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it Transfer 及 Cloud Managed file transfer(MFT)零日漏洞事件繼續發酵!開發商 Progress Software 在五月尾推出安全修補後,在調查過程中又發現多一個零日漏洞,結果在 6 月 9 日再一次緊急發布第二次安全修補。 專家指第一個漏洞正被勒索軟件集團 Cl0p 瘋狂濫用,受影響的機構已超過 100 間,而且亦有入侵的概念驗證(PoC)被公開,如果有採用相關服務,就更加要立即升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Search Results: 專家 (916)
利用 AI 繪製的圖像可謂幾可亂真,不過近日有網絡不法分子利用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將社交媒體上的相片及影片,移花接木成色情內容。FBI 警告這類網絡色情勒索(Sextortion)的案件有所增加,提醒大眾在網上公開相片時要小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儘管是一些普通的日常相片及照片,放到網上後,卻成為了不法分子用作勒索的素材。 FBI 表示,截止 2023 年 4 月,此類案件有上升趨勢,但未說明收到多少投訴,只指出犯罪集團已有數以千計的同類計劃,受害人更包括不少未成年人士。 或要求受害人傳送真裸照 根據受害者表示,不法分子多數會要求受害者支付贖金或其他物品(如禮品卡),否則便向其家人或朋友發布,又或者要求受害人發送真實的裸照或影片作為交換。有不法分子會跳過勒索部分,將用 AI 製作的假影片直接發布到色情網站,對受害人造成滋擾,甚或要求受害者支付費用,換取刪除已上傳的相片及片段。 專家建議在網上發布相片或影片時,應只向私人朋友分享,至於作為家長,則應該留意子女的網上活動,不時在網絡搜索及檢視子女的資料。 資料來源: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security/sextortionists-are-making-ai-nudes-from-your-social-media-images/
台灣科技公司 GIGABYTE 電腦主機底板的韌體更新程序,被發現存在可被黑客利用的安全漏洞,涉及超過 270 款底板。事件曝光後,GIGABYTE 急急推出安全更新,雖然被攻擊的風險不算太大,但廠方仍建議企業盡快跟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今次事件由硬件安全公司 Eclypsium 舉報,從其研究報告可見,這次的問題出在 GIGABYTE 處理底板韌體的程序上,令黑客可透過中間人(MiTM)攻擊,於更新過程插入惡意軟件。 底板使用 WPBT 功能 安裝自動更新應用程式 專家指出,Windows 作業系統提供一個名為 Windows Platform…
Palo Alto Networks 年度旗艦活動 Cyberweek ‘23 圓滿結束!今年活動「回歸」實體,假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吸引逾 650 位業內人士參與,場面熱鬧。 開幕致辭中,Palo Alto Networks 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馮志剛 Wickie Fung 指出,香港網絡犯罪率有所增長,認為 AI 驅動的解決方案能自動化操作重複及耗時的任務,讓企業可以更快速地實時識別潛在威脅,是對抗此問題的關鍵,又認為企業需增強「網絡韌性」,以建立安全數碼生態系統。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林焯豪(左)及 Palo…
「飲啖茶,食個包,再整籠蝦餃!」一個朝早起身與家人飲茶的畫面出現在你眼前。你拿着的點心紙是怎樣的呢?是要用筆「剔」點心?還是連點心紙都沒有,是用手機掃 QR Code 落單?如果說,是拿着點心卡,走到點心車前揀點心,再找點心姐姐蓋印……這個畫面,你有沒有共鳴呢?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回想起舊時中式酒樓的飲茶時段,點心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點心姐姐推着點心車,在席間穿梭叫賣,讓顧客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點心。有時會有些新鮮出爐的熱門點心,或突然做特價的美點,大家都會伸長頸等候點心車由廚房駛出的一刻,然後如同賽車來到維修站般,一眾食家火速圍着點心車搶點心,手快有手慢冇!而我最懷緬的,是看着點心姐姐即場煎製腸粉、蘿蔔糕,又有得睇又有得食。 然而,大家都明白點心車逐漸式微的原因:現代化點餐方式既快捷省時,管理上又方便有效率,同時能保障食物品質,而人手上的需求大大減少。在餐飲業的發展上,點心車被淘汰是必然,但難道風味和記憶也要隨之消失嗎? 我們的酒店客戶不願讓這種傳統風味消失,為了讓顧客能夠重溫舊式酒樓的體驗,在使用我們的送餐機械人 BellaBot 時,希望我們能特別編寫程式,讓 BellaBot 可以模擬點心車的功能,載着剛出爐的點心,巡遊到每一張枱,讓顧客能夠揀選自己所喜愛的點心。這讓顧客彷彿回到過去,感受到傳統點心車所帶來的熱鬧氛圍,善用了現代科技的便利性之餘,也傳承了傳統點心車的樂趣。 當然,要機械人完全做到重現當年的風味,是不可能的。但此舉可以將點心車的重要元素保留,就如一道鑰匙打開了大家的記憶之門,讓顧客有機會回味或重新體驗這種傳統飲茶文化。無論是老一輩經歷過點心車時代,還是新一代對點心車充滿好奇的顧客,都能夠在這種科技應用下獲得獨特的用餐體驗。 酒店的原意,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時尚和便利,更是為了保留及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通過創新和融合,我們成功地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命力。很希望能見到更多這類傳統與科技的融合,為餐飲業及其他行業帶來更多創新和發展的機會。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 相關文章:【機械人語】七老八十的小良伴
