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人工智能 (269)

    上星期一份針對港台加密趨勢嘅調查報告顯示,近半數(48%)港台企業認為員工疏忽係數據安全嘅最大威脅。由於員工嘅安全意識不足,就算企業已安裝防火牆、防毒軟件,亦可能只係阻截到外來攻擊,但就未必能阻止員工「主動」製造漏洞,防止機密外洩。 過時防禦策略 唔少企業管理者可能都會問,點解投入咗大量資源喺網絡保安上,都仲係咁唔安全?其實同採用產品嘅防禦策略有好大關係。傳統網絡防禦方法係透過比對病毒數據庫資料,當發現網絡上出現被標記嘅行為,例如有病毒或惡意軟件企圖喺端點電腦進行安裝,又或有大量數據由內部網絡送出,先會觸發保安系統進行攔截。不過,黑客深明當中漏洞,於是透過改變攻擊模式,例如毋須安裝惡意軟件的無檔案惡意程式(Fileless Malware),或以不定時、每次只傳出少量數據嘅傳送模式等,將惡意傳輸隱藏於企業正常嘅網絡活動之中。更重要嘅問題係,當有事故發生,即使網絡保安系統有 log ,要喺短時間內以人肉搜尋方式完成作業,相信就連網絡保安專家都要投降。 分析行為調整防禦策略 其實只要借助 User and Entity Behavior Analytics (UEBA) 自動化記錄分析工具,唔單只可以好快咁搵出端點電腦嘅微細異常行為,更可以將事故發生時每部電腦及登入帳戶正在進行嘅活動,包括睇緊嘅網站、開緊嘅電郵,以及同網絡內電腦嘅互動,全部清清楚楚咁展示出嚟,對防止惡意軟件擴散及預防事故發生,都有好大嘅幫助。喺「Edvance Beacon 2019」安全峰會上,網絡保安專家將會親身示範點樣借助呢啲分析工具,去鎖定有問題嘅網絡活動,無論係內聯絡抑或雲端應用,都可以通過中央介面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人,又或係網絡安全把關者,就要即刻報名參加,喺採用自動化防禦產品前,都可以向人工智能借鑑,留意返一直遺漏嘅地方,緊急調整企業防禦策略,減少保安事故發生! Edvance Beacon 2019日期:2019…

    近年常常聽到「人工智能」一詞,好像潮語一樣,並代表著「高科技」的意思。一些產品含有自動調節功能,就以誇張宣傳手法說是「人工智能」,這根本不符合「人工智能」的定義。 「人工智能」已有幾十年歷史,早在八十年代初,電腦科學家便開始設計能學習和模仿人類行為的程式。在電影裏,如《Terminator》、《Matrix》或《Ex Machina》所描述的「人工智能」,都擁有觀察和感知能力,並可以做到推理和解決問題,這類可稱為「強」人工智能,但是現今技術水平仍未有效實現。 目前的科學研究工作都是集中在「弱」人工智能這部份,並取得重大突破。智能是從何而來呢?讓我們先理解「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區別和關係。 「人工智能」的領域中,「機器學習」是其中一種方法;在「機器學習」的技術中,通過使用大量樣本作訓練而積累的智能,就稱為「深度學習」。 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大家會不知不覺地留下大量數據及電子足跡,這給予「深度學習」在訓練時所需之用;此外,系統運算速度的提升,令「機器學習」時間大大加快。綜合這兩個主要因素,終於令「機器學習」成熟起來,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邁進了一大步。 同樣,近年一些高端網絡安全產品也採用「機器學習」去處理大量電腦使用者的日常行為,並作深入分析。即使黑客成功盜取了用戶的帳號及密碼,保安系統也會跟用戶日常使用方式作出對比,如發現有明顯偏差,就會發出警示或作出攔截。一幕幕兵賊鬥智(人工智能)的場面,已在網絡安全領域中展開。

    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在過去幾年大行其道,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成功步驟,加上遙距工作在疫情下急速發展,到底為網絡架構帶來甚麼衝擊?零信任(Zero Trust)為何會成功「彈出」顛覆網絡架構,甚至取代部分 VPN 與防火牆功能?面對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AI)攻擊,企業又應該如何自保?小編請來業界專家 Zscaler 大中華區區域總監袁蔚豪(Henry Yuen),為大家剖析網安趨勢。 VPN 易造成網安漏洞 企業講數碼轉型,不外乎是「由地上天」,例如將應用程式放到雲端,但在網絡架構的層面上,其實未有出現根本性改變。Henry 解釋,傳統以來維護網絡安全做法就如同城堡形式,利用防火牆、IPS 等防護工具作城牆,保護城堡內的重要數據。至後來雲端應用、遙距工作的出現,就演變成利用 VPN 連接用戶、分支辦公室及雲端,但城堡形式的做法仍是一致的。 VPN 成為了員工在外存取內部應用程式及數據的重要工具,惟久而久之,又衍生了用戶「無王管」存取權限、用戶體驗問題等,出現延遲性之餘,安全風險及攻擊面亦會大增,只要有一部機被竊取帳戶與密碼,便足以感染整個公司網絡。事實上,Gartner早於 2019 年便曾預測,企業將逐步淘汰 VPN,轉而使用…

