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 Security News 報道指,在擁有超過 25,000 名員工的企業環境中,數據洩露的平均成本約為 552 萬美元。目前已有不少知名公司成為網絡攻擊的受害者,他們因沒有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而最終導致數百萬美元用於數據洩露相關的解決費用損失。網絡犯罪分子不單只攻擊大型企業,亦會滲透到各種規模的公司,並尋找可利用的安全漏洞。以下是可能導致企業損失數百萬美元的 3 個常見安全錯誤,以及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錯誤。 1. 不安全的第三方存取 IT 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要確保第三方無法存取公司網絡。存取應從開放策略轉變為更受限制,即是零信任網絡存取(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 ZTNA)。ZTNA 有效地取代傳統 VPN…
Search Results: 網絡攻擊 (389)
隨著企業踏上數據轉型之路,陸續採用更多雲端服務及遙距工作工具,遭受網絡攻擊的層面亦大增。非牟利雲端安全機構 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一項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都受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問題困擾,除了引來黑客攻擊,內部員工亦可乘機作反。 新冠疫情開始至今已兩年多,期間不少企業為了讓員工工作,倉卒購入各種雲端遙距工作工具。雖然隨著疫情減褪,大部分企業已安排員工重回辦公室上班,但網絡安全專家指出,在數碼轉型的需求下,企業仍難以避免要採用更多雲端應用服務,因此被入侵的危機仍然會愈來愈高。Cloud Security Alliance 早前完成的一份調查報告一共訪問了安全業界 700 位專家,結果發現業界一致認為要建立一個安全的雲端運算環境,必須解決身份驗證、帳戶權限及密鑰管理等挑戰。 報告內歸結了四個常見的雲安全漏洞,包括: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雲端服務設定錯誤、缺乏雲安全架構和策略、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在不安全的接口和 API 方面,專家指可讓黑客有機會接觸到機密的資料庫,甚至可透過 API 獲取帳戶 token,從而控制帳戶。雲端服務設定錯誤,例如將數據庫資料設定成公開,有可能發生數據外洩問題。此外,缺乏雲安全架構及軟件開發環境欠缺安全策略上,前者可令黑客在取得一個普通帳戶權限下,通過漏洞提升至最高權限及隨意橫向移動,後者則有可能在開發過程取了藏有惡意程式的開源軟件使用。 網絡安全專家建議企業引入零信任 (Zero…
網絡攻擊日趨嚴峻,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調查顯示,去年一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其中網絡釣魚(Phishing)達 3,737 宗,是連續 4 年上升並創新高。如公司沒有足夠資源應對網絡威脅,有可能招致嚴重損失。 Sangfor 擁有 20 多年網絡保安的經驗,於內地及海外的市場都有逾 60 間分公司。而旗下的戰略性產品「Sangfor Cyber Command」,猶如網絡的閉路電視,令保安防禦性能大大提升。配合 RIPEN 提供網絡安全託管服務,讓客人不用額外聘請網絡安全專才的人手監測,解決企業 IT 人手不足問題。 「AI…
