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app (483)

    受歡迎或多人使用的網站及應用程式,經常被不法分子利用其原形,推出山寨版本欺騙大眾。近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 Telegram 和 WhatApp 便出現假網站,用來散播剪貼板惡意軟件,專家指出攻擊更是針對中文用戶及加密貨幣。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Google Play 早在 2019 年已首次出現剪貼板惡意軟件,但今次發現的 Android 剪貼板惡意軟件,有兩個首次發現的特點:第一:能嵌入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內;第二:會使用光學字符識別(OCR),來識別儲存在被感染設備上的截圖文本。 ESET研究人員 Lukáš Štefanko 和 Peter Strýček 在分析報告中表示,所有攻擊都是針對受害者的加密貨幣資金,部分以加密貨幣錢包為目標。 其攻擊鏈的起動,由用戶點擊 Google 搜索結果上的詐騙廣告而開始。YouTube 上有數百個可疑頻道,當用戶經 Google 進入時,這些頻道會將他們指向假冒 Telegram 和 WhatsApp 的山寨網站,再透過剪貼板惡意軟件發動不同攻擊,大致可分成四組方法: 1.攔截受害者的聊天信息,並將原本發送和接收的加密貨幣錢包地址,替換成網絡威脅者所控制的地址。 2.利用 OCR 來尋找和竊取加密貨幣錢包的 seed…

    ChatGPT 的熱潮令人人都愛上用 AI 處理工作,有不法分子又瞄準機會作惡,今次被利用的是 Google Chrome Extension。一個用上彷 ChatGPT 商標的 Chrome Extension 套件,被發現具有劫持 Facebook 帳戶及能建立偽管理員帳戶的能力,反映網絡罪犯們散播惡意病毒的方法確是層出不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ChatGPT 推出僅兩個月,就已經擁有 1 億名用戶,在全球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其利用價之高也可想而知…

    雲端服務逐漸發展,各種雲原生解決方案越趨成熟,許多企業逐漸將傳統機房搬至雲端,省去了許多維護設備的花費與心力之餘,變得更靈活和容易擴充。同時,雲端資安也成為重要議題。在雲端服務供應商對資安的重視與強化之下,不論是從底層的硬體與傳輸加密,以至對外部攻擊的防護工具,都已具備相當的保護。事實上很多時造成資料外洩的原因,是使用者的操作不慎與錯誤配置。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據 2022 年數據洩漏調查報告(2022 DBIR)指出,82% 資料洩漏是人為導致,不論是盜取的憑證、網絡釣魚、資源或權限的濫用。員工有可能不慎開啟釣魚信件,或遭利用人性弱點來欺騙的社交工程攻擊,致帳號及密碼流出,也可能因不慎將應用程式使用的金鑰放至公開平台上,令重要資料外洩。 此外,全球權威 IT 與顧問諮詢公司 Gartner 也預測,到 2025 年,全球雲端資安事故中,將有 99% 因使用者失誤或錯誤配置而導致。舉例來說,近期就有一家租賃公司因雲端伺服器配置不當,有心人士只要得知其 IP,便可自由存取資料庫內的會員資料。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Coinbase 也傳出因員工遭釣魚及詐騙,黑客成功取得相關帳號密碼,再獲得部分員工的聯絡資訊。…

    繼早前揭示有虛假應用程式繞過 Apple App Store 安全規定,並出現「殺豬盤」騙局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Sophos再發現規模龐大的「殺豬盤」騙局,騙徒利用 Twitter 及 WhatsApp 直接與受害人聯絡,並誘騙對方在虛假網站及應用程式上註冊,進行虛假黃金交易,而騙局總部原來設於香港。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Sophos 過去兩年間,一直追蹤名為 CryptoRom 的殺豬盤騙局,一般而言,騙徒會利用社交平台或通訊軟件(如交友軟件)鎖定目標,同時借助加密貨幣、黃金,以及其他貨幣和交易方式,誘使受害人上當。不過今次位於香港的騙徒,卻並非利用交友軟件鎖定受害人。 騙徒假扮成一名 40 歲香港女性,聲稱與前高盛分析師「Uncle Martin」有緊密關係。「她」先在 Twitter…

    全世界對科技人才需求甚殷,僱主要留住優秀的員工,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有研究提出,科技公司身為僱主,其主要 KPI,應該是員工的幸福指數,因此必須讓旗下的程式員等職員,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便留住他們以戰勝經濟低迷的困境。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經濟不景氣時,企業可能會削減預算、減少針對技術的投資和裁減人員。然而,現時企業已越來越重視技術人才,視之為來之不易的戰略資源。New McKinsey & Company 研究發現,受訪 1,100 間全球公司中,55% 發現招聘重要的數據和技術人員有困難,例如數據和軟件工程師、數據架構師和機器學習工程師等。 大多數受訪者表示,即使提供具吸引力薪酬方案,及允許採取靈活工作模式,招聘人才仍有困難。因此,對於 CEO 而言,真正問題不應是如何削減成本,而是如何留住和激勵他們現有、表現優秀的技術人才。簡單而言,就是如何讓他們開心並留下來。 科技投資者 Marc Andreessen 接受 McKinsey…

