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PT (372)

    聽到 Fancy Bear 呢個咁可愛嘅名,唔知仲會以為係迪迪尼之類嘅卡通角色。查實佢係一班來自俄羅斯嘅 APT 黑客組織,而且仲有證據顯示同俄羅斯軍方有千絲萬縷嘅關係,可以話係惡名遠播。 呢排有關佢哋嘅新聞特別多,首先係 Microsoft 揭發佢哋喺 10 月初向全球各地嘅運動組織及反禁藥組織,發動咗多項攻擊,手法包括 spear phishing、利用 IoT 已存漏洞、盜取密碼等等,目的係為咗恐嚇大家唔好禁止俄羅斯運動員出席 2020 東京奧運會。 同時間,又有一班自稱係 Fancy Bear…

    本周初,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公佈了第三季保安觀察報告,相比起去年頭三季,數據顯示今年頭三季安全事故數字上升 213%,再加上物聯網(IoT)的普及必將帶來更多安全問題。為了提升企業的網絡安全意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同本地十個資訊保安專業組織,舉辦一連兩天的「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Information Security Summit 2019)。 於今早揭幕的高峰會,以「使用新技術保護數據 應對網絡安全新威脅」為主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在致辭時已指出,物聯網設備在智能製造和智慧城市上的應用普及化存在不少問題,面對網絡上愈趨猖獗及複雜的黑客挑戰,以及世界各地引入更嚴謹的個人私隱政策規管,企業必須更迫切提升自身的網絡防禦水平。 充當企業安全顧問 他續說生產力局剛推出全新顧問服務「Security-as-a-Business」(SECABiz),便是為了協助企業和軟件開發商做好系統保安;針對物聯網安全性,亦正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PT)合作制定的「工業4.0推行策略評估服務」,加入網絡保安元素。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前排右二)、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先生(前排左二)、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先生(前排左一)和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籌委會主席Dale Johnstone先生在「資訊保安高峰會2019」開幕禮上與一眾主辦機構代表合照。 大會開幕禮今天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林偉喬先生主禮,兩天會議雲集多位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本港等地的資訊保安專家,以及多家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分享資訊保安技術在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領域的應用和潛在的網絡安全威脅。生產力局亦會由十月至明年一月期間,舉辦多場工作坊,介紹雲端及流動環境的數據保安、大數據分析等範疇的最新技巧和方案。 詳情請瀏覽生產力局網站 https://www.hkpc.org/

    無論是大中小企業,今天同樣面對數碼轉型的各種問題,其中數據移雲就出現不少網絡安全問題。網絡安全企業 Palo Alto Networks 剛發表一份香港及亞太區大型機構雲端安全狀況的調查報告,結果令人震驚,多方面顯示香港大型機構並未理解雲轉移的安全問題,76% 受訪者仍誤以為雲端供應商可保客戶平安,同時亦有超過 3/4 大型機構從沒或未有每年為網絡安全進行審計! 負責這次調查報告的 Ovum Research,一共訪問了 500 個來自各行業的大型企業員工,受訪對象分別來自澳洲、中國、香港、印度及新加坡等地,每個地區各有 100 個受訪者。儘管今次調查共有 83% 受訪者同意網絡安全及私隱是雲端應用的最大挑戰,不過,Palo Alto Networks 副總裁兼亞太區安全總監 Sean Duca…