加密貨幣價格不穩,竟會讓網絡攻擊減少?有安全研究人員發現,加密貨幣價格下跌,為暗網上的加密貨幣交易帶來壓力,並導致「銀行擠提」,導致攻擊者更難將其攻擊「變錢」、購買漏洞或讓惡意軟件即服務(malware-as-a-service)運作。 Cybersixgill 的安全研究負責人 Dov Lerner 指出,自去年 11 月加密貨幣市場價格達到頂峰以來,加密貨幣的價值已損失高達 1.8 萬億美元,導致市場進一步上漲,持有者寧將加密貨幣換成其他更穩定的貨幣。Lerner 認為,現象為常規加密貨幣交易所帶來了壓力,迫使部分人放慢提款速度,以保持貨幣流動。此外,價格變動亦對暗網上的交易所產生了影響。 由於暗網交易所不受監管運作,不會對其用戶進行如 KYC 的身份檢查。 Lerner 指出其運作只供交換貨幣,而不是存儲貨幣的加密銀行,即使費用一般很高,但它們允許用戶將資金從 Revolut 或 PayPal 等服務,轉換為加密貨幣。Lerner…
DDoS 是繼勒索軟件後另一令企業頭痛的網絡攻擊,而在上星期內容傳遞網絡服務供應商 Cloudflare 便發表報告,指在剛過去的六月,一款新的 DDoS 惡意軟件 Mantis 共向其一千過客戶發動攻擊,每秒鐘 HTTP 訪問請求的峰值更高達 2600 萬次,刷新相關 DDoS 攻擊的新紀錄! 分散式阻斷服務 (DDo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網絡攻擊一波比一波難抵擋,同時令一眾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疲於奔命。一項最新研究揭露,十分之四的英國網絡領導者表示,在龐大壓力下可能增加在明年離職的意欲。在持續的技能危機夾擊下,網絡安全專業人員大規模辭職潮,可能會使不同行業處於危機之中。 網絡安全服務公司 Bridewell 早前對來自多個行業的 521 名重要國家基礎設施決策者作調查,發現 95% 的人正面對可能令他們在未來 12 個月內辭職的因素。令他們萌生去意的兩大主因包括:42% 的人表示網絡入侵是不可避免,並不希望影響自己的職業生涯;40% 的人表示壓力和怠倦感,嚴重影響個人生活。 Bridlewell 發現,他們想離開這個行業的原因,也因其職級而有不同;例如,C 級管理層傾向憂心網絡攻擊,而主管級管理人員則稱壓力和怠倦感高,部門主管則因不切實際的期望而被迫離職,而一般經理則更受薪酬所驅動。 幾個月來,網絡安全倦怠一直是令人擔憂的問題,而勒索軟件威脅更達到歷史新高的水平。72% 的受訪者表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網絡攻擊有所增加,79% 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營運系統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受勒索軟件攻擊的嚴重破壞。此外,接受…
勒索軟件攻擊毫無疑問是最常見的網絡攻擊之一,一般來說不法分子會將數據加密,並要求受害人如要獲得解密密鑰,必須支付贖金,他們還會竊取數據,並威脅在未收到贖款時將之公諸於世,甚至還會發動雙重勒索攻擊。任何被盜的數據都可能對勒索軟件團體有用,但根據網絡安全公司 Rapid7 的研究人員對 161 宗已披露的勒索軟件事件作分析,當中某些數據被認為比其他數據更有價值,究竟是哪些呢? 根據 Rapid7 報告,金融服務行業是最有可能暴露客戶數據的行業,82% 的事件涉及勒索軟件團體存取數據,並威脅要公開這些數據,因為不法分子深知金融機構最重視的是聲譽,竊取和發布敏感的客戶資料會嚴重破壞消費者對他們的信任。因此有些商業機構的主管可能認為支付贖金,是避免數據洩露事故進一步受損害。 在針對金融服務公司的勒索軟件攻擊中,洩露最多的檔案是員工個人身份資料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和與人力資源相關的數據,佔受害者的 59%。透過針對這些資料,攻擊者可能會破壞員工對其僱主的信任,特別是如果他們認為其個人資料最終會被網絡犯罪分子公開發布及存取,並被用於欺詐和其他網絡罪案。 另一個常發現自己成為勒索軟件團體目標的行業是醫療及製藥業。他們的內部財務和會計數據是勒索軟件攻擊中最常洩露的數據,佔 71% 事件。客戶和病人的資料也經常因勒索軟件攻擊中被洩露,研究人員估算佔 58%…