    想有效阻隔勒索軟件、惡意軟件及病毒,與其逐個去偵測,倒不如直接 Say No!由剛剛進軍香港的 ThreatLocker,傳授四招「Say No 大法」,教大家全面保障網絡安全。 第一招:Allowlisting 傳統的方法例如 EDR 及 Anti-Virus,未必能完全阻隔未知的新病毒,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及資源。ThreatLocker 的 Allowlisting 一反傳統,不再跟著惡意程式走,只容許已信任的應用程式在系統執行,對未知的程式一律 Say No,更有效地阻隔網絡威脅。 第二招:Ringfencing 程式權限過大問題存在多年,與近年很多漏洞有關,可惜一直未有有效方法控制。ThreatLocker 專利的 Ringfencing,僅容許程式接觸需要的資源,其他一律…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近年,網絡攻擊者已從以往試圖獲取端點控制,轉向獲取使用者憑證與帳戶存取權,即接管帳戶攻擊(Account Takeover)。這令到使用者在機構內的身分,變得比使用者的端點存取權更加重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目前,接管帳戶攻擊已成為最常見而有效的黑客攻擊手段。攻擊者主要透過商品資訊竊取器,以及企業內部數據進行入侵,並從營運上收集到的資訊,以繞過多種因素認證(MFA)來竊取使用者身分。 而隨着雙重驗證廣泛被使用,MFA 疲勞攻擊(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atigue)變得更常見,而一次性密碼(OTP)亦更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 MFA 疲勞攻擊的手段,是利用使用者的「驗證疲勞」去騙取多重因素驗證碼。例如黑客會假扮成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假借要更新系統或重新驗證帳戶為名,向目標員工發訊息要求輸入獲取的驗證碼。由於黑客會鍥而不捨向對方進行訊息轟炸,有員工會不堪受擾而大意地交出驗證碼。 對於 MFA 驗證疲勞,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是使用者忽視了驗證帳戶之要求屬真屬假,故一眼看到系統發出要求,便輕易誤信並提交了驗證碼資料。要解決問題的核心,企業機構需要建構一個方案,既可省卻系統以驗證帳戶來核實使用者身分,同時亦可讓機構辨明使用者真偽。 筆者早前研發了名為 Network…

    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宣布,對一間追蹤軟件開發商處罰 41 萬美元,理由是公司開發的多個軟件及推廣手法,違反了美國聯邦政府及多個州的法律。供應商 Patrick Hinchy 已同意這次判決,更表示會向被監控的受害者發出提醒。今次判決相信會對業界亮起紅燈,作為一般用家,便要時刻留意手機或電腦有否可疑跡象,平日亦要小心保管電子裝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追蹤軟件(stalkerware)又稱為間諜軟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讓顧客可在被監控者不知情下,暗中取得各種敏感訊息,例如目標的地理位置、通話或訊息內容、上網活動等,雖然收集情報的人未必會將敏感資訊用於勒索或綁架等犯罪活動,例如父母擔心子女安全而在手機上安裝相關軟件,但某程度上已侵犯了目標人物的個人私隱。 其實這種軟件在新冠疫情期間,相當受僱主歡迎,因疫情下公司被逼讓員工遙距工作,僱主擔心員工實際上沒有在家工作,因此選擇在員工公司電腦裝置安裝追蹤軟件,例如截取員工對話訊息、電郵內容甚至鍵盤使用狀況,以了解員工有沒有正常工作。 這次被政府判罰的追蹤軟件供應商 Hinchy,旗下的追蹤服務多達 16 款,包括 Auto Forward、Easy Spy、PhoneSpector、Surepoint、TurboSpy 等,用於手機監控及截取訊息,這些軟件的功能非常全面,除了可監控位置及訊息內容,更連目標人物的瀏覽歷史記錄,以及社交媒體活動都會一併收集,當中一款更可讓顧客遙距啟動受監控手機的鏡頭及收音咪,全方位監視及竊聽。 作為一般用家,安全專家建議平常必須時刻確保電子裝置不要離開視線範圍,為裝置設定複雜的登入密碼,或啟動生物特徵登入功能。不要點擊任何可疑連結或打開可疑檔案,同時亦要避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最好為裝置安裝可信的網絡安全軟件,便可大大提高電子裝置被安裝追蹤工具的風險。 此外,專家又建議用家,可定期查看電子裝置內的已安裝或運行中軟件,留意是否有陌生軟件正在運行,如果是智能手機用家,更加要查看…

    2023 年甫開始不久,AI 大戰隨即白熱化,Adobe Creative Cloud 產品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Scott Belsky 對今年科技作出九大預測,不少都跟 AI 有關。他認為 AI 將大舉影響 SEO、教育、醫療等範疇,又估計新一代專門瀏覽器即將面世,開始與應用程式展開競爭。1)  網絡瀏覽器將轉向專門化隨著 Web App、公共瀏覽器和去中心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瀏覽器對於未來的 Web app 而言,已經變得過於普遍和過時,令…

    近期爆紅的 AI 聊天機械人 ChatGPT,以破紀錄短短 5 日極速獲得 100 萬用戶,面世僅兩個月用戶破億,大熱程度無庸置疑。ChatGPT 的出現為 AI 競賽擲下震撼彈,甚至有指它會挑戰搜尋引擎王者 Google 地位,到底 ChatGPT 有何與眾不同?各大巨頭如何爭相出招?港人點先可以輕鬆潮玩?小編試用集合三個 AI 聊天機械人的 Poe App,玩了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