    習慣每天拿著智能手機、流動裝置上網的用家,今年最熱切期待的技術必定是 Wi-Fi 6,不單傳輸速度比現有的 802.11ac 大幅提升,同時更有高傳輸容量及低延時優勢。不過,Wi-Fi 技術升級並不一定等於用戶體驗能夠同步提升,只要系統無法因應用戶需要,有效分配上網資源,一樣會令人用到一肚氣。Juniper Networks 今年三月將 Wi-Fi 技術供應商 Mist 收歸旗下,就是看中其人工智能管理的優勢! 網絡質素有數得計 「雖然 Mist 成立於 2016 年,但技術已廣受企業客戶認同,現時 Fortune 頭 500 位企業之中,已有 25 間採用其產品,當中更有 3 間的排名在頭十位內。」 Juniper Networks 香港高級系統工程師鄭健豪解釋,「不論是固網或無線網絡,一般用家其實只會察覺到有否斷線及速度快慢。即使網速變慢,他們也無法知道背後原因;真正要了解問題的是網絡管理員,例如到底是分配 IP 位址、認證出錯,還是硬件或訊號干擾出現問題,都要由網絡管理員採集不同的 log 分析,找出問題才能解決,過程非常耗時。」相反,他說 Mist 的人工智能技術卻可自動調整無線網絡資源,原理是 Mist 透過製定不同的 SLE(Service Level Expectation)指標,以評估每個用家及 Access Point 的連線表現。「以往商用 Wi-Fi系統如要量度網絡表現,讓網絡管理員調配網速,一般會採用 overlay 解決方案,即外加一個裝置扮演用戶角色,定時向 AP 發出連線要求;但由於收集的並非真正用戶的數據,所以量度的數據只能作為參考。」 Mist 透過製定不同的 SLE(Service Level Expectation)指標,以評估每個用家及 Access Point 的連線表現。 Mist 的量度數據則採集自真正的連線表現,鄭健豪舉例說其中一個指標是用戶連線時間,如超過 2 秒便等於差,「Mist 預先製定了超過 180 種 SLE 指標,當中包括頻寬、訊號接收、連線時間等,採集到的數據會全部傳送至它的雲端系統,以人工智能分析並自動調配網絡資源,令所有用戶都能享受到最佳的連線效果。」他認為 Mist 在業內的最大優勢是令到 Wi-Fi表現變得可以量度及可視化,網絡管理員不用再「估估吓」;而收集的數據亦足以讓人工智能預早發現問題所在,主動作出修復或調配上網資源,所以即使企業安裝大量 AP(其中一個客戶安裝了 30 萬個 AP),也不用編配大量人手管理。他說通過採集大量優質數據,Mist 的人工智能分析便會愈見準確;而為了進一步支援網絡管理員,Mist 配備 Marvis 助理,可以用自然語言向系統查詢問題所在及解決方法,快速於控制介面不同的 dashboard 找出所需的資訊。 室內定位一體化 Mist 還有另一強大武器,就是無線網絡裝置中內建 vBLE 室內定位技術,鄭健豪說這項專利技術,比起現時主流採用的Beacon 感應器更準確及方便。「首先現時的 Beacon 需要獨立安裝,例如要在商場追蹤客戶的位置,便要在商場各處安裝大量 Beacon,才能提升準確度。不過,這些 Beacon 感應器每隔年半至兩年便須更換電池,考慮到安裝位置一般難以靠近,便會花費很多人力資源。」Mist 的 vBLE 由於已整合在 AP 內,不用擔心電源問題,而且控制系統亦與 Wi-Fi 介面統一,所以亦易於管理,減少網絡管理員的工作負擔。 有了 Mist 的高速實時定位技術,當客戶在商場的手機應用程式內呼喚協助,職員便能快速找出求助客戶,提升客戶體驗。 準確的定位技術,可增加企業提供的服務內容,提升 customer engagement。「Mist 每個 AP 均提供 16 個指向性天線,以供vBLE使用;Mist 亦放棄採用傳統的三角定位技術,開發出基於機率曲面(Probability Surface)的專利技術,進一步提升定位的速度及準確度,令到可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增。」他以商場應用為例子,說以往的 Beacon 由於定位緩慢,往往在計算出客戶位置時,真人已移動到別處,「有了 Mist 的高速實時定位技術,當客戶在商場的手機應用程式內呼喚協助,職員便能快速找出求助客戶,提升客戶體驗。」他補充說室內定位服務內容因而變得更多樣化,只要企業客戶構思出來,便有機會化不可能為可能。…

    無可否認,企業嘅網絡安全措施做得好,的確可以有效阻截黑客攻擊,不過,黑客亦唔會咁傻仔咁固執,攻你唔入,咪向你嘅第三方供應商落手囉! 講緊嘅係飛機製造商 Airbus,法新社(AFP)最新報導,兩間有份參與調查嘅網絡安全公司,透露 Airbus 喺最近一年內曾遭受四次大型攻擊,其中兩次係針對佢哋嘅引擎供應商 Rolls-Royce 及 Assystem 嘅子公司 Expleo。法新社引述專家嘅意見,佢哋話雖然 Airbus 有使用 VPN 嚟分隔內部網絡,但佢哋有時亦會允許第三方供應商入嚟做嘢,所以黑客只要能成功攻擊第三方供應商,就可以作為跳板攻入 Airbus。而根據專家嘅調查顯示,黑客進入 Airbus 網絡嘅目的,主要係針對佢哋嘅引擎科技,包括軍用機 A400M 、A350 客機,以及用嚟控制飛機各感應器嘅系統,盜取技術多過想偷個人私隱。…

    還有不足一個月,香港首個全公開的 Capture The Flag(CTF)奪旗賽即將在 10 月 19 日舉行。這個由香港奪旗賽協會舉辦的黑客大賽,與過往在香港舉辦的 CTF 賽事有很大分別,該會的 COO 梁國基(Frankie)表示,他們今次將會同時舉辦學生組及公開組,而不再各有各玩,「雖然賽事定位會影響部分贊助商的決定,例如賽事有學生組會減低商業性;但我們認為不應這麼極端,既然要推廣 CTF,就應讓全部人一齊參與。」為何要在此時此刻在香港力推 CTF 賽事,就由綽號「資安長老」的 Frankie,拉下神秘面紗為大家講解。 形式進化更講策略 CTF 奪旗賽,牽涉到很多不同類型的賽事,例如戶外運動、wall game 等等,但在網絡安全界別,就是一種讓黑客比併電腦技術的活動。Frankie…

