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物聯網 (127)

    網絡威脅漸趨頻繁,物聯網設備和多雲系統的擴展增加了複雜性,重大的數據洩露事件機率亦大幅增加。全新版本網絡安全平台「Check Point Quantum Titan」引入了三個新的軟件刀片,利用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學習技術,提供強化威脅防禦,有效防範高級域名系統漏洞(DNS)和網絡釣魚,並確保自動化物聯網安全。想了解有關產品規格或更多功能資訊,歡迎瀏覽:https://bit.ly/3fkU0CE

    Microsoft 被稱為 Section 52 的 Azure Defender for IoT 安全研究小組近日發現,物聯網和營運技術(Operational Technology,OT)裝置上,有一系列的記憶體分配漏洞,可用來執行惡意程式。這個目前盛行的漏洞名為 BadAlloc,與不正確驗證的輸入有關,而這個漏洞會導致堆溢出,並最終執行這些代碼。 研究小組在發文指,這些漏洞都源於使用記憶體容易受攻擊的功能,如 malloc、calloc、realloc、memalign、valloc、pvalloc 等。當傳遞外部輸入時,這些函數就會出現問題,因為這些外部輸入可能導致整數溢出或迴繞函數,折回的結果是重新分配記憶體緩衝區。小組又指,儘管折回而分配的記憶體不多,但令與記憶體分配相關的負載,超過了實際緩衝區分配,導致了溢出;缺乏輸入驗證令入侵者開採記憶體分配功能,造成堆積溢位,而令他們可於目標裝置上執行任意程式。 Microsoft 正與美國國土安全部合作,向受影響的供應商發出警報,並修復漏洞。在通報中所示的受影響產品來自 Google Cloud、Arm、Amazon、Red Hat、Texas…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保安漏洞一直為人詬病,經常傳出黑客借已連結物聯網的智能家電,入侵網絡,甚至在企業未為意間,打開其網絡安全缺口!但也不用太擔心,最近歐盟網絡資訊安全局(The 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Cybersecurity, 下簡稱ENISA)推出 IoT 產品開發指引,供大家參考如何確保網絡安全。 由 ENISA 所定的指引 Guidelines for Securing the IoT –…

    智能家居依賴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運行,每一件裝置都可以裝上晶片,進行指定工作,例如起床想喝咖啡,指令咖啡機運作,還未刷完牙,已可聞到咖啡香氣。方便得很,對吧?但是背後的危機亦早已潛伏,因為影子物聯網設備(”Shadow IoT” device),原來會在安全團隊不知情的情況下,悄悄將資料傳送到網絡。 由Palo Alto Networks所發表的研究論文指出,IoT設備已廣泛連接公司網絡,諸如汽車、醫療設備、健身器材,甚至是玩具,統統都是可能「中伏」家具!而造成這些物品所連繫的網絡易被入侵的原因是,它們沒有完善的網絡安全保護,黑客有機會可循這些裝置再入侵其他系統。 Palo Alto Networks指,如果裝置設有IP Address就能夠被連結,由於它們沒有高防禦的密碼,亦沒有防火牆作保護,所以容易被攻擊。而本身具備連接網絡功能的IoT設備亦因安全漏洞問題,致使黑客輕鬆取得網絡權限,繼而作出入侵。企業宜將IoT設備清晰分類,以找出易被入侵的裝置,防止被黑客利用作出更大規模的攻擊。 資料來源:https://zd.net/33Blkmb

    如果問未來最矚目嘅流動通訊科技係乜,十居其九都會答5G同埋物聯網(IoT),華為創辦人任正非月初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訪問,都話美國佬搞完佢哋嘅5G後,下一個戰場就係物聯網,就知呢兩樣嘢幾咁受全世界重視。 不過物聯網有個好大嘅問題,就係物聯網嘅概念係將所有本來上唔到網嘅死物,都搞到佢哋可以駁晒上網,以前就算只得電腦同埋手機可以上網,要搞網絡保安已經唔容易,而家仲所有嘢都上晒網,黑客要入侵更加易而反掌。 舉個簡單例子,之前聽行家講過,有個中小企客俾黑客入侵,check晒全公司網絡都搵唔到個漏洞,最後結果發現原來佢門鎖係連住物聯網,但係因為要識別員工資料,所以又連咗上公司個數據庫,就係咁出事……試想像一下如果公司有幾樣嘢都用緊物聯網,情況會幾失控。 歐洲一間認證機構digital.security就諗到條橋,幫出品物聯網設備嘅公司做認証,只要產品出廠前俾佢哋做25至30個測試,確保產品無論連接其他物件、互通訊息嘅協定、連接嘅伺服器,以及產品內置嘅應用程式,都唔會有保安漏洞,而成個過程會聘請獨立資訊保安專家嚟評估,通過測試就會喺產品貼上IQS(IoT Qualified as Secured)嘅標誌,為期兩年,兩年後要再拎返嚟重新測試先可以續牌,過程都好嚴格,以後要添置物聯網產品時,就記得睇下有冇IQS標誌先好買!

