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Windows

    雖然未必每個人都會去「甜相」網站,不過這次由 Cyble 專家發現的網絡攻擊,就借助了 Microsoft Windows 一種下載檔案時的慣常做法,令用家以為只是下載一張無傷大雅的圖檔,結果卻誤裝勒索軟件,而且被加工的檔案幾乎無法還原,就算無交贖金,受害者都一樣頭痛。 圖檔本身其實都有一定危險程度,例如小編以往就曾報道有信用卡資料盜竊集團 Magecart,將 card skimmer 惡意程式碼隱藏在網站圖標 favicon 內,只要有網站用來裝飾,日後網站的客戶如使用信用卡購物,所有資料都會落入黑客集團手上。而這次由網絡安全公司捕獲的攻擊中,專家發現黑客瞄準這些安全意識較差的網民,利用色情相片引誘對方上當授權下載惡意軟件。 專家解釋,黑客集團首先設立一個色情相片網站,再於不同社交渠道宣傳吸引網民瀏覽。當 Windows 用家一進入網站,瀏覽器便會彈出一個授權下載的提示,專家說 Windows 會預設隱藏延伸檔案名稱,所以黑客便將惡意軟件執行檔命名為 SexyPhotos.JPG.exe,讓Windows下載提示只顯示 .exe…

    網絡攻擊日新月異,最近有安全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項名為「Dark Utilities」的新服務,它令網絡犯罪分子能以簡單且廉價的方式,以惡意操作建立指揮和控制中心(Command and Control, C2)。Dark Utilities 服務為威脅者提供了一個平台,該平台支持 Windows、Linux 和 Python 的有效負載,並消除了與實施 C2 通信通道相關的工作。 C2 伺服器是攻擊者在外控制惡意軟件、發送命令、配置和新的有效載荷,以及接收從受感染系統收集的數據的方式。而 Dark Utilities 則是其中一款 「C2 即服務…

    最近出現一種強大的木馬惡意軟件,針對 Windows 系統的後門存取,並在一些地下論壇,以僅僅一杯咖啡的價格出售,背後更只由一個人開發和維護。這個廉價惡意軟件名為 DCRat,自 2018 年起已一直存在,不過現時已經過重新設計和重新啟動。 一般而言,便宜的惡意軟件只提供有限的功能,但 DCRat 的價格低至 5 美元,更配備了多種功能,其中包括竊取用戶名、密碼、信用卡資料、瀏覽器歷史記錄、Telegram 登錄憑證、Steam 帳戶、Discord Token 等。DCRat 還能截取屏幕截圖、竊取剪貼板內容,並包含一個鍵盤記錄器,可以追蹤受害者在其電腦輸入的任何內容,並能讓犯罪分子幾乎完全存取受害者在下載惡意軟件後所做的動作。 根據 Blackberry 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的分析,DCRat 是由一個用戶開發和維護,而該用戶在幾個俄語地下論壇及…

    烏俄之戰,網絡戰場亦打得熾熱。烏克蘭政府的電腦緊急應變團隊最新發出警告,懷疑是來自俄羅斯的黑客團隊 UAC-0056,假扮成烏克蘭政府機構向國民發出 Windows Bitdefender 安全更新電郵,實際上卻在散播入侵軟件。而且惡意軟件更是由 Go 程式語言寫成,變相令防毒軟件更難捕捉。 這次釣魚電郵攻擊採用了多種迴避防毒軟件偵測的策略,雖然行為卑劣,但也實在值得IT管理員參考。首先,黑客未有在釣魚電郵中直接附加惡意檔案,而是在信中內嵌一條下載虛假 Bitdefender 安全更新檔的網址,並且掛載在一個「清白」的法國伺服器上,減少被安全系統當作惡意或垃圾電郵的機會,讓更多烏克蘭國民可以收到信件。 如收件者誤信電郵內容,通過連結下載及安裝檔案,受害者會看到屏幕彈出一個偽真度高的「Installing the Windows Update Package」通知框,但實際上卻是從黑客控制的 Discord 內容,傳遞網絡下載滲透軟件 Cobalt Strikes,容許黑客在電腦設備上建立後門,入侵其聯結網絡的其餘電腦設備。 同一時間,電腦亦會下載一個以…

    Microsoft Store 再有遊戲被發現藏有木馬病毒,Check Point 網絡安全專家指一款喚作 Electron Bot 的惡意軟件已悄悄感染不少正版遊戲,Windows 用家一旦安裝,它便會暗中開啟一個隱藏的瀏覽器視窗,執行一系列的惡意功能。最新功能是可盜取用家的社交平台包括 Facebook 等的帳戶登入資料,估計已有 5,000 電腦用家中招。 Electron Bo t最早被發現於三年多前,當時這款惡意軟件隱藏於 Google Photos 應用軟件中,用家在安裝軟件後便會受到感染,變成協助黑客賺取廣告費的點擊機械人。它在過去數年雖然不斷作出演變,例如進行 SEO…

