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宣布,認為美國科技巨頭 Google 因在其廣告技術業務中,濫用主導地位,限制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機會,故對 Google 處以 29.5 億歐元(約 270 億港元)的罰款。此舉旋即引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滿,稱美國企業遭不公平對待,威脅將對歐盟加徵關稅作為反制。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此次罰款,是歐盟對 Google 近十年來的第四次重大罰款。歐盟指出 ,Google 至少從 2014 年起,透過旗下的廣告平台及工具排擠並壓制競爭對手,削弱了市場的公平競爭。歐盟要求 Google 立即停止反競爭行為,並需在 60…
Search Results: CTI (417)
今周一連三宗關於 Google 的重大司法判決,引起廣泛關注!美國方面,聯邦法院裁定 Google 毋須出售其 Chrome 瀏覽器,被視為科技巨頭的重要勝利。然而,隨後在另一宗隱私權集體訴訟中,Google 因其在用戶明確關閉追蹤設定後,仍繼續收集用戶的數據,引發用戶隱私侵犯指控,結果聯邦陪審團裁定 Google 需支付約 4.25 億美元(約 33 億港元)賠償金。 此外,法國監管機構亦因 Google 未有遵守管理 cookies 的相關規定,對 Google…
近日有報道指,Google 因系統安全問題,緊急警告全球 25 億 Gmail 用戶重設密碼並啟用雙重驗證(Two-step Authentication)。Google 發聲明反駁,澄清並無向用戶發出緊急安全問題警告,直指「This is entirely false(這是完全錯誤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Google 在官方部落格文章中澄清,所謂的「緊急警告」是假的,雖然該文章未有點名指出是哪宗事故,但相信與早前廣泛報道的「25 億 Gmail 用戶或受影響」事件有關。 Google 建議用戶使用 Passkeys…
香港近期經濟仍未明朗,餐飲業首當其衝。多年來的老字號如「海皇粥店」、「大班麵包西餅」相繼結業,成為行業逆風的醒目指標。筆者早前出席聚會,了解到一項針對本地中小企業營運及高層的簡短調查也反映出同樣憂慮:超過半數受訪者(54.6%)認為 2025 年上半年市場出現波動或需求放緩,22.7% 甚至感到行業已進入收縮;展望 2026 年,近半數(45.5%)受訪者預期將面臨不同程度的下行挑戰,只有 36.4% 對溫和回升抱持希望。這些數據提醒我們:對抗逆境,單靠守舊已不足夠,必須以創新與策略主動出擊。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為何老店會倒下?年輕市場與體驗至上 不少傳統品牌因未能及時調整營運模式、吸引新世代顧客而陷入被動。當消費者更重視體驗與話題性時,單靠「價格」或「懷舊情懷」往往不足以留住人流。反觀近年竄起的烘焙與特色店,憑藉變化口味、精緻包裝與社媒行銷成功吸睛,說明「特色效應」與「體驗經濟」的力量。財政司司長亦曾提醒:以低價競爭未必長久,唯有創新與差異化,才有機會逆勢突圍。 四大策略:從被動守成到主動出線 面對眼前的壓力,筆者相信企業可從以下四個面向出發重新佈局: 1. 擴展品類,拒絕單一依賴 當營收過度仰賴單一產品或季節性旺季,企業將容易受市場波動影響。成功轉型的餐飲業者常見做法是拓展菜式與服務,例如從單一的粥店擴展到多款主食與小吃,或將外賣與堂食結合,令客群更加多元,收入來源更穩健。 2. 開源與節流並重 調查顯示企業在未來策略上同樣重視成本管理與市場拓展(各佔約 27.3%…
香港建築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手短缺問題。尤其在偏遠地區如落馬洲河套區,工人招聘困難,夜間巡查更因安全問題而備受挑戰。與此同時,建築工地的安全要求日益嚴格,傳統的人力巡查模式已難以滿足高效、精準的監控需求。幸而,AI 與機械人技術的結合,為行業帶來了轉型的新曙光。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在剛剛落幕的 Build4Asia 2025(7 月 15-17 日,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筆者有幸以參展商身份,向業界展示一系列智能機械人技術,目的是在為香港建築業的人手短缺及安全挑戰提供創新解決方案。這次展會不但是技術展示的平台,更是一個與業界交流、共探智慧城市未來的難得機會。 建築業的挑戰與機遇 在 Build4Asia 2025 上,兩款備受矚目的產品:DoggyBot 巡邏狗 及 SecurBot 巡邏機械人於會場展示。這兩款機械人以其卓越的適應能力和智能監控功能,吸引了眾多訪客的關注,並為解決工地安全與效率問題提供了全新思路。 DoggyBot 巡邏狗的四足設計是其最大亮點,靈活得如真正的「機械守護者」。它能輕鬆爬樓梯、穿越狹窄空間,甚至在不平整的工地地形上穩定行走。只要配備…
