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wepro180 (1047)

    PayPal 作為電子支付平台,自然吸引唔少罪犯、黑客搵食,最常見嘅手法莫過於大包圍式向網民發出釣魚電郵,用唔同主題例如重設密碼、懷疑洗黑錢等,呃人點擊虛假連結去登入帳戶,盜取登入資料再去轉走啲錢。不過,CyberNews 網絡安全研究團隊就發現,黑客正利用盜取返嚟嘅 Facebook 帳戶,向原有人嘅朋友發送要求代收 PayPal 款項嘅訊息,從而達到呃錢嘅目的。 或者好多人會懷疑,今時今日喺 Facebook Messenger 收到朋友要求轉錢,點會咁易中招呀?但今次嘅詐騙方法有啲唔同,首先罪犯唔會直接叫你幫手買點數卡或過數,而係會話你知佢有筆錢要經過 PayPal 收,而咁啱佢又無帳戶,所以想借你個帳戶用,等你收到錢先再過數入佢銀行。由於唔需要你俾錢先,對方亦無話有錢齊齊賺,成件事純粹係搵你幫手,如果咁啱罪犯用嘅係你好朋友嘅帳戶,相信好多人嘅戒心都會大減。 而今次呢個詐騙手法嘅盲點,就係罪犯利用咗 PayPal 允許支付者可以退款政策,當受害人以為自己收到錢再轉帳俾罪犯後,對方就可以即時申請退款,彈弓手攞返轉俾受害人 PayPal 帳戶嘅錢。而更高一級嘅方法,係罪犯根本唔需要申請退款,因為佢可以連 PayPal 帳戶都係偷返嚟,由得原有人發現後自己跟進,罪犯同樣毫無損失,而且亦更難追蹤。…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採用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分散式帳本大大提升造假帳嘅難度,安全程度甚至被譽為牢不可破。不過,其中一隻加密貨幣 bitcoin gold(BTG) 最近又被黑客成功造假數,呃咗約 7.2萬美元,仲要係兩年內再度出事,乜嘢叫做不可竄改?Are they a joke to you? 除咗 BTG,其實已有唔少加密貨幣出過事,好似 Verge、Monacoin、Ethereum Classic 等等。又話區塊鏈技術不可竄改,咁到底發生乜嘢事?原來要篡改加密貨幣並唔係完全無可能,只要黑客控制到呢隻加密貨幣喺整個網絡上嘅51%運算能力(Hash rate,哈希率),就可以將新挖出嘅貨幣隱藏唔廣播,然後迅速將貨幣喺市場上出售及提取資金,跟住先將挖出嘅貨幣廣播等其他節點驗證,咁黑客就可以成功擁有呢個貨幣之餘,之前嘅交易亦會被視為無效但錢已攞,達成Double Spending雙重支出攻擊。由於黑客要攞到 51% 嘅演算能力去控制「賽果」,所以除咗叫做 51%攻擊,亦可以叫做多數派攻擊(majority…

    【網絡運程七宜七忌】之(五)智能捕捉。 一掃知宜忌,免費試用 : https://bit.ly/2R0EwEP 宜:智能捕捉忌:引流入屋玄機詩:攻破帳戶隱入侵 人工智能除三害 傳統的電郵防護工具,主要倚靠對比已知的威脅情報,以及人手增添各種安全設定,攔截惡意電郵。不過,現時黑客攻擊模式每天都在進化,例如以往魚翁撒網式嘅釣魚攻擊,已轉變為瞄準指定目標的魚叉式釣魚攻擊;又如偽冒或盜用企業管理層電郵帳戶,向其他員工進行商業電子郵件詐騙,超越傳統防護工具的偵測能力範圍。要對付日新月異的攻擊,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使用人工智能。 Barracuda Sentinel 就是具備人工智能引擎的防禦工具,透過機器學習分析帳戶的行為習慣,例如登入時間、位置、頻密程度、登入行為等因素,可準確揪出有可能已被入侵的電郵帳戶,防止帳戶盜用及進一步發出詐騙電郵。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系統可自動檢測電郵內容,將帶有惡意連結的電郵隔離處理,同時進行DMARC驗證,確保電郵來自可信任的網域。所有防護效能均全自動執行,減省煩複的設定及誤報,全方位守護企業的電郵系統。 相關資料:https://www.barracuda.com/products/sentinel 一掃知宜忌,免費試用 : https://bit.ly/2R0EwEP ============================ 唔想錯過熱門網絡保安消息,請即訂閱 wepro180 電子周報:https://bit.ly/2Q1626s

