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pp (496)

    唔少車主都會喺車上面安裝追蹤器,再利用專用 app 實時掌握汽車位置,如果汽車被盜,都可以增加搵返失車嘅機會。不過,最近外國一個黑客就高調宣布,佢已經破解咗兩隻 GPS 追蹤軟件 iTrack 同埋 ProTrack 嘅數以千計帳號,唔單只睇到用家嘅位置,如果係連接住汽車控制系統,仲可以遙距熄引擎添! 逆向破解 GPS 追蹤 對於 iTrack 及 ProTrack 呢兩隻 GPS 導航軟件,黑客 L&M…

    分享FacebookTwitterWhatsAppEmailLinkedinTelegram 2018年資安事故歷歷在目,這邊廂航空公司資料外洩、那邊廂酒店集團被黑客入侵,網絡攻擊無日無之,手法日新月異,要減低被攻擊的風險,網絡威脅情報的收集及分析成為關鍵。處理海量和運用網絡威脅情報去偵測已經是個艱巨的任務,要及時作出回應更是一項挑戰。解決方法其實好簡單:利用HKT「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以及「資訊安全威脅管理服務Threat Management Services(TMS)」。 HKT CTI 可減低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有如大腦,負責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CTI 匯聚網絡安全專家、情報及最新技術,可大幅縮短調查及分析時間,減低企業遭受新型網絡攻擊的風險。 網絡威脅情資平台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CTI)收集及分析各種網絡威脅情報。 過濾環球及本地超過 1,000 億個原始日誌 網絡威脅情報的質量是…

    用戶私隱資料外洩事件經常發生,而且閒閒哋都幾百萬筆資料外洩,究竟自己有無榜上有名呢?不妨試試用 HIBP (Have I Been Pwned?) 網站同埋 Google 推出嘅 Password Checkup 工具,就可以知道自己係咪有需要即刻換過新密碼喇。 HIBP 快速測試 「Have I Been Pwned?」網站係由微軟嘅安全研究人員 Troy Hunt…

    網絡保安世界,範疇可以好大,Zetta Ke 就行學院路線,專門研究行業經濟及政策,是一個博士,亦是道德黑客。未知是否可以稱之為「學院派黑客」? 文武兼備的黑客 「我大學主修 Information System,其實屬於商學院的科目。與 Computer Science 不同,我修讀的不太著重演算、程式的技術研究,而是較著重 Business Application,如電腦系統的管理、電子商貿研究,乃至區塊鏈技術應用等。」Zetta 從大學學士直讀至博士,現於科大既教且學。而 Zetta 的另一個身份,是研究團隊 VXRL 成員,曾經發現過 windows 漏洞,絕對是又 talk…

    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聯網)產品嘅漏洞多不勝數,雖然唔少有良心嘅廠商喺發現漏洞後好快會推出更新檔修補,但由於唔係自動更新,好多時都要用家手動處理,如果廠商無通知用家,其實用家好難發現。 最近一款喺 Amazon 及香港電器連鎖店有得賣嘅智能門鐘系統 Ring DoorBell,被 BullGuard at Dojo 研究人員發現漏洞,經 Wi-Fi 無線傳輸嘅數據因採用了較弱嘅加密技術,可以被黑客利用 VideoSnarf 攔截,了解屋主有幾多家庭成員、出門習慣,連以往俗稱現場監視嘅「踩線」都可以慳番,罪犯只須安坐家中,就可策劃爆竊、綁票行動。黑客甚至可以好似電影橋段一樣,插入一段虛假影像扮親友㩒門鐘,並發送到用家嘅專用手機 app 內,誘騙用家遙控開門。 Ring…

    以為資料庫保安好嚴密?其實盲點處處!去年資安事故中不乏大公司資料外洩,除證明黑客攻擊越趨嚴重,更證明「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再大嘅團隊都有盲點。其實,不少資安事故屬於可避免的,本文內容節錄自與 IBM 香港資訊安全業務經理 Ricky Ho 嘅訪問,教你認清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Ricky 更就 5 大盲點提供相關建議,協助大家防患於未然,學嘢喇。 5 大資料庫保安盲點。 盲點一:安全方案訊息七國咁亂 不少企業 IT 都面對一個典型狀況:IT 環境及訊息不斷變動及擴展,今日出個 App,聽日又話搞 IoT,後日就來…

    外國有研究指出,Google Play 上大約有 17,000 個 app,過份收集用家嘅永久識別碼,包括無法更改嘅IMEI裝置序號、難以更改嘅 Android ID,有可能違反咗 Google 嘅廣告資訊收集政策,亦令到手機用家無法有效消除自己嘅網上足迹,其中包括大受歡迎嘅 Clean Master、Flipboard、Angry Birds Classic 等等。 其實用瀏覽器上網或用手機 app,好多時大家都會發現入面嘅內嵌式廣告同自己好有關係,例如自己爬緊旅遊文,好快呢啲廣告就會變成平價機票、酒店格價網等資訊。咁貼身嘅設計,全因廣告公司採用「行為廣告」(behavioral advertising)模式,通過收集用家平時上網關注嘅內容,再push返對應嘅廣告內容俾客戶,既幫到廣告商接觸目標客戶群,消費者亦攞到比較有興趣嘅廣告資訊,本來真係可以話Win Win。 隨住社會人士開始注重私隱問題,用家擔心洩露以上嘅身份證明有潛在風險,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