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是下一代互聯網而創造的術語,現時網絡已從以內容頁面為主的面貌,轉變為以社交媒體為主軸的世界。現時,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模式,正以 Web3 的概念作討論。有研究人員就新興技術面臨的最普遍威脅預計,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或主導 Web3 及 元宇宙(metaverse)的世界。 轉變成 Web3 的其中一個因素是元宇宙的盛行——一個 3D 環境和虛擬世界,能在個人或工作上,促進社交聯繫。用戶在元宇宙中的 ID,也可能會與加密貨幣錢包、NFT 和其他各種智能合約互連。隨著技術供應商致力於實行以上概念,Cisco Talos 的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提出了他們對 Web3 和元宇宙將面臨的潛在威脅的看法。…
Search Results: EU (114)
Microsoft Store 再有遊戲被發現藏有木馬病毒,Check Point 網絡安全專家指一款喚作 Electron Bot 的惡意軟件已悄悄感染不少正版遊戲,Windows 用家一旦安裝,它便會暗中開啟一個隱藏的瀏覽器視窗,執行一系列的惡意功能。最新功能是可盜取用家的社交平台包括 Facebook 等的帳戶登入資料,估計已有 5,000 電腦用家中招。 Electron Bo t最早被發現於三年多前,當時這款惡意軟件隱藏於 Google Photos 應用軟件中,用家在安裝軟件後便會受到感染,變成協助黑客賺取廣告費的點擊機械人。它在過去數年雖然不斷作出演變,例如進行 SEO…
上星期,我們的黑客吹水 WhatsApp 群組中,有人提到 IKEA 電腦系統 Down 了,線上線下的營業停頓。之後,有客戶問我知不知道原因,我猜想不是 DDOS 攻擊就是勒索軟件 (Ransomware) 攻擊;後來停一停,再想一想,如果是 DDOS,我個 ISP 老友文公子,一定在 FB 公布香港這幾天的 Internet 流量分析,說明應該不是 DDOS,所以我猜應是勒索軟件作祟。在疫情新常態下經濟下滑,很多公司會收縮投資或減少開支,IT 部門常成為被開刀的對象,網絡犯罪組織在疫情也要吃飯,WFH 帶來的資訊安全風險增加,在限聚令和配合政府的呼籲下,很少公司會在疫情期間,安排 Security Awareness Training…
傳統的神經元網絡 (neural networks) 人工智能機械學習模型,數據工程師必須預備大量合適及準確的數據套件,供系統自行分析及反覆學習。不過,並非所有情況下都可以使用這種機械學習方式,例如要訓練深海機械人,就要採用另一種稱之為強化學習網絡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etwork) 的訓練模式,而且訓練效果更超過預期,水中暢泳竟然較海洋生物更慳力。 這項強化學習網絡訓練計劃由多間大學如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組成,成立的目的,旨在希望透過新的機械學習方式,去訓練深海機械人能夠用更少組件、以及在水底下以更慳電的方式前進到目的地。研究員解釋,因為深海機械人會潛入 2,000 呎以下水深探索海底世界,操作員基本上無法控制它們,更別說要將附近海域的水流數據傳送給它們,所以深海機械人只能靠自己,以身處環境有限的數據判斷前進方法及如何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到達目的地。研究另一個原因是深海機械人必須長時期在海中航行,同樣需要使用最少的電子零件,因此編寫的軟件不能過於複雜及容量要細。考慮過種種因素後,研究員便決定採用只須以自身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訓練的強化學習網絡模式,而且更指出一旦成功訓練深海機械人可以僅靠有限數據達到以上目標,它亦可應用於其他星球的海域深索上。 在計劃開始後,研究員製造了一隻只得手掌大小的潛水機械人,它的微電子控制元件是於 Amazon 以 30 美元購得,大小只得 2.4×0.7 吋,便可配備研究員撰寫的程式碼、水平儀及體感儀,而且非常慳電。通過強化學習網絡訓練了一段時間後,研究員發現機械人已懂得如何利用水流,例如水流遇到障礙物時產生的逆向漩渦,更有效率地移動到目的地,這種做法就有如麻鷹懂得利用熱氣流翱翔一樣,但出來的結果更超出研究員的預期,因為機械人竟能比真實的海洋生物游得更慳力更有效率。 研究成果令人振奮,但研究員指出強化學習網絡訓練模型仍處於起步階段,離投入實戰用途還有一段距離,例如除了深海水流外,如何利用海潮漲退及近岸的亂流移動也是重點研究之一。而研究員更謙虛地說,正在學習的不僅僅是機械人,人類也能透過機械人學懂穿越海流的新方式。 資料來源:https://bit.ly/3H8v89T
