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升級 (195)

    ChatGPT 自去年 11 月推出後,不少人都探討其背後語言模型(GPT-3編程工具)對網絡安全帶來的風險,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Sophos則認為除了了解其風險外,也應該要關注嶄新技術所帶來的無限可能性,並將 AI 技術融入至安全防禦系統。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近月業界都十分關注 ChatGPT 為網絡所帶來的轉變,例如擔心人工智能將有助攻擊者編寫惡意軟件程式,或為網路犯罪分子編寫更說服力的釣魚郵件。但對於網絡安全,又是否只有弊沒有利呢? Sophos 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我們的GPT: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網絡安全防禦能力》,介紹 Sophos X-Ops 團隊如何利用 GPT-3 編程工具龐大的語言模型,開發網絡安全相關項目,以簡化網絡安全軟件於眾多數據中偵測惡意活動的流程,從而加快對二進制形式攻擊(LOLBin)的分析。 Sophos 首席威脅研究員…

    ChatGPT 的熱潮令人人都愛上用 AI 處理工作,有不法分子又瞄準機會作惡,今次被利用的是 Google Chrome Extension。一個用上彷 ChatGPT 商標的 Chrome Extension 套件,被發現具有劫持 Facebook 帳戶及能建立偽管理員帳戶的能力,反映網絡罪犯們散播惡意病毒的方法確是層出不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hatGPT 推出僅兩個月,就已經擁有 1 億名用戶,在全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其利用價之高也可想而知…

    北韓網絡間諜集團 APT37 被發現開發出一種新的間諜軟件 M2RAT,這款針對南韓個人人士的攻擊,特別之處是結合了圖像隱碼術(steganography)及與 C&C 控制中心共享儲存資源,兩者都能減低被網絡安全工具偵測的風險及調查難度。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網絡安全中心 AhnLab Security 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 研究員,在新一份調查報告指出,APT37(又稱為 RedEyes 或 ScarCruft)這次攻擊,使用的是南韓市民常用的文字編輯工具 Hangul 的…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近年,網絡攻擊者已從以往試圖獲取端點控制,轉向獲取使用者憑證與帳戶存取權,即接管帳戶攻擊(Account Takeover)。這令到使用者在機構內的身分,變得比使用者的端點存取權更加重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目前,接管帳戶攻擊已成為最常見而有效的黑客攻擊手段。攻擊者主要透過商品資訊竊取器,以及企業內部數據進行入侵,並從營運上收集到的資訊,以繞過多種因素認證(MFA)來竊取使用者身分。 而隨着雙重驗證廣泛被使用,MFA 疲勞攻擊(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atigue)變得更常見,而一次性密碼(OTP)亦更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 MFA 疲勞攻擊的手段,是利用使用者的「驗證疲勞」去騙取多重因素驗證碼。例如黑客會假扮成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假借要更新系統或重新驗證帳戶為名,向目標員工發訊息要求輸入獲取的驗證碼。由於黑客會鍥而不捨向對方進行訊息轟炸,有員工會不堪受擾而大意地交出驗證碼。 對於 MFA 驗證疲勞,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是使用者忽視了驗證帳戶之要求屬真屬假,故一眼看到系統發出要求,便輕易誤信並提交了驗證碼資料。要解決問題的核心,企業機構需要建構一個方案,既可省卻系統以驗證帳戶來核實使用者身分,同時亦可讓機構辨明使用者真偽。 筆者早前研發了名為 Network…

    勒索軟件、數據洩露、黑客攻擊,2022 年的網絡威脅仍然層出不窮。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趨勢將會如何呢?小編整合了不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預測,他們不約而同認為「網絡犯罪即服務」及地緣政治,將加速網絡攻擊,改變黑客組織的「財路」,俄羅斯發動的網絡戰或會延伸至亞太區,而身分認證攻擊,亦會繼續成為常見的攻擊手段。 CaaS 興起     黑客老手變賣家 科技進步不止方便普羅大眾,同時令網絡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降低、攻擊方式更加先進。FortiGuard Labs、Splunk 及 Barracuda 均認為,隨著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的商業模式日漸興起,越來越多額外攻擊媒介,將透過暗網(dark web)以服務形式出現,促使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擴張。 日後網絡攻擊者毋須再事先投入時間和資源,制訂自己獨有的攻擊計劃,而可輕鬆利用一站式產品,配合不同的技術水平,即可發動攻擊,將加速網絡攻擊的數量及成效。至於對經驗老到的網路犯罪分子而言,建立及出售攻擊組合即服務,更是一條簡單、快速且可重複的「財路」。 FortiGuard Labs 認為,除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即服務可供銷售外,其他另類的獨立新服務也將冒起,包括「偵察即服務」,在暗網聘用「偵探」來收集特定目標的情報,包括攻擊藍圖、機構的安全模式、關鍵網絡安全人員、對方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知的外部漏洞,甚至供予出售的外洩認證資料等。而「洗錢即服務」(LaaS)亦可能很快成為主流,即自動化服務將取代人手處理的錢騾招攬活動,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資金,使洗錢流程更快、更難追蹤。 政治網絡戰持續 俄羅斯向亞太區報復…

