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漏洞 (766)

    上一期講過甚麼是「白帽黑客」(White Hat),是指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對系統進行攻擊,以求找出安全漏洞,令對方作出修補的黑客。我上個月剛與一位國寶級的白帽黑客見過面,並對網絡安全作深入交流。 這位高手是來自北京的陳宇森,現年只是 26 歲,臉上還有一點稚氣,但跟他溝通,卻感覺到他是非常成熟和有目標的。他除了近年在中國區的各類黑客大賽勇奪各項大獎之外,在 2016 年的全球 DEFCON CTF 黑客大賽獲得第二名,以及在 2017 年另一個全球大型黑客大賽 Pwn2Own,獲得世界第三名。年紀輕輕已在國際大賽打響名堂,實在殊不簡單。但他跟我說:往後應不會再參與同類型的比賽了。畢竟已獲過獎項,可以說是得到業界對他技術能力的肯定。 最令我欣賞的是這位年輕白帽黑客,在 2014 年已成立了安全技術公司,運用自身的專長,開發了一些高端安全產品,來應付日益複雜的黑客攻擊,並獲得一些在中國的大企業所採用。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以黑客的思維制訂安全方案去對付黑客攻擊,從邏輯來說,應會更有效。 除了安全產品外,陳宇森也有一套獨特的技術人員培訓計劃,可以說是比較實戰型。點解?一般網絡安全培訓機構都比較學術性,市場上的安全證書如 CISSP、CISM 等,也比較着重理論。但陳宇森所提供的是一套「網絡攻防實訓平台」,內裡包括模擬訓練、線上比賽、線下實訓等。在快速多變的網絡安全領域裏,我個人也認同實戰比證書更重要,也正考慮如何把這套實戰平台引入,來提升本地網絡安全人才應對網絡攻擊的能力。

    講到「黑客」這個名詞,一般都畀人感覺唔係咁正面,並會聯想到「網絡攻擊」、「網絡詐騙」、「資料盜竊」等負面行為。 其實黑客也大致分為三類,分別為「白帽黑客」(White Hat)、「灰帽黑客」(Grey Hat)及「黑帽黑客」(Black Hat)。白帽黑客以「改善」為目標,破解某個程序,令對方作出安全漏洞修補;灰帽黑客以「展現」為目標,透過破解、入侵去炫耀其擁有高超的技術,或者宣揚某種理念;黑帽黑客以「利慾」為目標,透過破解、入侵去獲取不法利益,或者發洩負面情緒。 白帽黑客是在這十年最熱門的職業之一,但不要以為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你必須對電腦系統、編寫程式、操作系統、網絡等有深刻的認識。白帽黑客大多是電腦保安公司的僱員,並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攻擊系統,以求找出安全漏洞。另外,也有很多大企業會聘請白帽黑客來保護其系統和訊息,薪酬也非常可觀呢。 至於電腦廠商方面,為鼓勵找出安全漏洞,也會付出豐厚獎金(Bounty Program)給予找出安全漏洞的舉報者。這個做法推至近年火熱的 ICO 市場,以進一步加強系統安全性。對白帽黑客來講,又多了一個收入來源。 再且,近年在網絡安全市場也興起黑客 Pwn 或 CTF 比賽,獎金也愈來愈吸引,勝出者亦可名利雙收。Pwn 一般讀作 Pone,自從「own」這個字引申出來的,意思是玩家在整個對戰中處在勝利的優勢,主要用於嘲笑競爭對手在整個遊戲對戰中已經完全被擊敗(例如:You just got pwned!)。CTF…

    一般人聽見「黑客」兩個字就立即標籤佢係壞人。其實「黑客」,Hacker,泛指以任何手法入侵他人電腦嘅人。黑客有正有邪,更亦正亦邪。 入侵動機各不同,有為錢、為興趣、為學習、為國家、為理想,甚至為啖氣都有。Hacker 分好多顏色「帽子」,以下簡介 hacker 帽子顏色分類,以後唔好再「色盲」亂咁「扣帽子」。 (第一部份) (大題)黑客六種顏色 黑帽 Black Hat 「黑心仔」黑帽亦稱 Cracker。通常「利慾」為目標,在非法的情況下攻擊系統,透過破解、入侵去獲取不法利益。黑帽係網絡罪犯,會hack 入某個系統盜竊數據,從而進行金錢勒索或賣畀黑市。黑帽嘅存在,令網絡世界好危險。 白帽 White Hat 「好心仔」白帽同黑帽完全相反,白帽又叫 Ethical Hacker(道德黑客)。不少白帽受聘於網絡安全公司或大企業,在完全合法的情況下攻擊系統、進行安全測試、找出安全漏洞,以「改善」為目標,令網絡世界更安全。白帽中亦有 Bug…

    前日,同個老闆飲完,自己去咗瑞安中心一樓嘆咖啡,之後有 D 急,要搵廁所,望住 D 廁所箭咀一路行,推開道門看看,左邊,係女廁,右邊,係一間食肆嘅廚房入口。在這麼一刻,我感到進入了 Nirvana 的境界。但由於仍然很急,我只得回到我的 Dusty City。 上回講到 Smart City。這個話題可以講幾年。上文講到,透過把 Smart City 作系統架構分析,就可以做個 Mapping,將不同的 IT Security 策略以及技術,配對在 Smart…

    Business Insider 報道指,上周六在一個黑客論壇上,一個用戶免費發布 5.33億名 Facebook 用戶的電話號碼和個人數據,含及包括電話號碼、電郵、全名、生日等個人資料。受影響用戶來自過百個國家,美國有超過 3,000 萬個帳戶、英國有 1,100 萬個帳戶,有傳媒更估計香港受影響用戶達 293 萬。愛爾蘭的數據保護委員會(DPC)正在調查該宗涉及數據庫的大規模數據洩漏,DPC還表示,最近洩漏的數據集似乎包含來自其他Facebook用戶記錄的信息,「可能來自(2019 年外洩的數據)後期」,意味著 Facebook 數據洩漏事故已受到歐盟數據監管機構的調查。 Facebook 發言人向 Business Insider 透露,今次事件中所涉及的數據,為 2019…

    香港嘅 startup 唔算多,金融科技範疇嘅,更屬罕見。AdvSTAR 由 Joe Chan 帶領,成功將研究院項目變成實際應用,叫好又叫座,當中嘅成功關鍵、經驗絕對值得借鑑。 防到一次 attack,已經極之好 Cyber Security 嘅有趣之處,就係「做咗好似冇做」,feel like yesterday。而冇事發生,就係最好,尤其係金融銀行業。「因為有一啲消息、資訊、本地情報、特定 APT、盲點、新型 attack 等,係佢地未必睇到,或者有某啲限制做唔到。對佢地來講,只要防到一次 attack 都已經極之好。」AdvSTAR 嘅誕生,正正針對金融、銀行及大企業特性,度身設計,揉合不同技術及程式,進行收集、發放、驗證、分析及配對資訊,同時提出專業建議、技術分享等。甫推出即獲各金融、銀行及大企業樂意採用,究竟成功關鍵係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