    香港餐飲業長期面臨「三高」挑戰:高昂的人力成本(廚房每月開支可達十多萬港元)、租金壓力與廚藝人才斷層。AI 炒菜機械人的出現,透過人機協作的管理模式,為行業注入新動力,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更提升效率與品質,開創餐飲業新格局。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人機協作:解放人力,釋放潛能 AI 炒菜機械人並非取代廚師,而是成為他們的得力助手。傳統廚房依賴師傅的經驗與技巧,而智能系統則透過精準數據與自動化技術,減輕重複性勞動,讓廚師專注於創意菜式設計與顧客互動。這種人機協作模式,讓人力與技術相輔相成: .降低成本:AI 系統以電力與設備折舊為主要開支,減少對高薪廚師的依賴,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靈活運作:機械人 24 小時待命,無需休假,與人力形成高效互補,確保繁忙時段的穩定出餐。 迎合潮流:高效滿足「高性價比」需求 需求近年「兩餸飯」風潮反映消費者對高效率與高性價比的追求。AI 炒菜機械人將這一需求推向新高度: .快速出餐:3 分鐘精準復刻鑊氣小炒,結合人類監督,確保菜式兼具效率與風味。 .數據驅動:透過大數據分析顧客口味偏好,廚師可與 AI 系統合作,動態調整菜單,提升顧客滿意度。 數位化烹飪:人機共創穩定品質…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一項全新的網絡安全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目標是加強美國的網絡安全措施,並調整前總統拜登在任時期實施的相關行政命令。業內人士指新命令的重點集中於改進軟件開發安全、後量子安全加密(Post-Quantum Cryptography,PQC)技術的實施、人工智能及物聯網(IoT)的安全,以及防範數碼身分被濫用,將重心聚焦於實質性的安全威脅。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刪除數碼身分政策 基本上,這次特朗普簽署的新行政命令,將拜登於今年 1 月推出的行政命令(EO 14144)進行全面調整,包括刪除及重寫一些章節的內容。根據白宮發布的資料顯示,新命令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明顯的改動: 首先是刪除數碼身分政策,原先的條文提倡在驗證公共福利項目的申請者時接受數碼身分文件,但特朗普政府認為有可能導致欺詐風險,因此決定移除。 其次是簡化後量子安全加密技術的實施路線圖,原本拜登要求與外國政府和行業組織合作推進 PQC 技術,但特朗普就將開發重點放在國內,要求負責單位定期更新支持 PQC 的產品清單,並要求聯邦機構在 2030 年前全面支持 TLS 1.3 或更高版本的通訊加密協議。…

    在當今節奏急速的業務環境中,企業需要一個高效且安全的網絡來支持混合工作模式,應對物聯網(IoT)設備的快速增長及數碼轉型的需求。領先全球的雲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 Arista Networks 推出其 Cognitive Campus Network,內建 Arista Multi-Domain Segmentation Service™ (MSS)(多領域分割服務),僅需端到端添加 Arista 交換器即可在現有園區網絡上實現智能化,高安全且易於管理的解決方案。 這不僅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員工生產力,還能保護您的業務免受網絡威脅,而使用MSS無需複雜的專業知識,亦無需全面替換基礎設施。Arista Cognitive Campus 讓企業輕鬆實現零信任網絡,加速市場反應、增強客戶信任並提升競爭優勢,助您專注於業務增長。 智慧園區網絡:無縫升級現有網絡,應對新時代挑戰 隨著混合雲架構、遠程工作模式及大量…

    全球領先網絡安全供應商 Fortinet 成立 25 年,致力將網絡(Network)與安全(Security)整合,一直緊貼並引領市場發展。Fortinet 香港、澳門及蒙古區總經理馮家健(Michael)表示,未來將會繼續採用 AI 向三大方向發展;而 Fortinet 亞太區產品管理副總裁兼區域首席技術官陳智輝(Jack)則發布最新的 FortiGuard Labs 2025 年全球威脅型態報告,發現黑客越來越多利用自動化工具及 AI 技術,企業不得不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SD-WAN 處領導位置多年 Fortinet…

    全球領先由數據驅動、客戶端至雲端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Arista Networks,在香港市場推出了創新的 Arista Guardian for Network Identity(AGNI) ,是一款由雲原生和 AI 驅動的網絡訪問控制(Network Access Control, NAC)解決方案,適合企業採用。 香港面臨的網絡安全挑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網絡安全上面臨重大的挑戰。隨著混合工作模式的興起,員工可以從不同地點及非托管設備(包括 BYOD 和物聯網終端)訪問企業網絡,這增加了不同渠道的網絡攻擊,而不斷升級的勒索軟件和釣魚攻擊亦持續威脅網絡安全。這些網絡攻擊,特別針對香港的關鍵行業,例如:金融、物流和貿易等。若關鍵行業一旦被攻擊成功,有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傳統本地部署的 NAC 解決方案難以應付,通常需要昂貴的硬件升級和複雜的管理,而舊有的安全協議亦存在防護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