    在現今的數碼趨勢下,數據已成為每一家企業的基石,因此保護身分安全成為成功的必要策略關鍵。然而,根據 SailPoint《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企業的身分安全成熟程度差異較大,高達 60% 企業的成熟程度仍處於最低水平。 儘管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已制定成熟的身分及數據安全框架,但區內其他國家或地區卻才剛開始意識到此監管法規的重要性。身分安全在業務當中所發揮的作用,遠遠超越僅遵守監管法規,實際上更是緩減風險、提高營運效率及達致業務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企業領袖必須認清身分安全計劃的龐大優勢,如可有效降低風險及簡化營運。把身分管理融入核心業務策略中可使企業超越技術限制,讓其安全目標與整體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從傳統身分安全轉型 對於剛起步發展身分安全的企業而言,有些障礙的確需要克服,特別是固有的技術債挑戰。正如報告所顯示,許多處於較低成熟階段的企業均面對硬件、系統及程序過時的難題。這些傳統身分安全工具並非針對現代企業目前需求而設計,而且無法管理複雜的多雲端環境及員工和非員工等多種身分。若要向前發展,企業必須專注識別並有條不紊地更新或替換這些過時的系統。這個關鍵步驟包括投資現代化技術並重新配置 IT 基礎設施,以支援更先進、更複雜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獲取管理層支持 能否加強企業身分安全計劃也取決於管理層的支持。正如報告所強調,77% 身分和存取權管理決策者認為,有限的高級管理層支持是一大障礙。要獲得決策人員的支持,有效傳遞身分安全的價值尤其重要,並需要強調身分安全除屬技術保障外,亦是達致業務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產品創新和以數據為本的市場營銷等。以身分安全配合這些業務優先目標,從而培養高級管理層的承諾,這一點是關鍵。此外,制定業務案例來逐步解決預算限制及人才短缺等挑戰,也非常重要。這些案例應重點突顯更強的身分安全如何促進企業生產力和創新、降低網路風險並推動業務成功。 善用先進功能的優勢 在建立強大的高級管理層支持後,企業便就緒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來完善身分安全框架。這類技術整合不但能擴展身分安全措施的規模,亦讓企業能夠快速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並在現時變奏快速的數碼環境中保持靈活。舉個例子,與沒有人工智能支援的企業相比,採納自動化和人工智能身分管理平台的企業擴展身分相關功能的速度快達 37%。 該項報告又指出,此等技術的採納率有所不同,從…

    Google 旗下的人工智能 「搜索生成體驗」,被發現背後的算法有可能被黑客濫用,令到人工智能會首先推薦可將用家引領至惡意內容的詐騙網站,例如虛假的贈品、垃圾訂閱和技術支援詐騙等,令用家身陷詐騙風險之中。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為回應 Microsoft 推出的 Bing 人工智能搜尋服務,去年 Google 急推自家的「搜索生成體驗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用家使用 Google 搜尋引擎時,除了會顯示傳統搜尋結果頁面,還會在接近頂部位置插入標明由 AI 推薦的搜尋結果,用家還可借助 AI 繼續搜尋相關引申內容。…

    全新一代 Wi-Fi 7 於去年登陸香港,不少企業都希望採用 Wi-Fi 7,以獲更佳的速度及頻寬,然而,此類新技術亦會擴大企業的攻擊面。網絡保安服務方案供應商 Fortinet 推出業界唯一結合 Wi-Fi 7 的全方位安全網絡解決方案,提供企業級保護、AI 驅動的安全月服務和 AIOps 自動化功能,以確保客戶無線流量安全。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Fortinet 是唯一一間將網絡技術和 AI 驅動的安全方案結合的供應商,提供單一且全面的解決方案,以連接和保護有線和無線區域網絡。今次所推出的解決方案,令客戶既可以受惠於 Wi-Fi…

    網絡安全研究員發現,網絡騙徒最近借死人過橋賺錢的情況有上升趨勢,而且他們還先進地研究 Google 搜尋分析結果,再透過人工智能產生訃文,以 SEO 污染技術增加惡意網站被搜尋的機會,最終賺取網絡廣告費。不過,嚴格來說這些騙徒又沒有發死人財,因為「被喪生」的知名人物,很多時根本尚在人間!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有齊配相提高可信性 今年初,CNN 報導了一個無故被車禍喪生的知名女作家 Deborah Vankin 的詐騙事件,原來她的朋友通過社交平台及網站貼文,發現了有關她遇車禍離世的報導,報道中的主持人雖然只輕描淡寫 Deborah 的遇害消息,但內文中卻有她、車禍現場、殯儀館中的棺材、燃點的蠟蠋等配相,大大提升事件的可信性。 經調查後,發現原來受害者不止她一個,因為這已成為近來網絡騙徒的熱門賺錢手法,透過捏造名人逝世的消息,吸引網民轉載消息,到訪貼有訃文的網站及相關影片,除了靠流量賺取廣告費,還有些網站會在訪客的瀏覽器彈出對方電腦設備已中毒的視窗,引誘對方下載防毒軟件,同樣可賺取廣告費以至產品分成,騙徒如有心,當然還可誘使這些受害者下載內含木馬病毒的檔案。 先查證免急於 RIP Secureworks Counter Threat…

