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數碼趨勢下,數據已成為每一家企業的基石,因此保護身分安全成為成功的必要策略關鍵。然而,根據 SailPoint《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企業的身分安全成熟程度差異較大,高達 60% 企業的成熟程度仍處於最低水平。 儘管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已制定成熟的身分及數據安全框架,但區內其他國家或地區卻才剛開始意識到此監管法規的重要性。身分安全在業務當中所發揮的作用,遠遠超越僅遵守監管法規,實際上更是緩減風險、提高營運效率及達致業務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企業領袖必須認清身分安全計劃的龐大優勢,如可有效降低風險及簡化營運。把身分管理融入核心業務策略中可使企業超越技術限制,讓其安全目標與整體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從傳統身分安全轉型 對於剛起步發展身分安全的企業而言,有些障礙的確需要克服,特別是固有的技術債挑戰。正如報告所顯示,許多處於較低成熟階段的企業均面對硬件、系統及程序過時的難題。這些傳統身分安全工具並非針對現代企業目前需求而設計,而且無法管理複雜的多雲端環境及員工和非員工等多種身分。若要向前發展,企業必須專注識別並有條不紊地更新或替換這些過時的系統。這個關鍵步驟包括投資現代化技術並重新配置 IT 基礎設施,以支援更先進、更複雜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獲取管理層支持 能否加強企業身分安全計劃也取決於管理層的支持。正如報告所強調,77% 身分和存取權管理決策者認為,有限的高級管理層支持是一大障礙。要獲得決策人員的支持,有效傳遞身分安全的價值尤其重要,並需要強調身分安全除屬技術保障外,亦是達致業務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產品創新和以數據為本的市場營銷等。以身分安全配合這些業務優先目標,從而培養高級管理層的承諾,這一點是關鍵。此外,制定業務案例來逐步解決預算限制及人才短缺等挑戰,也非常重要。這些案例應重點突顯更強的身分安全如何促進企業生產力和創新、降低網路風險並推動業務成功。 善用先進功能的優勢 在建立強大的高級管理層支持後,企業便就緒利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來完善身分安全框架。這類技術整合不但能擴展身分安全措施的規模,亦讓企業能夠快速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並在現時變奏快速的數碼環境中保持靈活。舉個例子,與沒有人工智能支援的企業相比,採納自動化和人工智能身分管理平台的企業擴展身分相關功能的速度快達 37%。 該項報告又指出,此等技術的採納率有所不同,從…
Search Results: 新加坡 (57)
各種仿冒品牌及釣魚攻擊,一直潛伏於大眾身邊,不但會造成財產損失,被仿冒的企業也同時是受害者。然而,到底從何著手解決此類外部的數碼風險,卻是一個難題。天際友盟度身訂造了全面的防護數碼風險方案,以多方位情報,快速處理問題,保障企業免受損失。 自主研發成本高昂 宜選擇第三方服務商 隨著數碼化進程加快,企業的數碼足跡、數字資產、甚至管理層的個人形象,都可能成為不法分子的攻擊目標。天際友盟華南大區總經理海外事業部總監徐杉杉(Celine)認為,釣魚欺詐、品牌侵權、App 和社交媒體仿冒、數據洩漏、版權侵權等數碼風險,以各種各樣的形式,為企業與網上用戶帶來直接或潛在經濟損失,也嚴重損害企業的品牌形象和聲譽,「數碼風險屬於外部威脅,防守 IT 邊界早已不能作為組織唯一的防護手段」。 因此,企業亟需建立完善的數碼風險防護系統,以滿足數碼轉型過程中的業務需要。 Celine 指出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已認識到數碼風險防護的必要性,但由於數碼風險本身難以監測與處理,數量龐大而複雜,導致企業投資回報率(ROI)很低,難以確保防護效果。更多的企業對數碼風險無從入手,甚至會採取放任態度,造成極大安全隱患。「保護重要數字資產與數據免受外部威脅,可提升在線業務營運穩健性,令風險應急機制更為完善,其價值毋庸置疑」,她相信選擇有實力提供全面數碼風險防護的第三方服務公司,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天際友盟處理個案遍佈過百個國家 天際友盟推出的 DRP 數碼風險防護(Digital Risk Protection),是配合企業數碼轉型的安全解決方案。天際友盟以成熟的威脅情報研究能力為核心技術基座,加以 AI 技術,致力為企業提供涵蓋識別、監測、響應、恢復全生命周期的數碼風險管理。 DRP 匯集多種威脅情報來源,包括實驗室自家情報、商業情報採購、聯盟與合作夥伴情報共用、開源情報採集等,總情報源超過 200…
