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CTE (53)

    有統計顯示,2023年全球約有 150億部IoT(物聯網)裝置,更預計到 2030 年數字將會翻倍。事實上,隨著全球企業開展數碼轉型,過程中須依賴相關裝置收集有價值數據,可以預期 IoT裝置 的投入量將會愈來愈多,TechOps 安全的重要性將會與日俱增。DICT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便舉辦了「Embracing Intelligence Operations:Secure TechOps for Realizing Forward-Thinking Business」活動,與嘉賓一起探討企業客戶在部署 IoT 裝置時最常引起的網絡安全問題及解救方法。 初創公司資源短缺 專業測試儀器助開發IoT裝置…

    ChatGPT 的誕生掀起生成式 AI 熱潮,不少人都使用 AI 撰寫電郵、做圖像設計及數據分析等,方便之餘更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美國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a16z 最近就對市場上流量最高的 50 個 AI 產品進行排名,當中 ChatGPT 的影響力毋庸置疑,網站流量佔排行榜總流量 60%,位居榜首。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據估計,ChatGPT 每月訪問量大約 16…

    隨著各種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出現,AI 已協助不少企業提升營運效率,加快數碼轉型的速度。不過,由於現時黑客入侵事件日益猖獗,人工智能又必須處理大量數據,企業管理者難免會對數據安全性問題產生憂慮。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便在早前舉辦了「Embracing Intelligence Operations: Enable Data-Driven Business with AI & Security」酒會,分享了一些成功運用人工智能的案例,以及企業可以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加強網絡安全防禦能力,無阻數碼轉型步伐。 AI 溝通人性化 企業管理層數碼轉型取態更積極 企業管理者對人工智能應用的態度在近一年變得非常積極,Preface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Tommie…

    俄羅斯防毒軟件供應商 Kaspersky 捕捉到多款 Android 惡意版 Telegram 手機應用軟件,聲稱提供比正版軟件更快的速度,吸引用家下載使用。由於應用軟件成功上架官方商店,因此受影響的人極多。 多款惡意版Telegram軟件下載次數高達百萬,受害者會被黑客盜取用家名稱、聯絡人資料、電話號碼及通訊內容,而專家發現,黑客主要攻擊中文用家及新疆用家,可見這次攻擊非常有針對性,而且直至現時仍有少量惡意版仍未被下架!依然有用家會繼續上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不少手機用家都喜歡正版軟件的額外功能,黑客便順應大家的願望,炮製出聲稱有特別功能的軟件,例如以往便有金及粉紅色 Whatsapp,在 Whatsapp 還未有自動銷毁訊息的年代,黑客便以此吸引這些用家下載及安裝,暗中竊取他們的訊息內容,甚至直接搶奪其帳戶。 手法如出一轍 攻擊具針對性 而在上個月,防毒軟件公司 ESET 亦捕獲具備間諜功能的 Signal Plus…

    FBI 發表勝利宣言,指已聯同其他國家執法機關,成功搗破殭屍網絡 Qakbot 的基建設施,並透過控制中心解救了 70 萬受感染電腦。由於 Qakbot 會為其他犯罪組織如 Conti、RansomExx、BlackCat 等提供入侵服務,因此破壞力驚人,估計單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間,Qakbot 已從犯罪活動中獲得了約 5800…

    Google Play 上兩款總安裝量超過 150 萬次的應用程式,被發現竊取過多用戶數據並發送到中國,目前已被下架。如果已下載的用戶,記得盡快刪除!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該兩款惡意 App 分別為「File Recovery & Data Recovery」及「File Manager」,前者錄得 100 萬次下載,後者則至少 50 萬。兩個 App…

    醫療事故一宗也嫌多,近日威爾斯親王醫院發生嚴重醫療事故,一名早產嬰兒因護士未有開啟輸注管的活栓致無法輸入藥物,最終不幸離世。「安全」和「人手」,絕對是醫院現時最急切面對的問題。有本地創科最新推出智能產品方案,包括智能櫃、智能運輸車及 OCR 病人識別系統,透過科技改善工作流程,減輕醫院前線員工工作量,進一步保障病人安全,部分方案已獲醫院採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RFID 醫療物資智能櫃 免人手管理 公立醫院人手一向緊張,加上近年人才流失嚴重,令情況雪上加霜。本地創科 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自動識別項目總監何永俊(Andy)表示,現時存放在病房內的醫療物資,需要花費大量人手及時間管理,確保足夠及未過期,「護士已經好忙,使用率同床位都係爆,可能完咗抽血、完咗派藥,先有空閒少少時間去執(管理)」,他坦言:「畀我係護士都唔想執。」 Million Tech 所開發的「RFID 醫療物資智能櫃」,將醫療物資加上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Tag,當員工拍卡打開智能櫃,並從櫃中拿出物資時,系統會自動記錄,「變相佢哋平時好多 routine(恆常)或者做盤點庫存嘅步驟,呢個櫃可以幫佢做咗」。 該智能櫃的理念源自 Million Tech…

    台灣科技公司 GIGABYTE 電腦主機底板的韌體更新程序,被發現存在可被黑客利用的安全漏洞,涉及超過 270 款底板。事件曝光後,GIGABYTE 急急推出安全更新,雖然被攻擊的風險不算太大,但廠方仍建議企業盡快跟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今次事件由硬件安全公司 Eclypsium 舉報,從其研究報告可見,這次的問題出在 GIGABYTE 處理底板韌體的程序上,令黑客可透過中間人(MiTM)攻擊,於更新過程插入惡意軟件。 底板使用 WPBT 功能 安裝自動更新應用程式 專家指出,Windows 作業系統提供一個名為 Windows Platform…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繼發現逾 200 萬汽車用戶資料或外洩後,事隔約半個月,於跟進調查中再發現兩項人為錯誤,導致部分亞洲及大洋洲客戶的個人信息洩露長達 7 年之久,當中更包括姓名、地址及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豐田在上月中表示,由於雲環境設定錯誤,令 215 萬汽車用戶的資料外洩 10 年,除了向外界致歉並更改雲系統設置外,亦隨即對負責營運雲平台的汽車數據手機公司 Toyota Connected Corporation 展開調查。經過詳細調查後,豐田果然發現由 Toyota Connected Corporation 所管理的雲環境中,有兩項同樣出現人為設置錯誤,令外部能訪問部分客戶信息。…

    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近日承認,由於人為錯誤,導致超過 200 萬汽車用戶資料或外洩,包括車輛識別號、行車紀錄儀片段等,而錯誤的時間竟然長達 10 年。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為港人熟知的豐田,其實已並非初次發生網絡安全事件。去年 10 月豐田把 T-Connect 服務金鑰公開在 GitHub 上,導致 3 萬名車主郵件帳號外洩;今年 3 月,Toyota Customer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