千祈唔好以為黑客只針對大型企業,無論是甚麼規模的企業,一樣要做好網絡安全的措施,即使是小型企業,一樣有方法避免中伏。 網絡攻擊對於小型企業來說,可能並非首要考慮的事情,網絡犯罪分子貌似多數只針對具規模、有利可圖的目標;然而事實是小型企業同樣會成為黑客和網絡犯罪分子的目標,因為小型企業同樣手握各種機密數據,例如個人資料、信用卡資料、密碼等,黑客一樣會虎視眈眈。但相對中型企業或大型企業,小型企業的資訊安全意識及保護措施相對較弱,尤其是在沒有專業網絡安全員工的情況下,致使危險度也增加。 小型企業成為供應鏈攻擊的一部分,主要是黑客能透過他們獲得大公司的存取權:從入侵可能是大型機構供應商的小型企業,攻擊者可以利用存取權滲透網絡,攻擊其商業夥伴。 小型企業遭遇無論是網絡釣魚、勒索軟件、惡意軟件,還是攻擊者擁有存取權和篡改數據權限的任何其他類型的惡意活動,其所導致的結果都可以是極具毀滅性,甚至有網絡攻擊受害者因此而永久關閉。 以下是 ZDNet 提供的自保招式,提醒小型企業如何避免墮入一些基本網絡安全陷阱。 1.不要使用弱密碼來保護線上帳戶 網絡犯罪分子並不一定具備超強技能,才能入侵企業電子郵件帳戶和其他應用程式,因為很多時他們能夠進入企業系統,純粹是因為帳戶擁有者使用弱密碼或容易猜測的密碼;同時使用雲端辦公應用程式和遙距工作模式的轉變,也為網絡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攻擊機會。 記住許多不同的密碼可能很困難,因此不少人在多個帳戶中使用簡單的密碼,導致帳戶和企業易受網絡攻擊,特別是如果網絡犯罪分子使用暴力攻擊以常用或簡單密碼列表作嘗試。另外,也不應該將密碼設定為易於發現的訊息,例如最喜歡的球隊或寵物名字,因為社交媒體上的資料,或成為密碼線索。 國家網絡安全中心 (NCSC) 建議使用由三個隨機單詞組成的密碼,並指這個策略能令密碼難以猜測。另外,應該使用不同的密碼來保護每個帳戶,使用密碼管理器可以幫助用戶消除記住每個密碼的煩惱。 2.不要忽略使用多因素身份驗證(MFA) 即使已採用強密碼,密碼仍有可能落入壞人手中。網絡犯罪分子可以使用網絡釣魚攻擊等方式,來竊取用戶的登入資料。多因素身份驗證會要求用戶響應警報,來確認是他們本人嘗試登入帳戶,讓入侵帳戶增添障礙:即使網絡犯罪分子擁有正確的密碼,他們也無法在沒有帳戶擁有者批准之下,使用該帳戶。如果用戶收到意外警報,提示有人正嘗試登入其帳戶,他們應向其 IT 或安全團隊報告,並立即重置密碼,避免網絡犯罪分子繼續嘗試利用被盜密碼。 儘管使用多因素身份驗證或雙因素身份驗證 (2FA),已是最常建議採用的網絡安全措施之一,但許多企業仍沒使用,令人憂心。 3.…
隨著疫情持續發展,不少企業都加快實行混合及遙距工作,而網絡安全這一環亦越來越受到各大企業重視。作為大中華區領先的電信中立網絡服務供應商,第一線 DYXnet (NEOLINK互聯科技成員)具備穩定可靠的強大IDC基礎,能提供包括 MPLS、SD-WAN 等場景化網絡連接解決方案,助力客戶靈活組網,為客戶做充足的上雲支持。 第一線相信持續發展創新,才能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因此與領先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 Check Point 攜手合作,推出 DYXnet CloudShield 全方位雲端網絡防護解決方案。結合第一線逾 20 多年大中華區的企業網絡服務經驗,針對香港及亞太區大型企業的網絡需求以及 Check Point 在網絡安全方面的深厚經驗,「強強聯手」,令整個方案更為完善。 第一線與Check Point攜手合作,打造更安全的網絡環境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資訊技術不斷發展,企業數碼轉型已成為各行業加強競爭、呼應市場需求的必經之路。而第一線和…
今時今日,很多公司都採用混合工作模式,令虛擬世界的病毒攻擊都出現「變種危機」。企業要適應這個 Cyber Pandemic,需要一個能針對不同規模的混合工作環境,同時能提供一站式安全防護的完善方案。若方案能做到 Secure by Design,集合諮詢、監察、威脅偵測、漏洞管理,以及裝置管理,更是萬無一失。想有齊上述優點,NTT 與 Check Point 的聯合方案將是企業首選。 傳統方案易出人為錯誤 上述變種危機為何會出現呢?NTT Ltd. 香港高級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工程師林嘉興解釋,新冠疫情加快了企業的數碼轉型步伐,Hybrid Workplace 亦成為新常態,企業將更多 Application 部署在雲端數據中心,或者直接採用 SaaS Application,這個轉變令黑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