    一款新的跨平台殭屍網絡惡意軟件 MCCrash,近來透過偽裝成破解版或免費版軟件感染電腦用家,並控制電腦裝置向《Minecraft》私人伺服器發動 DDoS 攻擊。由於 MCCrash 具備內部網絡散播能力,專家指一旦成功立足在網絡內的 IoT 產品上,將很難完全清除。 《Minecraft》這款自由度極高的沙盒遊戲,可讓玩家在各種遊戲世界內冒險及收集資源,從而打造屬於自己的國家,它的受歡迎程度極高,不少香港中小學學生也有參與遊戲。遊戲容許玩家自建伺服器,邀請朋友或其他玩家一同體驗自家開發的小遊戲,因此打造伺服器可說是大部分《Minecraft》玩家都曾嘗試的經驗。 現時受歡迎的《Minecraft》私人伺服器很多,因此有黑客為了傷害其他玩家,或對私人伺服器持有者進行勒索,便會發動 DDoS 攻擊以癱瘓其運作,今年 10 月,Cloudflare 便曾為一個知名伺服器 Wynncraft,成功攔截每秒數據流量達 2.5 Tbbs 的破紀錄 DDoS…

    畢馬威(KPMG)會計事務所及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先後發表科技分析報告,前者指九成受訪企業考慮將雲端架構提升至先進級別,後者則指出在 2023 年,企業花費在公共雲服務的投資,將高達 5,900 萬億美元,較 2022 年大增 20.7%!可見企業雲轉移的步伐將再提速。不過,數碼轉型並非單純㩒升級掣,還要克服很多挑戰,例如近期熱門話題 ── 搶人才。 現時不少企業在雲轉移過程前,都會考慮採用混合雲(Hybrid Cloud)架構,即結合私有雲(Private Cloud)和公共雲(Public Cloud)的 IT 基礎架構模式。由於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雲服務供應商部署工作負載或儲存空間,因此具備高靈活性、高擴充性及節省成本的優點,亦令企業可選用最優質的雲端服務。 KPMG 的…

    Microsoft安全專家發出警告,不少企業未有做好 IoT(物聯網)設備的安全防護,連帶一些工業控制系統也曝露在網絡攻擊之下,而在研究報告中,就發現有一間英國供水公司,竟只採用存在已知漏洞的家庭版 Wi-Fi router,黑客入侵後便可隨時干擾供水系統,造成大規模制水。 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引入 IoT 設備,但又缺乏安全管理,成為網絡安全業界其中一個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過往透過不安全 IoT 裝置入侵企業內部網絡的事故經常發生,例如澳門一間賭場,便因其智能魚缸溫度計存在漏洞,令黑客成功入侵盜竊客戶資料。而 Microsoft Defender Threat Intelligence 團隊發現的英國供水公司漏洞,便與其他個案非常類似。 專家解釋,當團隊使用一些開源工具掃描網絡上存在的 IoT 設備時,便發現了 Draytek 一款家用版 Vigor…

    大數據年代,全球企業均面對非結構化數據(Unstructured Data)幅射式增長所帶來的挑戰。其中儲存系統更是首當其衝,企業的檔案(File)或物件(Object)儲存的非結構化數據量逐年上升,連帶人力及硬件成本一併上升。不單止大機構或跨國公司,只要運作上牽涉IT 基礎架構,就連中小企都不能幸免。因此,一款非常靈活的橫向擴展 NAS 解決方案,就成為大數據年代的常規配置。 以香港為例,多間本地媒體公司,如電影製作及電視台等,均有採用 Dell Technologies 的 PowerScale(前身為Isilon)作為儲存方案。Jackie Kwong(Dell Technologies General Manager of Hong Kong & Macau)表示:「龐大的數據增長會令公司的人力及管理成本幾何級上升,如果從小規模就開始規劃數據、管理數據,不但可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更可把資源集中在分析數據,提高業務續效之上。」 Jackie…

    最近有六旬翁在紅磡港鐵站廁格失救,令人關注洗手間內的安全問題。有港商推出智能洗手間,透過人工智能(AI)和雷達感應器,偵測廁格使用者的肢體動作,例如是否跌倒或暈倒無反應,識別是否有意外發生,約 5 秒內可發送警報予管理後台,有助爭取黃金救援時間,並已獲醫院及政府部門採用,正陸續安裝。 經營洗手間業務超過 25 年的集寶建業(Jibpool)創辦人黃志明(Eddy),早年推出智能洗手間,包括在洗手間入口安裝智能顯示屏,透過感應器監察廁紙、洗手液用量,以及偵測垃圾桶內廢物高度等。Eddy 認為不少使用者意外跌倒或暈倒時,難以按下廁格內緊急掣,未能發揮緊急通報作用,惟礙於私隱問題,又不能在洗手間內安裝攝錄鏡頭,遂於 9 個月前著手構思及研發智能洗手間 2.0。 無攝影鏡頭保障私隱 「雖然不能防止用戶跌倒,但希望有人跌倒後很快會知道,爭取救人時間」,升級版系統無攝影鏡頭,以硬件及軟件配合,先利用 AI 及雷達感應器,偵測廁格內是否有人使用、肢體動作是活躍或靜止、是否有人跌倒等狀態,數據會上傳至雲端運算,再經儀表板供管理人員監測,並以不同顏色顯示上述狀態。 緊急意外警報系統(AI Life-sense Alert System)能識別廁格內使用者的狀態。 為減低誤鳴機會,假設使用者一段時間靜止不動,儀表板才會顯示為黃色,時間可因應公司要求而調較。當警報系統識別到緊急意外發生,例如頭部與地下只有接近一呎距離,便會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