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美國 (470)

    WhatsApp 有重大保安漏洞,仲要係防禦不能,普通版同 Business 版齊齊中招,同埋唔理你係 iOS、 Android 抑或 Windows 作業系統,統統都走唔甩。唔想俾黑客無聲無息遙距安裝惡意程式,就要即刻將佢更新去最新版本喇! WhatsApp 用家全部中招 WhatsApp 今朝新鮮熱辣公布,旗下各版本嘅應用軟件存有緩衝區溢位(buffer overflow)漏洞,可以俾黑客利用,喺目標用家嘅手機內遙距執行惡意程式,偷偷哋安裝間諜軟件。攻擊手法仲要相當簡單,只係透過 WhatsApp 嘅語音通話功能,無論目標手機有無接到來電,黑客已可利用緩衝區溢位漏洞,喺其他緩衝記憶區取得權限並執行指令,安裝一隻名為 Pegasus 嘅間諜軟件,而且事後仲可以刪除埋未接來電嘅提示,所以基本上係中咗招都唔會知道,認真大件事。 到底 Pegasus…

    講緊嘅唔係侵侵嗌停中美貿易談判引爆嘅華爾街股災,而係全球第二大暗網交易平台 華爾街市場(Wall Street Market)因為被歐美警方聯手搗破,搞到賣家及用戶人人自危嘅事件。今次行動能夠成功破獲呢個暗網(Dark Web)交易平台,原來全因一個管理員勒索用戶失敗,於是決定攬炒,將登入 華爾街市場 嘅資料公開,造就今次歐美警方嘅聯合行動大舉成功。 暗網保護基制隱藏身份 暗網交易平台,係指透過洋葱網絡(Tor)嘅層層隱身管道,成功製造出一個俾毒品、武器等違禁品賣家及買家聚集嘅網上空間,由於身份難以追蹤,所以全球警方要對付呢啲平台都唔容易,要喺上面販毒、售賣軍火、買兇都得,而平台就會收返啲服務費。當然為咗隱藏身份,就連交易都會用加密貨幣。 Silkkitie 被冚 華爾街市場 人流大增 今次歐美警方聯手搗破 華爾街市場 嘅行動雖然發生喺 4 月尾,不過,事件嘅導火線可以追溯至今年初芬蘭海關瓦解另一個暗網交易平台 Silkkitie 開始。由於芬蘭海關成功拉人封鋪,逼使原本喺…

    世界衞生組織上星期發出指引,警告一歲以下小朋友唔可以接觸電子屏幕產品,而 2 至 4 歲小朋友每日亦唔可以睇多過一個鐘,否則會對小朋友發展有影響。家長為咗更有效率控制小朋友玩電子產品嘅時間,喺電子產品安裝 家長控制 應用軟件(Parental Control app)係其中一個最簡單嘅方法。不過,最近就有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入禀控告 Apple 違法將呢類軟件下架,以打擊對手及壟斷市場! 打擊對手壟斷市場 近年唔少研究都指出小朋友用得太多電子產品,例如兩年前香港大學曾有一項調查研究,指出小朋友接觸過多手機、平板等電子屏幕類娛樂,會大大增加小朋友嘅情緒問題或過動症問題,風險較一般小朋友高 23.2%或 32%。會對腦部發展造成唔同程度嘅影響,不過,唔少家長為咗令小朋友乖乖哋食飯或為自己換取一刻嘅安寧,都會借助呢類電子奶咀去吸引小朋友嘅注意力,而為咗幫家長手控制小朋友用電子產品嘅時間,App Store 上就出現大量家長控制應用軟件,通過設定限制使用時間,減少家長同小朋友之間嘅拗數。不過,最近俄羅斯網絡安全公司 Kaspersky Lab 就喺入禀法院,以反壟斷條例指控…