早前Google開放多個新的頂級域名(Top Level Domain,TLD)註冊,容許網站登記使用,當中新增的 .zip 最具爭議性,有網絡安全專家指出有可能引發安全漏洞。事隔多日,網絡安全研究員 mr.dox 就製作出攻擊示範,利用虛假網頁假扮成 Windows File Explorer 及 WinRar 的解壓縮檔案畫面,轉數之快值得一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這次 Google 開放的新 TLD,除了 .zip…
中美關係持續惡化,除了在政治、經濟上角力,在科技及網絡攻擊方面也鬥得難分難解。Microsoft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的報告,便是涉及一個由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組織發動的網絡攻擊活動,這個代號為 Volt Typhoon 的黑客組織自 2021 年便針對美國及關島的重要基建設施發動攻擊,相信是為未來有可能發生的軍事危機作出超前部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現代戰爭早已不再是比併軍備及戰力,網絡攻擊也被視為非常有效的戰術之一。 早前 Google 在台灣舉行的資安大會上,威脅分析小組資深總監 Shane Huntley 便以俄羅斯及烏克蘭之戰為例,指出由俄羅斯政府支持的網絡黑客集團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例如他們在戰爭爆發前夕已大幅加強對烏克蘭的網絡攻擊,並且針對性破壞鐵路及其他關鍵基礎設施,企圖令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並且向提供軍援的北約盟國發動攻擊。雖然這些攻擊未能助俄羅斯取得決定性的成果,但仍然被視為戰爭中重要的戰力。 而在這次 Microsoft 追蹤的 Volt Typhoon…
相信對於有建立網站提供對外服務的公司來說,如何強化網站的防護一直都是重要的課題,除了基本的防火牆、定期更新和維護、安全漏洞掃描,有些公司也會額外採購 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以強化網站在 SQL injection,XSS 攻擊的額外保護。 但是如果要防止爬蟲或是使用機器人與自動化程式進行的惡意行為,就需要使用人機辨識對連線來源作區分,分辨合理連線,並只允許合法使用者進行操作。 在網站上使用的人機辨識為 CAPTCHA(Completely Automated Public Turing test to tell Computers and Humans Apart),中文翻譯為「全自動區分計算機與人類的圖靈測試」,…
美國 FBI 及澳洲網絡安全中心 ACSC 警告,勒索軟件集團 BianLian(變臉)再度活躍,背後黑客放棄加密檔案程序,純粹以公開盜取的機密資料進行勒索,最新的攻擊策略是使用有效的遠程桌面協議(RDP)憑證入侵,而這些憑證相信是購自非法商人或通過網絡釣魚取得。兩局同時發表安全建議,在現時不得不使用 RDP 工具的情況下,企業最好盡快因應建議提升安全措施。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BianLian 是一種勒索軟件,它自 2022 年 7 月開始進行入侵活動,集團曾聲稱成功入侵過百個機構,當中主要是美國的重要業務,包括醫療、教育和工程機構。 專家指出 BianLian 是一種使用 Go…
香港重新通關已有一段日子,市面重現熱鬧。數碼轉型繼續成為不同行業的關注,以期望透過全新的線上產品與服務捕捉機遇。然而,數碼化亦代表企業需要面對更大的攻擊面,為駭客大開入侵的大門。如果沒有妥善的防護方案,隨時可導致數碼轉型的戰略功虧一簣。 想睇更多專家意見?立即免費訂閱! 隨著我們步入在後疫情時代,企業勢將面對眾多風險與挑戰。 首先,暗網充斥著從網路釣魚、被洩漏設備以及使用者賬戶中獲取的數據供犯罪份子交易。同時,他們可使用虛假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帳戶欺騙受害機構的不同人士,而當他們持有被盜的用戶憑證和敏感數據,如信用卡號碼和個人身份資訊時,便更容易地隱匿身份成正常用戶,以躲避傳統安全方案的監測。 進一步而言,更多進階持續網絡犯罪將會興起。FortiGuard Labs團隊在 2021 年下半年只錄得 5,400 個新的變種勒索軟件,但這數字在 2022 年上半年已達至 10,666 個。訂閱式犯罪服務 Criminal-as-a-Service(CaaS)的增長正正成為的推手,而勒索者亦通過訂閱模式大幅減少攻擊準備時間。 本地過去已有機構遭遇以上情況。去年一間本地高級酒店集團的 Facebook 專頁便遭偽冒,在香港推銷住宿套餐,使該公司的收益和品牌聲譽受到打擊。另一個例子中,一間連鎖酒店披露了一宗數據洩露事件,超過 29 萬名顧客的個人數據遭影響,但該連鎖酒店在入侵者獲得網絡存取兩個月後才意識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