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Threat (127)

    將公司資料及管理系統放上雲端是現時的大趨勢,但是網絡保安問題仍需斟酌考量。根據名雲端服務供應商的 IaaS 服務範疇,雲端服務供應商負責 Security of Cloud,即是硬件及數據中心的保安等,而 Security in Cloud 即數據保安及系統運作等,需由企業自行負責,但企業在處理 Security in Cloud 時,易因疏忽而造成保安漏洞繼而被入侵。今次 Webinar 將介紹Multi-cloud 環境下,如何利用 Splunk Cloud 全方位平台監察雲端上數據,堵截可能發生的雲端網絡危機,輕鬆解決…

    正所謂能力愈大,責任愈大,而網絡安全公司 Sophos 同 ReversingLabs 就作出最佳示範,星期一合作免費推出內容超豐富的惡意軟件研究數據合集,內裏不但有多達 2,000 萬個 Windows Portable Executable (PE) 檔案,當中更有 1,000 萬個已被去除執行能力的惡意軟件樣本,以及一套已受基本訓練的機械學習模型,最終目的?當然是提升業界主動防禦網絡攻擊的能力! 翻查資料,免費開放有關網絡攻擊資料合集已非首次,兩年前就有一套包含 110 萬個含惡意編碼的 PE 檔案樣本── Ember…

    企業的系統應用複雜性日增,被入侵機會亦大增,單是管理網絡安全系統本身也有不少難題,尤其是銀行、金融及保險界別的企業,要符合監管機構的合規要求,對網絡安全更不敢鬆懈。部分企業近年引入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Security Information Event Management, SIEM)方案應對有關問題,SIEM 會蒐集大量網絡和 IT 訊息,即時分析後,向企業保安營運中心(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 SOC)發出警報並解決危機,不過傳統 SIEM 會將所有警報列出,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處理,新一代 ASOC(Automated Security Operation Center)加入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等技術,可以將需要即時處理的警報優先列出,而且以 ASOC 即服務(ASOC-as-a-Service)的形式推出,企業能因應自身需求採購合適方案,迎合業務發展。 傳統…

    西班牙一間名為 Prestige Software 的應用服務開發商發生人為錯誤,令 AWS S3 bucket 內儲存的 24.4GB 資料變成公開任睇,而同大家最有關係的地方,是它的客戶包括 Agoda、Expedia、Hotels.com、Booking.com 等酒店預訂服務商,而有可能洩出的更包括客戶信用卡號碼及CVV等資料,好得人驚! 錯誤將雲端服務帳戶設定為公開的新聞,時有發生,例如去年 Samsung 儲存於 GitLab 內的 SmartThings 計劃內容,便因這類失誤而成就「無私分享」事件。而在恒常的網絡掃描期間,Website Planet…

    網絡安全公司 ESET 警告,現時網絡上仍有約十萬部 Windows 10 電腦存在 SMBGhost 漏洞,最令人驚訝的是其實 Microsoft 早在今年三月,已推出修補軟體並大肆提醒用家更新…… 仍未更新者,真的視黑客如無物? SMBGhost (Server Message Block) 的漏洞編號為 CVE-2020-0796,它可讓黑客透過緩存溢出 (buffer overflow) 手法,遠程執行任意程式碼,打通入侵電腦的管道。由於危險程度極高,所以其…

    自己友與外敵相比,前者絕對更難防備,因為大部分公司對抵禦外敵早有預備,誰又會預料陣中原來有「二五仔」潛伏?如何讓公司免於被突然出賣的危機?又如何在大數據年代中,於海量資料裏搜集及分析出網絡攻擊的源頭,揭穿用戶異常行為?要揪出公司中隱形黑手,以下兩項技術你不得不認識: Exabeam 的 UEBA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技術,能有效在短時間內偵測攻擊,極速分析數據,從用戶細微的異常行為中發現威脅, 讓內鬼無所遁形!而 TrapX 則可循黑客思路,設下陷阱,偽裝被他們攻擊,在難分真與假的情況下,令黑客陷入當中,但又未能盜取機密資料。 誠邀閣下出席是次網上研討會,探討如何透過整合 Exabeam 及 TrapX 技術,從使用者的存取行為中,有效辨識其異常行為,並自動作出即時處理,保障公司重要資產。 參加研討會問答遊戲,更有機會獲得 HKTV Mall HKD200…

    對企業來說,阻止網絡攻擊絕對是與時間競賽。無論是發現及堵塞安全漏洞,抑或是阻止黑客入侵,稍遲一分鐘,後果也可以很嚴重。即使企業有資源購買網絡防禦工具,在業內人手嚴重短缺的情況下,也難以及時處理鋪天蓋地的安全警報;再加上隨著業務擴充,無可避免需要更多不同類型的防護,警報數量勢將有增無減,累積的警報有如計時炸彈,令企業管理者難以心安。企業要徹底走出網安死胡同?其實答案早擺在眼前。 安全專家全球缺人 網絡安全研究組織 Cybersecurity Ventures 早前發表報告,預計 2021 年全球有關網絡安全的職位空缺會高達 350 萬,較 2013 年的 100 萬空缺大升 2.5 倍。亞洲最大的純網絡安全服務提供商 Ensign 香港區總經理蘇詠雯(Cat)認同情況相當嚴峻,「企業現時面對很多挑戰,例如多年來採用的各種安全工具無法溝通,必須交由安全專才獨立分析及管理;即使部分客戶有自己的 SIEM(Security Incident…

    多得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的努力,經常對網站及應用服務的潛在漏洞保持好奇心,才可減少用家的損失,好像智能運動產品Fitbit的應用程式市場Fitbit Gallery,竟可讓有心人將惡意app上載,在未獲審批前以官方連結分享出來,用家好易中招。 上年Google宣布收購 Fitbit 大計,令品牌大受市場關注,不過礙於反壟斷法關係,交易暫時仍在美國、歐洲及澳洲等地審核中。Fitbit 的智能連動手錶由於設計精美,上班運動兩相宜,所以在港也有不少捧場客。今次 Immersive Labs 的 Cyber Threat Research 總監 Kev Breen,就對 Fitbit Gallery 的運作感到興趣,深入調查有關第三方 app 開發者在上載新…

    網絡攻擊愈趨複雜及精密,加上銀行業又是公認的攻擊對象,面對如此高危的環境,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於2016年公布網絡安全防衛計劃 (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 CFI),通過三方面提升金融業的網絡攻擊防禦力。其中之一的網路防衛評估架構(Cyber Resilience Assessment Framework, C-RAF)是一套以風險為基礎的評估框架,內裏的評估項目多達400多項,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自身固有風險 (Inherent Risk Level) ,評估標準會根據銀行採用的科技、服務渠道、以往被攻擊的記錄等因素作評級(High、Medium、Low) ;其次會通過審核現有的安全措施,包括監管、偵測機制、保護工具、危機管理及應對政策,以釐定網絡安全成熟度 (Advanced、Intermediate、Baseline) 。如果審核評分未能達到固有風險評估的相對要求,銀行就要按照金管局建議的改善措施提升安全成熟度,直至合符相應的要求。如果金融業的固有風險達到中至高程度,就必須實施網絡攻擊模擬測試iCAST (Intelligence-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