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Mi (819)

    在數碼轉型的大勢所趨之下,很多公司已將數據資料庫交由雲端處理,更有不少企業採用 Hybrid Cloud,運用多個 Public Cloud 及 Private Cloud,具有高度可靠性,讓企業能按安全性等考慮,靈活部署在公共或私有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環境中的工作負載,根據需要將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雲上,並滿足 Compliance 的要求。使用 Hybrid Cloud 時,企業或遇到以下幾個難處: 1.使用 Hybrid Cloud 時,企業最大的困擾必然是兼容性問題,例如最多企業使用的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不同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有各自的管理平台及工具,未能集中管理。…

    2020 年比特幣以及虛擬貨幣可算是特別的一年,幾年前首次代幣發行 (ICO) 的爆破,接踵而來的是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的興起,而上年美國上市公司微策略 (MicroStrategy) 大手買入比特幣,持倉量超越美國政府,投資總額超過 10 億,MicroStrategy 的股價亦一飛沖天。大勢所趨,虛擬貨幣以比特幣為首已經成為資產類別一部分,很多家庭基金以及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及計劃配置資產於虛擬貨幣上。但可惜的是,虛擬貨幣對於這些機構投資者而言,是一樣比較新的東西,要確立虛擬貨幣本身的擁有權,對於機構投資者已經是一大難題,所以對著這些虛擬貨幣,好多機構投資者都是有心無力。退而求其次,這些投資者會選擇買如 MicroStrategy 這樣的概念公司或相關挖礦的公司。 市場上都有投資虛擬貨幣相關的衍生產品,例如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上市的比特幣期貨,但對於一般大眾投資者而言,期貨是小眾的活動,所以都是以專業投資者為主。一般大眾投資者選擇的是購買 Grayscale 的虛擬貨幣信託基金,道理就是你買信託基金的單位,而信託基金就代你買相對的虛擬貨幣。這些信託基金對大眾參與虛擬貨幣市場、是一個極大的幫助,只要你有證券戶口就可以作買賣,不需要開設虛擬貨幣戶口,不需要解決重新入金的問題。 但是信託基金最大的問題就是基金架構,因為監管問題美國證監會未有批准成立 ETF(指數基金)型的基金形式,今天 Grayscale 用的還是信託基金形式。ETF…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 醫療事故不時涉及人為失誤,特別在香港的公營醫療體制下,前線經常人手不足,而為應付每天上門的大量病人,醫生亦無足夠時間詳細為病人問症,令病人接受不到適合治療的機會大增。結合人工智能 (AI) 及大數據分析,就可大大紓緩醫療機構的人手壓力,並提升各種病症的確診機會。 現時各種病症診斷,主要仍依賴醫生的經驗,雖然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如磁力共振 (MRI)、電腦掃描 (CT-SCAN)、正電子電腦掃描 (PET-SCAN) 均發展迅速,有助發現微細的徵狀,但最終醫生還須配合病人的病歷、家族遺傳等風險因素作評估,以決定整個治療方案。以癌症為例,影像檢查雖可及早發現微細的細胞異變,但部分器官位置如鼻咽、乳腺等腫瘤發展可以非常快速,再加上部分影像檢查始終有一定的輻射量,不能經常安排病人進行檢查,導致病人有可能延醫。 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分析,便有助醫生及早找出高風險病人以便密切監察。研究員可以將病人資料庫的數據匯入系統,分析出不同的風險指數,包括年齡、性別、家族遺傳、運動量、生活習慣等,同樣以治療癌症為例,即使新求診的病人未有在影像檢查出發現異常,但如其病歷被人工智能系統判斷為高風險,便可安排病人進行後續檢查,盡早發現異變;如病人屬低風險則可安排較長的覆診期,紓緩醫療機構的工作壓力。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 Watson Genomics,便在乳癌、心臟病等病症評估上有很大的貢獻。 除此之外,穿戴科技如智能手表的普及,亦有助一般人及早找出潛在病症。通過收集及分析大量使用者的健康數據,同樣可讓人工智能系統識別各種健康指標,家庭醫生只要運用適當的工具,便可更準確發現求診者的異常之處,例如求診者的身體機能有否比同年齡層人士差,令醫生可以在「望聞問切」的傳統斷症方法上,得到更有力的數據支持。 資料來源:http://bit.ly/398yPgc

    疫情下網購成為新常態,黑客自然會與時並進,利用相關付款工具發動釣魚攻擊。最近手法是透過 SMS 發出 PayPal 帳戶受限制的訊息,假扮官方通知用家的帳戶須重新驗證方可使用。PayPal 用家如收到類似短訊,切記直接刪除! 釣魚攻擊 (Phishing) 主要是指透過虛假電郵或訊息,引誘收件人點擊內裏的連結,騙取帳戶登入資料。其中一種方式叫作 SMishing,即以 SMS 短訊為攻擊媒介,早前美國電訊商 Verizon 發表的 Mobile Security Index 2020,便指至少有 17% 的釣魚攻擊源自…