    曾經在 2021 年遭受黑客入侵的日本科技巨頭富士通(Fujitsu),最近承認多個內部系統遭受黑客入侵,不單內部系統被黑客安裝惡意軟件,更偷去了涉及客戶的機密資料。其實早在上一次事故,官方已宣稱以新的零信任(Zero Trust)架構取代舊有安全技術,莫非依然存在漏洞?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官方稱客戶資料被盜取 貴為全球第六大 IT 服務供應商的 Fujitsu,年收入高達 239 億美元,業務範疇包括伺服器、儲存系統、軟件、電訊設備及多種雲解決方案,而且因為公司提供的服務遍及 100 個國家,當中更跟日本政府組織有密切關連,處理的數據涉及不少重要的政府決策,由此推測,一旦系統發生事故,影響可以好大。不過,Fujitsu 管理層早前就發表事故公告,指內部多個系統遭受黑客入侵,除了系統受到破壞,客戶的數據同時亦在這次事故中被盜取。 根據管理層發表的情報顯示,當公司發現入侵事件後已即時將受影響的裝置進行隔離,並已向日本政府個人情報保護委員會報告及評估這次事件的滲透範圍,不過,暫時就未發現客戶的外洩資料被濫用,至於對傳媒的查詢就一概未有回應,所以實際上的影響有幾大,會否發展成類似 SolarWinds 或 Microsoft Outlook…

    在香港這個建造業發達的城市,卻幾乎每個月都會發生致命的地盤意外事件。根據勞工處的統計數據,本港在 2023 年有 23 人在工業意外中喪生,其中 19 人是建造業工人。如何加強工地安全並保障工人的生命,可謂刻不容緩。當局已經加強罰則,着力提高建築業界的工地安全意識。而業界亦已積極推行智慧工地,即「4S 管理」(Smart Site Safety System),希望以科技幫助解決這個長期問題。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然而要實現智慧工地,是一項相當困難的任務。因為工地的結構往往十分複雜,涉及高架、地下挖掘、地下水道和密閉空間等不同工程及場景,而不平坦的地表更散佈着各種建築材料,要安裝人工智能科技並貼合不同工程的需求進行系統設置,絕不簡單。筆者近年經常就處理有關建築安全的項目,透過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及大數據分析以改進工地的安全性及效率。當中,有很多先進的硬件可以採用,包括智能手錶、頭盔、標籤、鎖、空氣質量檢測儀、警報器等,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這些智能硬件串連,並透過中央管理平台控制,以有效地做到數碼化追蹤、數碼化工作許可、危險區域進出管制、智能監控設備等各項功能。 分享近期一個地下水道工程項目的一點心得。地下水道的建設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而當中有不少密閉的施工空間,諸如水泵房和地下室等。當工人深入地底或在密閉空間工作時,有機會面臨缺氧或吸入有毒氣體的危險。另一方面,一旦在地下水道發生意外,其環境的複雜性也大大增加救援的難度,救援人員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才能找到受困工人的位置。 要在地下水道和密閉空間等項目實現「4S 管理」,必須考慮到其空間環璄的特殊情況,而科技設備的便攜性更是十分重要。在維護電源上,要用上智能標籤(Smart Tag)方案,一年無需充電也可無縫運作,可配合即插即用(Plug-n-Play)設定模式的裝置,以及可移動電源的空氣傳感器和藍牙感應器等裝置。 而當工人配戴智能手錶或智能頭盔時,所有硬件設備與智能中央管理系統相結合,可監察施工區域工人人數,以及工人們的身體狀況等。當工人需要進入危險區域施工時,只需在應用程式提交申請,系統將即時處理;如果申請獲准,應用程式的二維碼將會更新。 工人在施工期間穿戴相關的配備裝置,智能設備將持續監測工人的健康指數,一旦發現問題(如工人的心率不正、缺氧、處於昏迷狀態,或檢測到空氣質素出現異樣),不用工人發出求救,系統已可即時透過簡訊或手機 App…

    美國 FBI 的 IC3 部門發表 2023 年網絡犯罪報告,去年網絡犯罪造成的損失高達 125 億美元,較 2022 年報告增加 22%。當中最令人頭痛的是商業電郵詐騙(BEC),約佔總損失的五分之一。而其中一個令 BEC 詐騙大增的原因,相信與深度造假(deepfake)人工智能技術有好大關係。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BEC 造成 29 億美元損失 這次公布的數據中,當局開宗名義指出所有數據都是基於執法部門的發現或受害者上門求助,其他未有求助或被發現的個案估計還有更多。而基於這些數據顯示,B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