    雲轉移 是現時工商界的熱話,特別是起步較遲的中小企,或多或少都會考慮選用哪種雲端服務,以提升競爭力及降低營運成本。不過,網絡保安專家提醒管理層在決定選購某一種雲服務前,必定要做好風險評估,同時認清所需服務的內容,避免採購後才發現不適合公司使用,最後只會徒然浪費金錢,同時亦達不到預期效果。 雲轉移 不簡單 「從事網絡保安工作接近二十年,最常見的情況是管理層在選購科技應用產品時,通常不會想到要聽取公司內部的 IT 或 網絡保安人員的意見,而是參考現時同業愛採用那一款產品,然後便要求技術人員配合使用。」網絡安全產品供應商 eWalker 首席顧問楊思聰 (Ricci)指出,欠缺溝通的情況除了是思慮不足,很多時還因為採購準則以價格為優先,管理層又不熟悉產品的技術規格,以致選用的產品難以與公司使用的系統順利磨合,「例如以現時雲端數據轉移為例,即使 IT 同事發現產品不合,由於已沒有轉圜的餘地,便要夾硬將數據放上雲端,但轉移及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卻以解決。」 服務與需求偏差 造成這種現實與預想出現割裂的原因,Ricci 說主要跟管理層輕視了雲轉移的問題有關,「他們以為雲轉移就是將數據放上雲,用什麼方法、有什麼風險,在事前均沒有詳細檢討。以經營網上購票為例,有客人選用了伺服器設於美國的大型票務系統供應商,以為一定穩陣,卻沒有考慮到強如 Google、Facebook 也會有 down 機的時候,所以如果連接美國的線路或遠在美國的供應商系統出現問題,他們便無法做生意,就只能被動地等待問題被解決。」他說如果管理層在一開始已向技術人員了解所需的服務細節,就可減少出現以上的問題。…

    美國電腦網絡危機處理及協調中心 CERT 日前公布,多家廠商推出嘅企業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服務存有安全漏洞,名單中更不乏大品牌,例如 Palo Alto 、Cisco、F5 Networks、Pulse Secure 等。以為企業級 VPN 就等於 100% 安全?咪傻喇。 平民百姓用 VPN ,無非都係為咗翻牆或藏匿自己嘅數碼足跡;而企業用…

    眾多黑客攻擊中,勒索軟件(ransomware)絕對是任何人都聞風色變的一種,因為其破壞力快且狠,一中招即時會將電腦內的檔案加密上鎖;受害者即使肯交贖金,也未必能從黑客手上換回解鎖法。勒索軟件能夠如此肆虐,有專家指全因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的興起,讓黑客找到安全的經營模式,減少被逮捕的風險。 加密貨幣 收贖金難追蹤 根據資訊安全研究機構 CyberSecurity Venture 估計,2019 年期間,每 14 秒就會有一個機構成為勒索軟件的受害者。看似誇張,但踏入 2019 年後其實已多次發生勒索軟件事件,例如美國加州橙郡的政務機關、挪威全球最大鋁業公司之一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先後中招。「近兩三年來勒索軟件個案的確大增,相信是黑客看中交易難以被追查的加密貨幣,可保障他們順利收到贖金,再加上要求的技術很低,甚至可在暗網以百多元購得勒索程式,成本低效率高,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勒索軟件攻擊出現。」本地著名研究團隊VXRL的成員 Boris So說,以往黑客都愛用 Bitcoin 收贖金,但由於現在已有可能追查出收款人錢包地址,所以黑客便轉而用 Monero(門羅幣)或 ZCash。Boris 說通常不會建議受害者交贖金,因為部分黑客根本沒有打算提供解鎖方法,例如…

