日投入服務。IT 業界人士認為,5G 除了讓一般用家可以高速上網,另一大貢獻是可滿足 IoT 裝置的上網需求,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設。不過,網絡安全專家則指出,現階段 IoT(物聯網)的網絡防禦水平,較手機、平板或手提電腦足足落後五至八年,如以現時水平擴展物聯網應用,隨時釀成大災難。 IoT增兵勢危 「5G 推出後,最快可以應用到的相信會是 IoT,因為可以一併解決以往無法鋪線,或頻寬不達標的要求。」PwC 網絡安全及私隱合伙人及 DarkLab 創辦人顏國定說數以億計的 IoT…

    在科技上持續創新的 IBM,於全球共設有 12 間 IBM 實驗室,專門負責研發不同科技的專利技術;根據 IFI 專利服務公司的統計,截至 2018 年,IBM 在美國已取得 9100 項專利,連續 26 年排名第一,遙遙領先第二位的 Samsung 及第三位的 Canon。IBM 實驗室可說是最高層次的專利生產機,而在這 12…

    【智能「領」航】「雲移物大智」加速了 Digital Transformation 「雲」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移」5G 移動技術、「物」物聯網(IoT)、「大」大數據(Big Data)、及「智」人工智能(AI)可稱為近年 IT 界最 Hot 的 5 大技術領域,也彷彿成為業界必需理解的科技趨勢。集合「雲移物大智」所帶來的優勢,令企業的 Digital Transformation(DT)加速。 DT 是第二次工業革命 如果話 IT 時代(由電腦的應用到互聯網的普及)是標誌著信息化,整個階段就可用第一次工業革命來形容。那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