    過往主要攻擊 POS 系統,竊取企業儲存的客戶信用卡資料的黑客集團 FIN8,最近被網絡安全專家發現擬似加入了勒索軟件功能,其白兔 (White Rabbit) 勒索軟件借用其他集團的入侵方法,再運用雙重勒索手段逼受害企業交贖金。企業必須做好勒索軟件防禦工作,便可減少中招風險。 網絡安全專家 Michael Gillespie 上月在 twitter 貼文,說捕獲到一款首次現身的勒索軟件 White Rabbit。他當時指出,White Rabbit 在加密目標檔案後,會為每個檔案加上 .scrypt 延伸檔名,以及一個與檔案名稱相同的 txt…

    烏克蘭、俄羅斯對峙局勢日漸升溫,而 Microsoft 網絡安全專家近日發現,有新的惡意軟件假扮成勒索軟件,向烏克蘭多個機構發動網絡攻擊,收錢並非主要目標,而是將受害者的電腦鎖死及銷毁儲存的數據。專家估計這次攻擊旨在製造社會混亂,從另一層面撼動烏克蘭政府的管治根基。 Microsoft 專家解釋,這次發現的 WhisperGate 是一種全新的惡意軟件,暫時仍無法掌握是由哪一個網絡犯罪集團所操控。WhisperGate是由兩種完全不同的攻擊組成。Stage1.exe 首先會在 C drive 的 PerfLogs、ProgramData 或 temp 資料夾內執行,它會取代 Windows 作業系統的主開機記錄,導致系統無法起動及存取電腦內的資料,同時可以脅持屏幕顯示,換上一張勒索贖款告示,指示受害者將價值一萬美元的比特幣 (bitcoin) 存入特定帳戶,並留下一個 Tox…

    再有黑客集團利用惡意廣告 (Malvertising) 手法,令偽裝成正版軟件的木馬病毒更容易被人搜尋及下載,只要網民貪方便直接點擊便很易出事。Cisco 安全專家 Talos 指出,這三款惡意軟件中有兩款是未被記載的特製軟件,另一款則假扮成 Chrome 瀏覽器的擴充功能,全部都以盜取 Windows 用家的各種帳戶登入資料,以及植入後門為目的。 Talos 將這次網絡攻擊統稱為 Magnat,幕後的黑客非常低調,雖然曾於 2018 年首次被發現,但其後並未有被捕獲的消息,但從這次檢獲的病毒樣本可見,Magnat 三款惡意軟件均持續著開發。為了令網民中招,黑客會利用網上廣告增加惡意軟件下載連結的曝光率,當然,黑客首先會假扮成各種人氣應用軟件或遊戲,包括 Viber、WeChat、Battlefield 等,由於它們都是免費軟件,因此網民或許會對這些搜尋引擎「推介」的搜尋結果掉以輕心,以為廣告費必定是由官方支付,因此在下載後便直接安裝。 專家又指出,Magnat 三款惡意軟件各有功能,Redline…

    假扮網絡公司或政府機構公共 Wi-Fi 熱點 SSID 名稱、等待受害者自動連線的詐騙手法,大家應該都聽唔少,而部分 Wi-Fi 產品供應商如 Apple、Google、Microsoft 都有對應方法,阻止裝置連接虛假 SSID。不過,新的 SSID Stripping 攻擊就利用裝置先睇到的隱形文字,成功繞過攔截機制,聽落都幾匪夷所思。 專門提供無線網絡安全服務供應商 Aireye,早前在以色列科技學院研究員協助下,發現 Windows、macOS、Ubuntu、Android、iOS 等作業系統的電子設備,都有可能受到 SSID Stripping 攻擊。SSID…

    Microsoft 剛釋出一項針對 Office 漏洞的緩解方法,稱黑客可向目標用家發送一個特製 Office 文件,引誘對方打開然後利用該漏洞,將惡意軟件下載至電腦設備。由於現時未有更新檔案提供,企業 IT 部門必須手動堵塞漏洞。 今次 Microsoft Office 漏洞由多個安全專家共同發現,其中一個屬於威脅監測公司 EXPMON 的專家 Haifei Li 指出,由於他偵測到有黑客嘗試利用一個高精密的零日漏洞嘗試攻 Microsoft Office 用家,才會發現相關漏洞。該項被標籤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