    每逢有網絡保安事故,本地傳媒都會即時搵保安專家評論事件。這些被行家視為「傳媒好友」的專家不多,因為解答不單要快,意見亦要準確簡短,才能幫助記者搶先報導事件。如果言論能再帶有一點幽默感,自然更易成為傳媒寵兒。香港互聯網協會網絡保安及私隱小組召集人楊和生就是其中之一,原來當初他踏入電腦界全因為懶,誰不知現在卻是最忙的職業。 輸在起跑線 早於 1990 年讀大專一年級時,楊和生已開始接觸電腦,「那時讀電腦工程,喜歡寫電腦程式只因為懶,因為發現有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毋須人手處理,例如要處理一大堆文件檔案的排版,其實只須編寫簡單的程式,就可交由電腦自動執行。」令他沉迷鑽研電腦程式的原因,除了他宅宅的沒有其他嗜好,還與他的電腦設備輸在起跑線有關,「以前無錢,所以第一部電腦的硬件配備比同學差很多,例如別人的電腦用 386 (Intel 處理器型號)、1MB RAM,我就只用 286 及 640KB RAM,連電腦屏幕也只得黑白。」眼見朋友的電腦可以做到很多東西,楊和生亦想試試自己那部弱弱的電腦可否做出接近的效果,所以便花了很多時間練習寫程式,蒲深水埗黃金電腦商場買書自學一些破解技術,「當時完全無黑客的概念,只是有興趣試試修改程式,例如修改電腦遊戲內的生命值、武器防具等,雖然自己完全沒有打機的嗜好……」 後來有朋友移民美國,楊和生為了保持通訊而連上互聯網,才從不同渠道認識黑客這回事,「不過那年代接觸的黑客技術並非以破壞為目的,只是大家互相分享一些程式的漏洞,例如當時互聯網供應商使用的 FreeBSD 作業系統,就有各式各樣的破解玩意,雖然有些成功有些失敗,但我已可讀取到其他用家的電郵地址及內容。」掌握到這些個人私隱,有心人其實已可利用來進行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攻擊,楊和生則笑說可能自己沒有犯罪基因,所以即使讀取到伺服器內的電郵內容,也僅僅是滿足了自己的成功感,未能發現偉大的「錢途」。 大專時經常蒲黃金的結果,就讓楊和生認識了一班「砌機佬」,後來其中一個相熟的店員在商場內另起爐灶,順理成章便邀請他一同開檔。「那時賣電腦很好賺,一套電腦可賺取四成利潤,有時講價可以減到幾百蚊,不似現在只賺到百多元,想平幾蚊都難。」賣電腦的好處,就是可以接觸最新的電腦資訊,同時以平價入貨,「所以第二部電腦已是當時頂級的 486,一下子由最慢變成最快。」無論上學或兼職都與電腦有關,讓他打穩了電腦編程的根基,所以出來工作後,編寫程式的技術及速度亦較人高及快。 隱密攻擊…

    全數被刪!收費電郵服務供應商 VFEmail 周一於網站首頁公告,遭受災難性催毀!所有資料通通被洗劫一空! VFEmail 官網聲稱遭受一名黑客「[email protected]」攻擊,並將於美國的所有資料包括原始資料及備份資料全數刪掉,現時電郵系統已重啟,唯只能提供非常基本的功能。VFEmail 已積極搶修,但似乎未能救回資料,以及用戶信心。 美國用戶開啟電子郵箱,將會發現郵箱空空如也! 網站首頁以紅色字款標示遭受洗劫,並宣告新電郵系統已重啟,新收件箱、Webmail、Note-mailbox 已從新運作。但只能提供基本功能,並非有過瀘功能,沒有垃圾郵件過濾,用戶可自行啟動 Horde 過濾。VFEmail 警告免費用戶切勿嘗試發送電郵!亦無法保證美國用戶現有的電郵情況。如有電郵客戶,亦切勿嘗試搶救!如果將電郵客戶重新聯繫到新郵箱,本地郵箱即會遺失!網站警告各位「後果自負」! VFEmail 官網首頁公告災難。 據報導,VFEmail 亦未收過任何勒索或警告,攻擊是在無任何預警之下的突襲。 VFEmail 由 Rick Romero…

    駭客攻擊固然可惡,但人為的低級錯誤也本應可以避免,預防爆發一些顯而易見的危機。面對外憂內患,企業又應該如何做好資料保護措施,保障用戶個資免受駭客盜取,同時保全公司免觸犯 GDPR 而被開罰? 一、定期更新軟體 最基本的就是定期更新軟體。駭客技術雖然日新月異,但 antivirus(防護軟體)或其他軟體同樣與時並進。每次韌體更新除了一般除錯外,也有很多是為了填補已存在的資安漏洞或防禦新型病毒而進行的。 二、加入多重身份認證或生物認證 Broken authentication 是網路資安問題的第二大主因,而要做好身份認證這一步驟,除了傳統輸入密碼以外,現時已經有很多加強保安的驗證方式,比如雙重認證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2FA) 讓用戶輸入密碼後需要加上第二重認證步驟,常見的工具有: TOTP (Time-Based One Time Password):透過時間因素產生不一樣的一次性密碼,像是 Google…

    12 歲的黑客小天才 黑客界鼻祖 Kevin Mitnick,充滿爭議性的傳奇人物,看完他的經歷,會發覺「第一黑客」稱號,當之無愧。有人形容 Kevin 的上半生猶如電影《Catch me if you can》的男主角 Frank Abagnale。Kevin 於 1963 年生於美國加洲的一個猶太家庭,小時候已發揮黑客本色:12 歲時,利用Social Engineering 及 Dump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