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趨勢 (318)

    要防範身份盗用及濫用特權帶來的威脅,特權帳號管理(Privileged Access Management,PAM)實屬企業的不二之選。然而,PAM 技術引入香港逾 10 年來,企業應用仍頗為兩極化。網絡安全公司Green Radar銷售執行副總裁馬偉雄(Kenneth)表示,企業一般會根據有否需遵從的框架、有否足夠的預算及人手,決定是否選用 PAM,而人才短缺往往是企業最大的挑戰。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基於法規或指引,香港不少大型企業已採用 PAM,特別是金融服務業。至於中小企,Kenneth 則認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已了解 PAM 技術,但基於人手及預算而未有選用,另一類則是不清楚 PAM 技術,「甚至可能仍用紙張寫下或用 Excel 儲存 Password」。…

    實體餐飲業在香港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高昂的租金、勞動力成本、食材價格以及競爭激烈的市場等。為了提升競爭力並降低成本,實體餐飲業可以利用智能化技術優化運營以達到目標。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實體餐飲業中,點餐系統的優化是智能化技術應用的重要一環。通過使用智能化的點餐系統,顧客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點餐,減少等待時間,提高點餐效率。同時,商家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菜單和庫存,減少人為錯誤和浪費。 例如,使用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點餐,可以讓顧客更加自由地選擇菜品,並可以隨時添加或刪除訂單中的菜品。商家可以通過點餐系統即時跟蹤訂單狀態,及時更新庫存,避免出現誤點或錯配的情況;一些餐飲店更引入了自動化點餐機,顧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快速完成點餐支付。這種自動化設備的應用可以縮短顧客等待時間,提高點餐效率。 其次,人工智慧客服在實體餐飲業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快速處理客戶的諮詢和投訴,提高客戶滿意度。一些餐飲店會使用聊天機器人來回答顧客的問題,如菜單查詢、營業時間等。這種聊天機器人的優點是工作時間長、無需休息,可以隨時為顧客提供幫助。同時,一些餐飲店還會使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接受客戶的預定和外賣訂單,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智能排班系統可以幫助實體餐飲業優化人員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和人員工作情況,智能排班系統可以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人力需求,為商家提供合理的人員排班建議。商家可以根據智能排班系統的建議,合理安排服務員、廚師和清潔工人的工作時間。這樣可以避免人力浪費和人力不足的情況,提高工作效率和顧客服務品質。 此外,自動化設備的引入是智能化技術在實體餐飲業中的另一個重要應用。例如,自動送餐機器人可以在高峰期間為顧客送餐,減輕服務員的工作負擔,提高送餐效率。智能廚房設備如自動炒菜機、智能烤箱等也可以幫助廚師更加快速地完成菜品製作,提高廚房工作效率。 整體來看,智能化技術在實體餐飲業中的應用,可以幫助商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客戶滿意度。但是,香港仍有不少餐飲業,主打那一份人情味和人間煙火氣息,如何能在智能科技和人情細故之間取得一個完美平衡,或會是香港眾多餐飲業需要面對的一個考驗。 作者:靈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監 Ringo Chan欲觀看更多 Ringo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ChatGPT 的橫空出世,令人工智能的技術恍如落入凡間,讓普羅大眾都能將 AI 應用於生常生活。現在不少上班一族都懂得利用 AI 協助文書處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放眼商業世界,人工智能更是有無限的應用可能性,可以在不同範疇幫助企業加速發展。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香港商場處處的獨特生態,如能把 AI 科技應用帶入商場之中,將會是一大革新,例如 Kiosk(電子資訊站)。人工智能 Kiosk 結合感應器、攝像鏡頭、圖像辨識、語音及語言識別、人工智能及 ChatGPT 等功能元素,向顧客呈現一位 AI 客服,能與使用者作雙向互動交流,恍如真人對答一般。AI Kiosk 不但能夠回答簡單問題、提供商場商戶資訊,更可以處理貨品退換、檢視單據,以及處理泊車優惠、憑單據儲積分等常見的顧客服務工作,筆者與團隊最近亦致力研發。 AI…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 正舉行為期五日的 Tech Week 2023,今年以「Unlocking Business Potentials with AI-driven Solutions」主題,透過多場主題演講、互動環節,由業界不同領袖向客戶分享 AI 技術在各個行業上的應用,加深客戶了解如何採用 AI 提升營運效率。 HKT 商業客戶業務董事總經理吳家隆(Steve)表示,AI 其實早於幾十年前已出現,一直應用在各個生活層面,至生成式 AI…

    繼撤銷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及恢復有限度通關後,特首李家超在農曆新年前宣佈即將撤銷隔離令,並將新冠病毒視為上呼吸道病管理。本港陸續復常,跨境商業活動亦明顯逐漸復甦,為兔年帶來喜慶的新景象。Microsoft 香港揭示兔年三大科技趨勢,相信運用新科技能令業務流程事半功倍,呼籲企業應及早升級轉型,把握復甦機遇。 趨勢一:採用混合雲端模式 雲端已成為企業營運必備架構,而八成半企業更計劃於 2025 年推行雲端優先策略。在應用雲端的過程中,商業領袖需要注意雲端效能和成本日增的議題。Microsoft 與合作夥伴交流時,發現除了公有雲,結合使用內部私有雲、邊緣雲及混合雲亦是提升雲端效能的方法。 趨勢二:整合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科技 面對日益加劇的通貨膨脹和人才庫收縮等挑戰,許多企業都尋求整合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科技,在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應用程式創新等範疇使用同一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以節省時間及金錢成本,並降低營運的複雜性。Microsoft 一項研究發現,82% 資訊安全總監將以降低成本及縮減網絡安全開支作為他們的首要任務。為應付營運需求及提升數碼能力,企業可考慮零信任解決方案,支援跨雲端及跨平台的操作環境。 以 Microsoft Cloud 解決方案為例,企業統一使用便能推行混合辦公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及人工智能創新,締造更多機遇。 趨勢三:賦能團隊創造更多 協助員工提升技能是應對人才短缺更有效的方法,Microsoft 認為不應盲目要求員工投放更多時間及精力於工作,相反應承認資源有限,讓所有團隊成員更聰明而有效率地工作。在新一年,創新不應再局限於科技專才及 IT 部門,低代碼(low-code)及無代碼(no-code)…