    唔少人去餐廳或 cafe 嗰陣,都習慣將手機放喺枱面,方便隨時檢查下有無短訊或接聽來電。而為咗私隱問題,通常都會將屏幕朝下,咁就唔怕其他人(特別係另一半)睇到自己同邊個傳緊短訊,甚至係訊息內容啦!不過,有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如果手機啟動咗語音助手功能,放喺枱面呢個行為已足夠俾有心人奪取你部手機嘅控制權,暗中讀取你嘅私隱,最驚係可以用你部電話打俾其他人傾偈,而你係完全唔會發現㗎! 發現呢個漏洞嘅研究員,係來自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及工程嘅 Ning Zhang,佢稱為 Surfing Attack 所利用嘅方法,其實只係人耳聽唔到,但手機收音咪就接收到嘅高頻音效,於是就可以暗中向手機嘅語音助手發出指令,例如讀取剛收到內有雙重因素認證(2FA)碼嘅訊息、甚至係用你部手機打電話同人傾偈添。研究員試用過市面上 17 部智能電話,包括 iOS 陣營嘅 iPhone,以及 Android 陣營嘅 Samsung Galaxy 等等,佢話只要將手機放喺枱面,無論將枱用金屬、玻璃、木作為材料,甚至喺 30呎外,都一樣可以通過枱作為媒介,將高頻音效傳送過去,而且正面或反面咁擺,都完全無問題,不過屏幕朝下就更難察覺手機運作緊咁解。…

    一聽到生物特徵辨識(Biometrics)技術,大家應該好快諗到係乜嘢嚟,而且仲應該成日用到添。事關而家好多智能手機、平板電腦、notebook 都已經支援指紋、人臉辨識,的確方便過入密碼多多聲,所以生物特徵辨識已經唔係乜嘢新鮮事。之不過,Behavioural biometrics 又係乜嘢嚟?應用起上嚟又有乜嘢限制呢? 所謂 Behavioural biometrics,可以理解為一啲同行為有關嘅個人習慣,例如講嘢嘅節奏、左右手各自嘅打字嘅速度、㩒掣嘅力度、鍵盤使用習慣等等,如果唔係刻意打算去模倣指定目標,都未必會咁細心去留意呢啲個人習慣。可能有人會問,既然有可能模倣,咁點解唔索性用返生物特徵辨識就算呢? 其實咁諗都無錯,不過,應用喺安全認證方面,個人習慣就比較難模倣啲。首先生物辨識技術一般都擺到明要對比邊啲資料,例如係指紋、虹膜、人臉、聲紋等等,只要知道需要邊種生物辨識數據,黑客都有可能偷同複雜得到。行為習慣生物辨識就難得多,因為應用機構未必會公開到底採集邊種個人習慣,正如上面舉嘅例子,如果唔講明用邊種或邊幾種,就算想模倣都無從入手,倒不如直接威迫當事人簡單。現時呢種技術已有應用程式商店、銀行試用緊,據講成效都唔錯,幫佢哋識別到好多帳戶盜用情況。 雖然 Behavioural biometrics 聽落好似幾安全,不過,實際運用起嚟都有一定限制,因為個人行為習慣好受身體狀況影響,例如原本靠分析左右手各自輸入文字速度嘅方法,喺其中一隻手受傷時會唔會被誤判?又例如客戶中風後,手指嘅靈活程度亦一定受影響,咁樣又係咪會登入唔到帳戶呢?所以 Behavioural biometrics 要普及,相信都仲有好多問題要解決。 資料來源:https://bit.ly/2PBEdQ0 相關文章:【極度恐慌】人臉、指紋特徵要死守 一遇外洩無得翻身

    Microsoft Windows 用家唔多唔少都曾經遇到呢個情況,就係打開嘅檔案格式,同你原先預期嘅唔一樣,特別係以前會去討論區下載 BT 檔案或各類海盜版資源嘅人,就更加容易中招。點解呢?因為 Windows 系統設計者本身可能為咗簡化顯示資訊,方便用家睇檔案名,所以系統係預設咗將檔案延伸(file extension)名隱藏。不過,專家話咁做就令用家有可能開錯惡意程式,所以都係建議大家開返顯示好啲。 Microsoft Windows 系統喺顯示檔案時,預設嘅做法隱藏咗佢嘅檔案格式,例如 invoice.pdf,顯示出嚟就只會得 invoice,另外就用預設開啟呢種檔案格式嘅程式,例如 Adobe Acrobat,作為檔案嘅 icon。雖然睇落都好似幾 user-friendly,但諗深一層又確係有漏洞可以利用。網絡安全網站 BleepingComputer 創辦人 Lawrence…

