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顧問 (121)

    黑客無孔不入,招數亦愈來愈高明,究竟本地企業能否招架得住呢?電郵安全公司 Green Radar日前發表本港首份電郵威脅指數報告,與坊間以全球數據作為基礎的報告不同,Green Radar 半年前籌劃一份針對香港電郵威脅狀況的報告,當中的數據以Green Radar 的 電郵安全監控中心 (SOC) 每日收數以百萬封電郵配合 AI 分析數據,從而得出指數(相關報道:https://bit.ly/3kjSK1a)。 GR 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集中分析釣魚電郵(Phishing Email)、商務電郵詐騙(BEC)及惡意軟件(Malware)的攻擊,Green…

    IT 管理服務供應商 Kaseya 被勒索軟件 REvil 攻擊事件已經發生了兩個幾禮拜,其中一間受害企業早排已經交了 45,000 美元贖金,但就換來一個無法使用的解鎖工具,最慘是 REvil 集團已神秘消失,今次想搵技術支援都無門路喇! Kaseya 旗下的 VSA 管理工具存在漏洞,被勒索軟件集團 REvil 搶先一步利用,一次過令 1,500 個 Kaseya 客戶陷入危機,其中瑞典連鎖超市…

    後疫症年代加速數碼轉型,Orange 集團(法國電信)旗下的 Orange Business Services (OBS) 在2020年就Cloud Maturity 進行調查,發現 70% 公司想將應用程式搬上雲端運作,事實上大部分企業早已邁步上雲,更有 15% 將重要應用程式搬上雲。在數碼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最擔心的是風險及安全問題。全球頂尖互連及數據中心公司Equinix 連同 Orange 推出數碼轉型服務,協助企業安全完成雲遷移,立即了解更多上雲過程及安全須知! 切割core 及 edge 保護數據…

    過去兩年我們面對新的工作與生活模式,唯一不變是對互聯網應用的需求從未減退。在商用領域中,Wi-Fi 設備與相關的架設工作一直持續,CommScope Ruckus 香港澳門台灣區域總監程俊邦(Wilson Ching)指出,之前市場曾有錯覺認為 5G 推出後,用戶每日花在 Wi-Fi 的用量會減少,但事實並非如此。目前流動網絡依然主力於室外應用,不過 5G 的架網成本與月費支出未有減少,加上用戶現時設備未必支援這項最新標準,故此 Wi-Fi 依然是日常互聯網連線的主要途徑。 Wilson Ching指出,Ruckus 推出針對 IoT 的 Wi-Fi AP…

    移動支付(e-Payment)在疫情爆發前已開始盛行,而在疫後新常態下,為了減少接觸,網購、無現金交易更大行其道,零售商紛紛尋求嶄新移動支付方案,以方便客戶購物,創造商機。科傳零售系統有限公司 (TT Retail Solution Limited) 推出SaaS 移動支付方案,支援 Alipay、WeChat Pay、FPS 及銀聯雲閃付結算服務,滿足使用不同支付方案的客戶。 「方案有助簡化業務營運及資金管理,大幅提升銷售收益」。科傳首席顧問廖浩生先生 簡化業務營運 打造全渠道零售方案 科傳零售系統有限公司是中國最主要的零售信息化管理供應商之一,為大量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全面、完善的全渠道零售管理解決方案。科傳首席顧問廖浩生先生分享,憑著多年零售管理與項目實施經驗,科傳 SaaS 移動支付服務融合多種支付模式,協助商戶迅速開通廣大移動支付、技術接口開發、店舖收銀實施改造,營銷活動等全渠道 O2O 生態鏈服務,「方案有助簡化業務營運及資金管理,大幅提升銷售收益」。 科傳首席顧問廖浩生先生表示,科傳SaaS移動支付方案有助客戶應付高交易吞吐量。 科傳…

    「新日常」不經不覺已被談論年半,近來市場變化較大,客戶由公司辦公變成在家工作,保安的邊界變得不清晰。特別現在包括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s)等的應用崛起,以互聯網出口作管控的話,技術上開始失效,未能為用戶帶來真正保護。 融合網絡與安全 針對上述問題,其實保安業界早有提升技術應對。其中全稱為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ASE)的融合網絡與保安管理的架構,早在 2019 年首次被 Gartner 提出,這個新融合網絡與安全的架構,主要是以雲端形式把服務送致用戶,而市場主要廠商之一 Sangfor 也有提供這項針對新常態的保安服務。 Ringo Yiu強調,Sangfor為少有在本地設立SASE網絡節點服務的解決方案商,目前也正著手建立歐洲與中東的節點,假設將來疫情完畢,各國重新開關,也有能力做到無縫連接。 Sangfor屬全球十大 Sangfor 港澳台新加坡地區業務總經理…

    無可否認,去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成為了企業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催化劑。在政府的抗疫措施下,企業無論是為了讓員工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抑或應付顧客網購習慣的轉變,均發現傳統的基礎架構及 IT 工具完全無法滿足營運上的需要,有必要來一次大翻新。 新常態下服務要快 香港系統整合商 Amidas 技術總監 Frieda Cheng 解釋:「傳統的 I&O(Infrastructure & Operations)架構都是內部部署(on-premise),以往企業要開展新計劃,單是購買硬件、軟件及鋪設網絡的 IT 前置工作,起碼也要籌劃半年,完成整個計劃更至少要一年時間,套用在今次疫情上,便會發現傳統 I&O 架構已與實際需要嚴重脫軌。」…

    今朝一早老編打來催稿,仲鬧 Neo 寫 D 嘢,一岩一忽,九唔答八,點同讀者交代;我話,趕住搵食,一個鐘要出稿,你期望 D 乜呢?老編話,我唔理,總之今次要寫 D 嘢出黎。我話,吓? 好啦,要寫 D 嘢,所以去左個「香港內地網絡安全論壇」,冇報名惟有靜雞雞捐入去聽。一聽,水平又幾高,因為唔係賣藥,而係討論未來 Smart City 的問題,講困難多過講答案,好。Neo 從中吸左唔少,頗有 insight。 Related Posts 【專家主場】略評…

    越來越多機構建立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s(SOCs),監察和應對資安威脅,不過要 100% 發揮 SOC 威力,前期功夫要做足,尤其資訊、系統和員工 3 大範疇。 很多組織忽略資訊整合的重要性,隨意看待收集的資訊,甚至懶去設立優先次序,甚甚至用 Spreadsheet 管理之。系統最常見的問題係各自為政,沒有自動化工作流程,系統間互不協調,更不會處理系統所運用的專用「語言」,嚴重阻礙跨系統操作。 員工方面,能夠追上資安發展的人才買少見少,一入職場又深似海,無止境重複又耗時的營運事項完全磨滅員工學習時間與精神。要建立完善的 SOC,發揮偵測能力,深入了解威脅,召集相關團隊合作,盡快解除危機,組織要認真看待資訊、系統與員工 3 個範疇。 今次先同大家講一講整合資訊的過程。要做好偵測工作,自要充分了解你所面對的威脅,有甚麼必須防禦,關鍵在於整合內外部資訊。由內部著手,你首先要收集內部所有資訊,不同資安層級的資訊都要整合,當然亦包括雲端。安全資訊事件管理(SIEM)的資訊,固然對 SOC 有很大幫助,但請大家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