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2341)

    電腦周邊設備製造商 Logitech(羅技)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確認公司近期遭遇嚴重網絡安全事件,涉及資料外洩。此次攻擊由臭名昭著的 Clop 勒索集團發動,並相信與今年 7 月針對 Oracle E-Business Suite 的零日漏洞攻擊有關。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敏感資料未有外洩 Logitech 在公告中指出,該事件屬於「資料外洩型網絡攻擊」,但強調產品、業務運作及生產線未受影響。公司表示,一旦發現異常,立即聯同外部網絡安全公司展開調查與應對。根據 Logitech 披露,遭竊資料可能包括員工與消費者的有限資訊,以及客戶與供應商相關資料。該公司認為敏感資訊(如身份證號碼及信用卡資料)未有遭入侵,因為這類數據並未儲存在受影響系統中。 是次攻擊源於第三方軟件的零日漏洞,並在修補程式釋出後立即完成更新,Logitech 雖未公開軟件供應商名稱,但業界普遍認為,此次事件與 Oracle E-Business…

    香港電腦學會一年一度舉辦的「香港國際電腦會議」(Hong Kong International Computer Conference)將於今明兩天,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並於今早舉行開幕儀式。會上,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陳俊偉宣布,將成立全港首個具規模凝聚信息安全領袖的專業平台「信息安全總監分部」(簡稱 CISO Board),以彰顯於科技發展上,網絡安全日益重要的地位。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今年的會議主題為「突破試驗階段 實現 AI 轉型」(Scaling AI Transformation Beyond Experimentation),將重點討論人工智能(AI)為香港經濟、社會,以及不同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大會邀請到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 JP、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萬寧女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副主席金海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聯同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陳俊偉、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5籌備委員會主席中華電力數碼總裁貝柏安,以及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2025 程序委員會主席羅兵咸永道合伙人王君弼博士主持開幕儀式。 香港電腦學會「信息安全總監分部」於會議翌日開幕儀式進行啟動禮…

    釣魚攻擊又再進化,以往黑客主要透過電郵去引誘目標人物中招,但最近有調查報告便發現,不少黑客轉而經職場社交平台 LinkedIn 尋找目標攻擊,將這個專業人士建立人脈的平台,轉化為發動精密攻擊的溫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釣魚防禦工具未涵蓋個人社交平台 報告指出,現時已有高達 34% 的釣魚攻擊發生在電郵以外的渠道,如社交媒體、搜尋引擎及即時通訊應用程式,當中 LinkedIn 更成為黑客發動魚叉式釣魚攻擊(spear-phishing)的首選,對企業高層及敏感行業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根據最新的網絡安全報告,針對企業高層特別是金融服務業和科技業主管的 LinkedIn 釣魚活動正變得日益猖獗。原因之一是由於業界大多數的釣魚防禦都是應用於電郵安全工具,而且許多企業管理層亦會質疑為何要顧及屬於個人應用的社交平台如 LinkedIn 等,但實際上這些平台已被員工廣泛應用,而且他們會在帳戶內透露大量個人訊息及與其在企業內的崗位,為黑客提供大量釣魚詐騙的資訊及素材。 透過詐騙員工及入侵其設備,黑客更有可能竊取如 Microsoft 或 Google Workspace…

    一年一度,由本地解決方案分銷商安領科技(Edvance Technology)主辦的 TechFORWARD26 圓滿落幕!今年主題為「The Edge of Intelligence」,現場有多達 17 間網絡安全供應商攤位展示,全日共有 11 場專家演講及專題討論,內容涵蓋大部分網絡安全領域,非常豐富。 Edvance International Chairman & Group CEO Raymond Liu 率先致歡迎辭,為活動揭開序幕。Raymond…

    全球電訊詐騙日益猖獗,相信大家每日都深受困擾。英國政府近日就宣布與全國主要電訊商簽署全新「電訊約章」(Telecoms Charter),要求電訊商承諾在一年內徹底消除詐騙份子利用技術偽冒電話號碼的手段,令市民可以避免受到海外騙徒假扮本地電話的滋擾。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引入來電追蹤系統 根據早前英國內政部發表的新聞稿,英國的 BT EE、Virgin Media O2、Vodafone Three、Tesco Mobile、TalkTalk 及 Sky 等主要電訊商已承諾升級網絡系統,確保來電顯示能準確標示海外來源,杜絕詐騙分子冒充銀行、政府部門或其他可信機構。 這種偽冒電話號碼技術的運作原理,其中一個主要方法是使用網絡電話(VoIP)技術。VoIP 服務允許用戶透過互聯網撥打電話,而部分供應商更提供自訂「來電顯示號碼」的功能。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這一技術,即使他們身處海外,也能輕易將來電號碼偽裝成本地銀行、政府部門甚至親友的號碼,大大降低市民的戒心。 而英國這項措施的核心在於消除號碼偽冒,要求電訊商在一年內完成技術升級,並同時引入先進的來電追蹤系統,讓警方能更快鎖定詐騙集團的運作,進一步瓦解犯罪網絡。而除了技術層面的改革,約章亦要求電訊商加強與執法部門共享數據,確保警方能即時掌握哪些網絡存在漏洞,避免黑客有機可乘。 同時,電訊商必須提升對受害者的支援,例如承諾在兩週內回應客戶的求助並提供協助,並確保防騙措施能夠持續改進。英國防詐騙大臣 Lord Hanson…