    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威脅有增無減,最近 Sangfor 公布夥拍香港領先的增值分銷商 Edvance Technology 合作,協助客戶抵禦最新網絡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 Security。 他以居家工作為例,在後疫情時代,遠程辦公已成為新趨勢,不少員工都傾向在家工作,加上部份員工移民後,公司為挽留人才,改行遙距工作等,「無論咩原因都好,最終都要連接去公司內部網絡,就會成為一種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

    網絡安全公司Symantec最新捕獲一個網絡犯罪組織 Bluebottle,他們使用的入侵方式,跟另一個組織 OPERA1ER 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就更進一步利用一個已獲 Windows 安全驗證的驅動程式,以最高的核心權限,癱瘓電腦內的安全工具偵測,這類手法更與近期其他入侵攻擊的手法相若,相信已成為新趨勢。 有關 OPERA1ER 犯罪組織的入侵方式,網絡安全公司 Group-IB 早於去年 11 月,已發表詳盡研究報告。研究員指,他們是由一班懂得法語的成員組成,主要攻擊非洲地區銀行客戶。2018 年至 2020 年間,OPERA1ER 至少成功發動 35 次攻擊,獲得數以百萬計款項。 至於…

    隨著數碼轉型,資訊科技將滲透到各行各業,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數碼轉型部總經理陳仲文(Alex)表示,未來以智能化大數據為主,有很多工序將會整合,「無論你做唔做 IT 人,職業上點都係要學啲 IT,唔會再有好純粹嘅 IT 工作」。全民皆 IT,有部份職位將更加搶手,亦有部份行業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生產力局近年有推出不少新課程,例如早在 2021 年 NFT 及元宇宙熱潮仍未大眾獲關注時,已舉辦 NFT 課程,緊貼潮流趨勢。 Alex 指課程主要分為技能提升(UpSkill)及技能再造(ReSkill),技能再造的課程提供予非 IT 人士,「學習喺工作上引進科技,到底點樣可以幫到自己嘅工作呢?」例如原本做金融的人學習金融科技,從而得到更多工作機會,又或是管理層學習如何用數據分析協助提升業務;而技能提升的課程則提供予 IT 人,例如想晉升經理級的人或需考取國際級認證,便需要透過培訓加強知識及提升技能。…

    在數碼化的年代,企業面臨的網絡威脅日益增加,然而不少企業卻沒有充分認識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缺乏防範和應對網絡威脅的知識及經驗。「網絡安全資訊共享夥伴計劃」(Cybersec Infohub)正是為促進各行業互相交流網絡安全資訊而成立,讓企業掌握最新形勢,了解其網絡安全需要。早前 Cybersec Infohub 舉辦了周年專業工作坊,表揚過去一年表現積極的成員,並邀得網絡安全專家和成員分享真知灼見。有成員稱,夥伴計劃有助中小企學習如何在經營業務的同時保障數據安全;更有成員積極解答其他機構代表提出的網絡安全疑難,互相幫助,形成共贏社群,共同防禦網絡攻擊。 企業需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 工作坊上的座談會嘉賓之一,雲新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江卓謙(Char)(圖右一),亦是 BNIT 資訊科技群組的創始人。他稱部分本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唔知近期有咩新嘅網絡威脅、唔知點預防,出咗事亦唔知點處理」,甚或至誤以為大企業才會成為黑客攻擊目標。 Cybersec Infohub 的 Cybersechub.hk,除了鼓勵成員共享網絡安全資訊,建立跨行業的互信協作網絡外,成員間更會互相幫助解決資訊保安問題,達致共贏。Char 表示,夥伴計劃令他的網絡安全知識增進不少,例如他從中得知不同行業的網絡安全風險及需要,所以其公司為客人提供解決方案時,亦加入相應的網絡保安元素,令整體服務水平提升,勝過同行之餘,客戶對公司的信心亦有所提升,亦令客戶意識到自己有需要部署網絡安全方案,直接或間接有利業務發展。 首個共享協作平台 整合本地威脅情報 另一成員機構代表,達訊電腦工程顧問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李家泓(Taylor) (圖左一) 則稱,公司是一站式企業管理方案供應商,加入 Cybersec Infohub…

    Microsoft Envision 2022 論壇圓滿結束,吸引逾 600 名企業管理層及創科人才參加。當日邀請了 Microsoft 專家、客戶及合作夥伴分享工業元宇宙、大數據及 AI、網絡安全及可持續發展四大數碼轉型趨勢,包括如何透過科技為傳統業務營運進行革新、運用數據及 AI 創建新營商模式、提升端對端網絡安全防護,以及運用數據及自動化達至可持續發展等。大會更展示合作夥伴解決方案專區以及初創發布會,支持本地初創發展,一齊以科技開創無限可能。 回顧 Microsoft Envision 論壇內容及講者陣容,請瀏覽:aka.ms/envisionhk (資料及圖片來自 Microso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