    唔少人都有用過語音助手,例如 iOS 嘅 Siri,又或唔同品牌嘅智能喇叭,而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有相信經歷,就係語音助手會失驚無神跳出嚟,有時仲會自動解答一啲你無問過嘅問題,認真令人費解。有美國大學就做咗一個為期半年嘅測試,了解一下呢啲智能語音助理嘅聽力障礙到底有幾嚴重,同埋會偷錄幾耐用家嘅對話,發現有語音助理一日可以誤啟 19 次,最長仲會偷錄 43 秒音效添! 今次呢個測試係由美國東北大學學者主導,首先佢哋搵嚟五部智能喇叭,包括 Google Home Mini、Apple HomePod、Harman Kardon Invoke by Microsoft、第二同三代 2 Amazon Echo…

    在業界吹捧下,數碼轉型已不再是企業要贏在起跑線的策略,現時更已發展成未來能否求存的關鍵。但 Barracuda 最近發表一份名為《Future shock: the cloud is the new network》調查報告卻顯示,現時企業的移雲狀況遠遠落後於兩年前的預估,香港的情況更甚至有約 20% 的偏差,原因是? 兩年時間認清事實 轉碼轉型能為企業帶來的各種好處,相信都不用再詳細解釋,可加可減的彈性部署需求、提升流動性、自動化減省人力資源等,自然令企業管理者躍躍欲試。雲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Barracuda 於 2017 年曾就公共雲部署意向進行全球研究報告,綜合他們的意見,當時的調查預計兩年後採用公共雲的比率會達至 60.91%,而香港區的發展雖然較慢,但預期採用率也有 51.71%。…

    除咗銀行,賭場都稱得上係另一個收埋好多錢嘅地方,如果話你知有黑客成功入侵賭場,第一個反應通常都以為係為咗偷錢。不過,竟然有黑客係為咗偷賭客資料而入侵,唔通嫌錢腥? 根據網絡安全公司 Talent-Jump 及 Trend Micro 剛啱公布嘅調查報告,指出由上年夏季開始,已發現有一班由中國政府支援嘅黑客組織,開始向一啲網上賭博或投注網站發動攻擊,佢哋嘅目標主要係針對東南亞賭博公司;而入侵目標係瞄準資料庫及程式源碼。專家指出,呢班黑客入侵嘅手法並唔特別,只係透過魚叉式釣魚電郵(spear-phishing),引誘賭場員工開啟電郵內嘅附件,喺網站上植入後門,之後就陸續安裝各種惡意軟件,包括暴力破解工具、掃瞄 NETBIOS 伺服器工具、提升權限工具、盜取密碼或 Clipboard 資料工具等等,令佢哋可以喺內部網絡搵到想要嘅嘢。由於呢班黑客係利用 Dropbox 嚟儲存惡意軟件及 C&C 工具,所以安全專家將佢哋稱之為 DRBControl(DRopBox Control)。 以往國家支援嘅黑客組織,主要係為咗政府服務,例如有專門針對竊取高端技術嘅黑客,亦有以癱瘓目標網絡活動嘅黑客軍團,不過,專家指出今次入侵賭博網站嘅行為似乎同國家無關,好可能只係黑客嘅個人行為。事實上,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喺上年亦指出有中國支援嘅黑客組織喺工餘時間,為興趣或個人利益去發動私人攻擊。至於入侵賭博網站係咪真係同政府無關呢?我個人就有好多聯想嘞,例如係咪搜集緊某啲「賭客」嘅投注記錄,作為洗黑錢或收受利益嘅證據?無論係為國家或個人利益,攞住呢啲痛腳,回報同風險隨時好過直接偷錢多多聲㗎。…

    以前寫過一排 blog,見都有少少人睇就諗吓點樣搵錢,咁啱嗰陣時有 Google AdSense 呢個服務,喺網頁留個位俾 Google 就有廣告派俾你,有人 click 就會收到少少分紅;當時年少無知,諗住搵幾部電腦每日撳幾吓廣告,一個月落嚟都有唔錯嘅收入……結果只係做咗幾日就俾 Google 發現,仲停埋我個戶口,直到今時今日都無成功賺過 Google AdSense 嘅錢。 我當然係反面教材啦,但係好多守法守規嘅企業,的確係靠 Google AdSense 搵到一萬幾千,幫補營運開支,遇着瀏覽量比較高嘅網站,分分鐘仲搵到多啲錢添!不過,如果唔好彩俾Google停咗個戶口,相信都幾頭痕。估唔到咁樣都會俾人鍊住 spring pocket,早前就有人向網絡安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