在近年的醫療科技及智能應用發展裡,很多人總以為,技術越新越貴,越複雜越代表專業門檻。但事實是,若我們願意換個腦袋思考,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方案,未必只有大企業、大醫院才能用得起。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最近,筆者在《醫院管理局研討大會 2025》參展時,就遇到一個很好的例子:一款結合 RFID 及電子磅秤的智能藥品儲存櫃。每個小格子都能追蹤藥物數量與存取情況,方案能有效減少遺失或誤用。但一套造價高達數十萬元,對中小型診所來說負擔不輕,往往只能看不能用到,變成一個典型的「小眾利基市場」。 作為企業經營者,我常思考一個問題:高效能是否必然等於高門檻?其實答案未必。只要把複雜的設計重新切割、模組化,再集中資源打磨核心功能,把一些高階需求變成可選插件,整體造價自然可以壓低許多。像這類智能櫃,如果只需要最基本的儲物、RFID 追蹤功能,就能用低至一萬元的成本落地。加上租賃制,診所或小型病房只要每月付三、四千元,也能用到同一套技術,不必一次付清大額採購費。 突破技術 跳出紅海廝殺 這就是我一直強調的「藍海思維」:跳出紅海廝殺,從技術本身找突破,把市場往沒人注意的空白帶去開發。對用戶有價值的簡化設計,加上靈活收費,就能把科技從貴價變普及。 除了醫療領域,筆者公司也在研發一些看似輕鬆卻蘊藏藍海精神的產品。像自家研發的「AI 創讀卡」,便是把生成式 AI 的圖像生成功能結合即時印製,讓參加者在活動現場可以自定主題、挑選風格,幾分鐘內就生成專屬圖案,印在帆布袋帶回家。背後再普通不過的硬件——螢幕加打印機,真正的魔法在於演算法與生成邏輯。這種體驗不只讓人覺得有趣,更重要是把 AI 技術變得有「參與感」,而非冷冰冰的代工工具。 延伸閱讀:全港首個加入AI元素 「AI創讀卡」功能 要讓高端科技真正普及,筆者認為還有兩大要點:.硬件精簡:把繁瑣設計拆解為階梯版本,基礎需求先滿足,大用戶再升級高階模組。.軟件升級:讓使用者體驗隨時可擴充,而差異化正是來自程式邏輯與數據應用。 今天,當我們說要把科技做「大」,不只是賣得多,而是用得廣、用得久、用得深。醫療場景如是,校園、辦公室、甚至零售場景亦如是。科技不能只服務少數人,它的價值更在於拉近人與人之間、資源與資源之間的距離。未來,無論是智慧醫療、智慧校園還是智慧零售,我都相信:「技術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應該隨手可及。」唯有如此,藍海才真正變得蔚藍。…
香港餐飲業長期面臨「三高」挑戰:高昂的人力成本(廚房每月開支可達十多萬港元)、租金壓力與廚藝人才斷層。AI 炒菜機械人的出現,透過人機協作的管理模式,為行業注入新動力,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更提升效率與品質,開創餐飲業新格局。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人機協作:解放人力,釋放潛能 AI 炒菜機械人並非取代廚師,而是成為他們的得力助手。傳統廚房依賴師傅的經驗與技巧,而智能系統則透過精準數據與自動化技術,減輕重複性勞動,讓廚師專注於創意菜式設計與顧客互動。這種人機協作模式,讓人力與技術相輔相成: .降低成本:AI 系統以電力與設備折舊為主要開支,減少對高薪廚師的依賴,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靈活運作:機械人 24 小時待命,無需休假,與人力形成高效互補,確保繁忙時段的穩定出餐。 迎合潮流:高效滿足「高性價比」需求 需求近年「兩餸飯」風潮反映消費者對高效率與高性價比的追求。AI 炒菜機械人將這一需求推向新高度: .快速出餐:3 分鐘精準復刻鑊氣小炒,結合人類監督,確保菜式兼具效率與風味。 .數據驅動:透過大數據分析顧客口味偏好,廚師可與 AI 系統合作,動態調整菜單,提升顧客滿意度。 數位化烹飪:人機共創穩定品質…
AI 發展一日千里,攻擊手法更先進複雜。為更快速應對 AI 驅動攻擊,同時具備主動防禦以及快速反應能力,網絡安全供應商 Palo Alto Networks 推出 Cortex XSIAM 3.0,將 SecOps 能力擴展到雲端環境,透過 AI 與自動化技術,結合新推出的 Cortex Exposure Management 與 Advanced…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的急速發展,為企業帶來了革新機遇,但同時也揭示了數據安全和合規方面的挑戰。早前中信國際電訊 CPC(下稱「CPC」) 舉辦的「Managing GenAI Risks with Proactive Cyber Resilience Measures」研討會,便邀請了 Blackpanda、SentinelOne 與 羅兵咸永道(下稱「PwC」)的專家到場,深入探討企業部署生成式 AI 的趨勢,以及分享如何平衡 AI 的應用潛力及其潛在風險,並交流透過 AI-SOC 服務緩解人才短缺及智能高效地應對網絡威脅。…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一項全新的網絡安全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目標是加強美國的網絡安全措施,並調整前總統拜登在任時期實施的相關行政命令。業內人士指新命令的重點集中於改進軟件開發安全、後量子安全加密(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技術的實施、人工智能及物聯網(IoT)的安全,以及防範數碼身分被濫用,將重心聚焦於實質性的安全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刪除數碼身分政策 基本上,這次特朗普簽署的新行政命令,將拜登於今年 1 月推出的行政命令(EO 14144)進行全面調整,包括刪除及重寫一些章節的內容。根據白宮發布的資料顯示,新命令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明顯的改動: 首先是刪除數碼身分政策,原先的條文提倡在驗證公共福利項目的申請者時接受數碼身分文件,但特朗普政府認為有可能導致欺詐風險,因此決定移除。 其次是簡化後量子安全加密技術的實施路線圖,原本拜登要求與外國政府和行業組織合作推進 PQC 技術,但特朗普就將開發重點放在國內,要求負責單位定期更新支持 PQC 的產品清單,並要求聯邦機構在 2030 年前全面支持 TLS 1.3 或更高版本的通訊加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