Sangfor Technologies 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精簡而強大,最近更與領先國際的數據保護專家 Thales 合作,將 HCI 結合 Thales 的加密金鑰管理解決方案 CipherTrust KMS,一站式保護數據安全,全面符合法規及審計要求。 Sangfor HCI 資料儲存系統集運算、儲存、網絡於一身,簡化基礎建設,具彈性而穩定,一直深受客戶歡迎,更獲 The Forrester Wave 評為卓越表現者(Strong Performer),成為唯一一間上榜的中資廠家,在創新方面獲評為…
有一個說法,香港在科創發展方面,「錯失了 20 年」的機會,在上世紀末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轉移內地之後,香港沒有抓住機遇發展高技術產業,經濟轉向以金融、貿易等服務業為主,其「去工業化」的過程,也使得科創發展失去產業根基,與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等曾經的「亞洲四小龍」相比差距較大。 而另一邊廂,香港具備發展全球科創中心的優勢和基礎。香港五所名校全部躋身 2022 年 QS 大學排行榜前 70 名,擁有 16 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兩院院士逾 40 人,6 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基礎科研實力雄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直到近年,香港政府重新大力推廣香港本地科創的發展,先於 2021 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計劃打造出一個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經濟引擎的都會區;其後再於…
早前特首宣讀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提到「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指出香港要在「一國兩制」下發揮作為國際城市的獨特優勢,保持高度國際化,強化區域合作,開拓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中東等市場,發揮連通內地和世界的橋樑作用。對此筆者深感認同,而且亦感到自豪,因為我們公司團隊,已經走出了這一步,近年除了發展本地市場外,也積極探索海外市場的可行性。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許多人以為我們所開發的「智能貼標系統」、「智能售賣機」、「智慧圖書館」等產品,只會提供予本地的客戶,其實這是個誤解。雖然我們做的是 B2B,但一樣有開拓海外市場,而且潛力巨大,皆因其他國家及地區的客戶,同樣也會面對着本地客戶的相同問題及痛點。 特首提及的東盟市場,我們就有拓展新加坡市場的經驗,成功把「智能貼標系統」推廣給當地客戶。新加坡糧食供應超過 90% 是進口,而政府對食品包裝上的標籤有嚴謹規定,進口商及食品資料自然不能少,而且必須是英文。當地的食品進口商,需要聘請大量員工負責貼標籤工作,自然也面對勞工短缺問題。筆者公司向新加坡的潛在客戶推廣「智能貼標系統」時,就以提高貼標的準確性作為「賣點」(Selling Point),同時節省人力及時間成本亦十分關鍵。此外,我們又會強調系統是可以用月租形式提供服務,「即租即賺」、「價格平,易入門」、「即時解決痛點」等也令潛在客戶的興趣大增。 然而,同樣的賣點,在東盟其他成員國卻未必奏效。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國家,相對勞工成本較低,節省人力並非最大考慮。但這些國家都是食品出口國,貨物出口都要符合進口國的食品標籤要求,因此我們貼標系統的賣點就會變成是「語言切換上的高準確性」。 可見,要「聯通世界」需要有不同的推廣策略、不同的商業模式,以應對不同國家地區,既要了解當地市場、經濟、社會、文化等近況,更要深入了解當地政府對相關產品及服務的產業法則和政策。現時我們「智能貼標系統」的營業額,超過一半都是為進口食品貼標,因此我們十分看好東盟市場的潛力,全力支持特首所倡議的「聯通世界」! 作者: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 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建設超算中心、設立 100 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等,加速建立創科生態圈。