    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深刻影響著全球企業的運營模式,然而要將 AI 落地應用,背後卻涉及數據安全、合規性及應用轉化的多重挑戰。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年度重點活動——Solutions Day 2025,以「NEW MiiND for a Connected Future | Beyond AI+ Security」為主題,匯聚各界專家與行業領袖進行深入交流,並分享 AI 應用成功案例,助力企業應對這些挑戰並抓住 AI…

    致力於支持並保護各行各業線上業務的 Akamai Technologies 正式推出 Akamai Inference Cloud 平台,將 AI 推理從核心數據中心,伸延至互聯網邊緣進行,由此重新定義 AI 的應用場景與方式。 與傳統系統不同,Akamai Inference Cloud 這個新平台專為全球提供低延遲、實時邊緣 AI 運作而建構,能夠於互聯網邊緣執行高智能的代理式 AI 推理,讓運算過程可在貼近用戶與相關設備的地點完成。剛推出的…

    2025 年最常用密碼排行榜出爐!根據科技資訊網站 Comparitech 最新研究報告,2025 年全球最常用的密碼依然是非常簡單且容易被破解的組合,其中前三名分別是「123456」、「admin」和「password」。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以連續數字組成最常見 該研究分析了 2025 年在多個資料外洩論壇上洩露的超過 20 億組真實帳號密碼,整理出了用戶最常使用的密碼清單。前十名最常用的密碼依次為:「123456」、「12345678」、「123456789」、「admin」、「1234」、「Aa123456」、「12345」、「password」、「123」和「1234567890」。其中,「123456」出現高達 760 萬次,遠超其他密碼,顯示出用戶對密碼安全意識的缺乏。 研究發現,許多密碼是連續數字組成的,反映用戶慣常選擇簡單的密碼,如四分之一的熱門密碼完全由數字構成,且約 38.6% 包含「123」字串,2% 包含倒序「321」;此外,3.1% 的密碼中含有「abc」字母串。還有些密碼是由單一字符重複組成,如「111111」排名第 18,而「****」則排名第…

    電子詐騙手法持續升級,從傳統的視覺混淆陷阱到針對 AI 技術的新型釣魚攻擊,市民面臨的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增大。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提醒,當前黑客不但利用肉眼難察的細微視覺差異進行「以假亂真」的詐騙,更會進一步針對人工智能(AI)工具展開隱蔽性的釣魚攻擊。面對這些類型的新型態詐騙,市民務必提高警覺,落實最佳保安實踐,以保障個人資料與財產安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視覺陷阱:用「rn」冒充「m」的釣魚手法 最近出現典型的電郵釣魚攻擊事件,該郵件聲稱來自科技公司 Microsoft,但實際上其電郵地址中的「microsoft」字樣存在細微的視覺陷阱。黑客將字母「m」替換為由「r」和「n」組成的「rn」,形成「rnicrosoft」,令用戶在匆忙查看郵件時難以察覺異常。 這種極度細微的視覺混淆手段越來越普遍,黑客還可能利用類似的大小寫和字母替換手法,例如將「o」換成「0」、「l」換成「1」或「I」以及使用西里爾字母「а」假裝英語「a」,來製造真假難辨的釣魚電郵或網站,誘騙用戶洩露敏感信息或點擊惡意鏈接。 郵件地址中的字母「m」替換為由「r」和「n」組成的「rn」,形成「rnicrosoft」。 使用 AI 工具需警惕:釣魚攻擊與安全隱患 除了視覺陷阱,針對 AI 工具的新型網絡攻擊也逐漸浮出水面。根據近期保安研究,OpenAI 新推出的 ChatGPT Atlas 瀏覽器被發現存在嚴重漏洞,由於 Atlas…

    加密貨幣市場近來波幅雖大,但仍吸引不少投資者將它視為黃金以外的避險工具,甚至吸引許多從未參與過的人試圖入場。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Group-IB 的最新研究指出,黑客組織亦緊隨潮流,進一步進化詐騙手段,不僅變得更規模化,更透過跨境的複雜基建和工具,持續騙取全球受害者的金錢,對毫無防備的投資者構成重大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詐騙具專業分工 Group-IB 的研究顯示,假冒加密貨幣及外匯交易平台已成為以金錢為目標的黑客組織詐騙的主要手段。他們會採用高級的社交工程策略,誘使受害者將資金轉入由黑客控制的系統,而這些系統會偽裝成合法的交易平台。 研究員表示,詐騙模式已從過去零散的行為,升級為具有明確層級結構與專業分工的跨國行動,不再局限於單一地區。以 2025 年 8 月越南警方破獲的 Paynet Coin 詐騙案為例,這次事件涉及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警方逮捕了 20 名相關嫌疑人,反映出新一代投資詐騙的金融破壞力。 研究員透露這些詐騙行動背後存在精密的受害者操控框架,黑客組織利用多階段方式誘導受害者,從初步接觸到資金提取,整個過程環環相扣。他們通常透過 Zalo、Facebook、TikTok 等社交媒體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