    黑客愛用 Ransomware,因為只要得手,中招對象大部分願意息事寧人,交贖金快快手手回復營業狀態,減少損失。黑客可以短時間收錢,故屢試不爽。近日,越來越多黑客透過 Ransomware 封鎖企業網絡,相對以往封鎖檔案或硬盤,封鎖網絡能夠完全癱瘓企業運作,個別黑客還會威脅洩漏客戶私隱,「唔交錢、黑市見」,對企業而言威嚇力十足。所以即使開價上百萬美元等值的 Bitcoin,企業都不敢依從執法機構呼籲報案。「對賺錢至上的黑客而言,Ransomware 的回報率絕對係眾多攻擊之中最高,與目標企業營收掛勾。2020 年底,我們見到黑客借 COVID-19 增加攻擊頻率賺到盡。」Palo Alto Networks Unit 42 的資安風險研究分析員 Anna Chung 回應這個現象。 「我們預期 2021 年…

    網絡安全賞金獵人平台 HackerOne 有好消息宣布,旗下其中一位賞金獵人 Cosmin Lordache 所獲得的總賞金衝破 200 萬美元,成為平台排名第一的獵人。最令人振奮的是距離他突破 100 萬美元關卡,僅僅用了 334 日!錢途無限呀! HackerOne 是一個雲集道德黑客 (ethical hacker) 的集團,專門發掘高科技公司的安全漏洞,而與平台合作的政府機構及高科技企業已達過千間。只要旗下黑客發現到這些企業的安全漏洞,一經核實,機構或企業就會按約定派出賞金,而 HackerOne 旗下的賞金獵人 (Bug…

    勒索軟件(ransomeware)愈見猖狂,威脅醫院、學校及政府機構的網絡安全,有見及此,19 間公司包括諸如 Microsoft、McAfee、Cybereason等的安全服務供應商 、智庫、網路保險公司、非牟利組織等,在上周自組聯盟,冀建立勒索軟體技術標準框架,應對各式各樣的攻擊,降低威脅。 聯盟命名為 Ransomeware Task Force (RTF),成員包括Aspen Digital、Citrix、The Cyber Threat Alliance、Cybereason、The CyberPeace Institute、The Cybersecurity Coalition、The Global Cyber Alliance、The…

    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悄然降臨,有公司在年頭已開始推行遙距辦公(Remote Working)政策,准許員工在家工作 Work From Home(WFH),亦有公司在疫情緩和之際推行彈性上班。不過,在遠離辦公室的標準網絡安全保護網下,黑客亦蠢蠢欲動,承機以釣魚電郵及網站,以及用惡意軟件等攻擊缺乏安全網絡環境的員工電腦,入侵企業系統。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 (HKIRC)行政總裁黃家偉表示,企業和員工都有各自可採取的措施,去營造安全遙距辦公環境,降低資料外洩機會。 Microsoft 早前曾公布數據,指出在疫情爆發後,黑客利用全球所有人對疫情的恐懼和對資訊的渴望,藉機發動網絡攻擊,特別是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及地區,成功發動攻擊更現上升趨勢;全球每天數以百萬計的針對性網絡釣魚郵件中,大約有 6 萬個包含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惡意附件或惡意連結。與此同時,因應遙距辦公措施,不少企業未有制定相關指引,讓員工注意風險,HKIRC 上月公布《香港遙距工作網絡安全應用調查》結果,只有約四成的受訪中小企業曾向員工提供遙距工作指導 (42%) 和網絡安全資訊 (41%),而員工亦缺乏網絡安全意識相關的訓練,僅 30% 個人受訪者曾受過這類培訓。 籲以VPN連線 切勿連接公眾Wi-Fi 欠缺使用守則,會令員工因疏忽而造成資料外洩。要改善欠缺網絡安全意識的情況,黃家偉建議,培訓可從人、系統、政策三方面入手:在人方面,要提醒員工注意 Wi-Fi…

    COVID-19、外交新秩序、WFH……來到 12 月,想不到 2020 年在人類大歷史上會再添新 Entry,今次難得有好消息;Microsoft 公布 Microsoft Passwordless Systems 按月用戶量突破 1.5 億人! 數碼化年代個人管理帳戶數目高速增長,但大眾未夠認真看待 Password,「Abc123」、「Password1」依然雄踞 2020 年最常用密碼排行榜,而 COVID-19 更讓黑客承機突破企業防線,盡情採摘個人資料。簡單講,這種水平的密碼,形同虛設,構成的保安漏洞令科技企業極度煩惱,Apple、Microsoft、Google、Facebook、Amazon、Intel、Paypal 等巨頭幾年前結盟,組織取名…

    SolarWinds 網絡監測產品 Orion Platform 早前報稱被「國家級黑客」以供應鏈攻擊(Supply Chain Attack) 入侵,涉及 1.8 萬客戶,當中不乏知名品牌。事件曝光後,涉事企業均稱已立即採取即時措施,未發現產品有被明顯入侵跡象。事緣美國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自爆被黑客入侵,偷走滲透測試工具後,疑黑客以供應鏈攻擊(Supply Chain Attack) 入侵 SolarWinds Orion 的自動更新功能,將已加入木馬程式的更新檔案發送到其客戶的設備上,感染 1.8 萬客戶。SolarW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