    唔好講咁多,即刻掹咗張 SIM 卡出嚟先,因為最新發現嘅呢個漏洞,正影響緊全球 10 億以上流動網絡用家,黑客只要發出一個含有惡意代碼嘅 SMS,就可以發動 SIMjacker 攻擊,喺你部裝置上面執行惡意程式,暗中控制你部裝置,包括打電話、發送假訊息、報告位置、傳輸數據、停用 SIM 卡,甚至執行其他惡意指令。由於漏洞存在喺 SIM 卡上,所以無論你用邊款手機,以及各種可以插 SIM 卡上網嘅裝置,例如平板電腦、IoT 裝置,統統走唔甩,而且暫時係完全無修補方案,你話除咗掹 SIM 卡靠 Wi-Fi 上網之外,仲可以點做呢? 呢個核彈級…

    驚住仔女、年長父母、寵物走失,所以買個 GPS 追蹤器俾佢哋,原意係好,但如果罪犯都睇到佢哋嘅位置,係咪仲唔安樂? 網絡安全軟件公司 Avast 研究員 Martin Hron 發現,估計喺 Amazon 上發售、價錢介乎港幣 200 至 400 蚊嘅 GPS 追蹤器材當中,有大約 60 萬部存在安全漏洞,可以俾罪犯掌握佩戴者嘅即時位置、暗中啟動收音咪,甚至篡改衛星定位位置,令用家誤以為佩戴者喺「安全」地方活動。 Martin 特別指出一系列由 Shenzhen…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將會係大勢所趨,坊間好多文章嘗試以學術性手法去探討,但唔係人人都睇得明,或者未想像到 RPA 點落地。今日用個 layman 小小嘅方式解釋一下,希望大家了解流程機械人係幾咁重要,可以慳到幾多時間同減少幾多失誤。 今日講嘅 RPA ,唔好覺得佢係 Buzzword 或 Rocket Science,其實佢無機械臂,亦只係一個存在於 desktop 入面嘅 UI (User Interface),主要係處理 UI…

    大量網絡安全統計數字顯示,醫療機構已成為黑客其中一個至愛目標,除咗因為佢哋保存咗好多病人資料,亦因為醫療機構有大量聯網器材,喺設計時根本無乜點諗過會被黑客攻擊,所以有唔少漏洞可以被利用。 而最新一份由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發表嘅調查報告,就指出由上年十月初至今年三月尾,喺地下討論區內刊登咗大量出售病人私隱嘅廣告,呢啲病歷紀錄主要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同印度,當中更包含病人嘅電郵地址、駕照、醫療保險資料等等,而最平一宗交易涉及約 20 萬病人資料,價錢只由千六蚊港幣起。考慮到黑客可以攞住呢啲資料,之後用嚟向病人發動社交工程、釣魚攻擊,甚至進行勒索嘅話,呢筆費用絕對係價廉物美。記憶猶新,上年新加坡醫療機構 SingHealth 被黑客盜取嘅 150 萬個病歷中,更包括總理李顯龍,當然如果有呢啲名人資料,價錢就唔會咁平啦。 主動調查黑客攻擊目標 除咗售賣病人私隱外,亦有黑客賣埋醫療機構嘅登入資料,等買家可以自由出入醫療網絡、喺系統植入木馬,甚至橫向發展,感染其他醫療機構嘅系統。而根據 FireEye 嘅報告,嚟自中國嘅 APT 黑客團體,對醫療機構最有興趣嘅係同癌症研究相關嘅研究報告。FireEye 專家話喺今年四月初,多個中國黑客團體嘗試向美國一間醫療中心發動攻擊,偷偷潛入系統去挖掘癌症醫療報告。FireEye 專家指出佢哋喺隔離系統內放置嘅各類誘餌文件中,全部黑客團體都嘗試盜取一份癌症會議文件,專家解釋話相信係中國醫療企業想了解美國治癌嘅最新發展,希望可以搶先喺市場上推出新藥物。 喺報告嘅最後,專家指出醫療體系絕對有必要建立更強及統一嘅網絡安全標準,因為隨著而家愈嚟愈多醫療器材具備上網功能,黑客可以隨意修改一啲醫療設備嘅參數,令病人服用過量或不足的藥物,致病人於死地;亦可以偽造各類檢查報告嘅結果,例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血液化驗等等,同樣可以令有病變無病,無病變有病添! 資料來源:https://bit.ly/2L6oG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