然而,完善基建是實現數碼化的基石,HGC 環電日前率先回應施政報告,行政總裁郭詠邦表示會從大灣區發展機遇、數碼轉型、國際樞紐及人才吸納四方面,加強與政府溝通,並向政府提出方案,致力維持香港作為「混血」及「跳板」的角色,兼收並蓄。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施政報告指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HGC 環電已在香港境內河套地區開展基建工程,並有意參與中國內地境內河套地區的建設,又在廣州設有大灣區總部,匯聚近 200 名來自通訊及 IT 界的科技人才,相信香港正正能夠擔當「跳板」的角色,助推動外資企業進入內地、或助內地企業走向世界。 無論大公司或中小企,數碼轉型屬勢在必行,郭詠邦強調基建會影響數據化發展,儘管香港一直是亞洲區內電訊業樞紐,但近年競爭越見劇烈,令香港的國際樞紐地位有危機。 新加坡海底電纜數量勝香港 海底電纜是確保電訊與電力傳輸的關鍵,郭指出香港現擁有 13 條海底電纜,因地緣政治等因素,近年最少有 4 條海底電纜未有連接香港,惟新加坡已坐擁 27…
Pure Storage 宣佈委任 Nathan Hall 為亞太區及日本副總裁,Nathan 將常駐新加坡管理亞太區銷售業務。 Nathan 在 Pure Storage 任職超過五年,曾擔任 Pure Storage 全球系統工程副總裁,專責帶領公司的全球售前工程團隊。作為經驗豐富的技術領導者,他表示十分期待能幫助客戶達到其目標,並以延續 Pure Storage 在亞太區及日本的發展。
ERP 是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簡稱,中文稱為「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是一套讓企業管理核心業務流程的軟件系統。在香港,應用 ERP 的公司比率相對周邊城市如新加坡和台灣都較低,主要是因為香港沒有銷售稅,讓許多企業不需要使用 ERP 系統也能經營。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但對於中小企而言,善用 ERP 實在有許多好處: .整合資源:包括銷售、採購、倉管、會計等,使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各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和協調。 .提高效率:可以把許多繁瑣的工作自動化,如減少重複的數據輸入、會計數據可以自動生成等,讓員工能夠更專注於高價值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如人力成本、存貨成本、訂單處理成本等,同時也可以提高生產力,增加收益。 .提高透明度:提供更多的數據分析和報告,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業務營運情況,發現問題和機會。 在以往的年代,由於市場上有許多現成的商業系統可供選擇,因此本港很多企業都會使用數個不同功能的系統,例如,用 A…
中成藥無論在包裝或味道上,都給人「傳統」的感覺。具有過百年歷史的嶺南藥廠,生產線亦相當「傳統」,仍舊採用半自動化工序,面對外地藥物規格要求及年度審核時,往往需花上大量時間及人力處理。營運總監譚天樂教授(Timothy)希望藥廠能轉型,善用新科技加強數據管理,將生產過程變得現代化,走向國際。 想睇更多業界訪談?立即免費訂閱 ! 香港九成的中藥廠屬中小企業,主要是在工廈中不同樓層生產,嶺南藥廠亦不例外。Timothy 指內地的工廠地方大,可以使用自動化機器如機械臂,減少人手,惟這類方案並不適合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中使用。 採用舊式數據管理方法 依賴人手 製造中藥時,溫度及濕度尤其重要,不論是生產藥物的「車間」,還是存放紙品的倉庫,都必須要控制好溫度及濕度,以免滋生細菌。Timothy 表示現時藥廠實行半自動化,部分工序以人手執行,惟管理相關數據的方法仍然十分「土炮」。例如處理 Computer Validation 時,僅透過 Excel 設置 formula 及輸入數據,他無奈笑道:「其實係中學程度嚟咋。」 又以製藥的 Mixing Can 為例,必須維持在攝氏 70…
擁有逾 800 名總部設於亞太及日本區客戶的Workday今日宣佈,任命 Paul Henaghan 為亞太暨日本區總裁,並會向 Workday 全球銷售總監 Patrick Blair 匯報。 Paul 長駐新加坡,負責領導亞太及日本區的銷售工作,在企業科技領域擁有逾二十年經驗,並於三年前加入 Workday,任命前為國際營運副總監。而前亞太暨日本區總裁 David Webster 則已卸任並以顧問身份留任,直至4月正式退休。 (資料及圖片來自 Work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