Green Radar (劍達(香港)有限公司) 發表 2021 年第四季度的電郵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第四季指數顯示為 65.9 分(第二及第三季分別為 63 分及 64.6 分),反映企業面臨的電郵威脅風險維持於高水平並持續上升。根據分析,網絡釣魚和商業電郵詐騙攻擊仍是最常見的電郵威脅,風險級別水平為「高」。今季報告亦發現,近期受到社會熱議的非同質化代幣(NFT)成為黑客的釣魚目標,主要由於其高回報的投資特性,令不少人為賺錢而容易墮進黑客陷阱 。 根據今季 GRETI…
現今遙距工作 (WFH) 成為新常態,但黑客的活動並没有停下來。近日有 FireEye 公司的 SolarWinds 門事件,不久前 Shopify 已確認發生客戶資料洩露,全世界的運作都因為疫情而慢下來,資訊安全人員卻馬不停蹄的工作再工作,加班再加班,日以繼夜,夜以繼日與黑客抗爭;在寫這篇文章時,看到 WhatsApp 群組上有朋友求救:他們公司的電腦系統被 CryLock 入侵,多部個人電腦的文件被 Ransomware 勒索軟件,事故的原因不是每部個人電腦已安裝了防病毒軟件,群組內大部分的意見是「死於自然」或「醫番都殘廢」、「安裝防病毒軟件是常識」。 群組裡後來談及 SOC 這個話題,有人提出有 SOC 就沒有資訊安全的問題;有人提出 SOC 是公司的核心,不能外判 (Out Source) 第 3 方公司營運;有人提出本地的 SOC 無料到;有人話資訊安全人員很難聘請,有人話 SOC 的收費或運作費用好貴,本地公司不能負擔;有人話…
疫情下,相信絕大部分企業員工都曾使用視像會議。時至今天,在新常態下,視像會議技術更趨普及和成熟。根據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 (HKIRC) 去年進行香港遙距工作相關調查[1],發現超過一半的企業 (64%) 已採用遙距辦公,有六成受訪者在工作時需使用視像會議 (60%) ,更有四成個人受訪者表示使用了兩種或以上不同的視像會議軟件,反映這類型的協作工具絕對是維持企業業務運作的關鍵之一。為應對企業各自慣用的視像會議工具不同的問題,Cisco 特地與本地公司 TFI Digital Media Limited 聯手,研究跨技術平台視像會議工具集合技術,其中將TFI視頻專利技術與 Cisco Desk Pro 一起使用,用家可以輕鬆體驗兼容各品牌的視像會議平台及結合了智能會議工具的優勢,讓開會從此快捷方便。 Cisco 與TFI 跨技術平台視像會議工具集合技術示意圖…
由於企業現時需要全方位偵測及管理網絡,令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大行其道。不過,不少企業 IT 團隊反映,一般 SIEM 系統會向他們發出海量警示,但九成是不重要的,反而影響了團隊的運作效率。到底市面上有沒有能夠自動分析網絡威脅嚴重性,真正為 IT 團隊減輕負擔的次世代 SIEM 呢? iCON Assistant Technical Manager Kit…
各國政府為了防止新冠疫情爆發,或多或少都實施了各種社交限聚令,網民為了安撫自己的寂寞的心,導致網上約會 app 的使用量大增。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懂得網上調情之道,有學者就嘗試引入人工智能演算法,測試 AI 是否有能力代替人類,運用語言令對方心如鹿撞。 網上情緣詐騙的成功率,直接取決於騙徒是否擁有高超的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技巧。而在相關領域之中,尼日利亞的騙徒一向被公認為詐騙之霸,特別是他們深諳調情之道,令塵世間不少男男女女墮入陷阱,損失大量金錢。美國一個科學家 Janelle Shane 忽發奇想,希望測試人工智能的調情潛力,於是就以四個版本的 GPT-3 人工智能技術包括 DaVinci、Curie、Babbage 及 Ada,測試它們在各自的演算法下,是否能創造出令人心動的深情說話。研究員指出,揀選 GPT-3 的原因,在於它早已被應用於網站設計、寫文等用途上,而其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習能力來自模仿人類的神經網絡 (neural network),它可以在分析各種語言範例後,自動撰寫出與人類相似的句子,雖然它本身並無法理解句子的含義。 為了令…
Microsoft 表示,經常被用作散播勒索軟件、名為 Zloader 的惡意軟件,現時在 Google Ads 中傳播。這種散播勒索軟件的惡意軟件,使用以加密簽名偽造的 Java 應用程式來避過檢測,將網絡釣魚活動以新型隱密的攻擊方法傳開。該惡意軟件是網絡犯罪界的重要部分,並在最近突然引起 Microsoft 和美國網路安全與基礎安全署(CISA)的注意。 CISA 早前警告,ZLoader 被用作散播 Conti 勒索軟件服務,而 Conti 主要用於向勒索軟件散播者支付工資,而不是作出新感染。ZLoader 是一種銀行木馬,會被用作在網絡中竊取 cookie、密碼和其他敏感資料。但據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