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動向】跨界創新:生成式AI如何重塑企業運營與校園學習

    在科技浪潮不斷推動下,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迅速成為企業與教育領域的數位轉型關鍵。其憑藉強大的自動生成能力,不止突破傳統運作框架,更為工作效率和創意提供了無限可能。近日,筆者與團隊有幸蒞臨 Google 香港辦公室,親身體驗 NotebookLM、Veo 等多款前瞻性 AI 工具,使我深刻體會生成式 AI 對組織競爭力的深遠影響。

    AI 成為實務利器 打造智慧學習場景

    以往,人工智慧在企業的應用往往停留在概念與研發階段,研究人員專注於演算法優化與數據模型訓練,但真正融入日常營運的案例並不多。生成式 AI 的出現解開了這一局面,憑藉其「即用即配」的特性,從行銷宣傳到銷售分析,再到軟件開發,生成式 AI 正在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市場行銷領域,傳統的文案撰寫與視覺素材設計往往需要數天才能完成。如今,行銷團隊只需在 AI 工具中輸入簡單的提示(Prompts),便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多組富有創意且具針對性的文章和圖片。這大幅節省了時間,還讓行銷內容更具多樣性與個人化效果,有效提升了品牌競爭力。

    AI 對銷售端的幫助同樣顯著。過去,業務人員需要逐一訪問潛在客戶的網站,手動整理公司背景資料和聯絡方式,這一流程既繁瑣又易出錯。而現在,通過生成式 AI,團隊可以自動擷取公開數據,迅速生成客戶簡介、銷售提案,甚至直接製作專屬簡報。AI 還能根據產業類別、公司規模及地理位置自動分類潛在客戶,協助銷售團隊制定更精準的策略,從而提升開發效率和成交率。

    在軟件開發方面,生成式 AI 同樣成為得力助手。當系統需要新增報表功能時,AI 可以根據需求自動生成基本的 SQL 語法與程式碼框架,並提出 API 整合的建議。這樣一來,開發人員便可將更多時間投入到核心邏輯設計與功能優化上。此外,AI 還能嵌入系統,定期自動生成日報、月報及各類視覺化圖表,提高了資訊透明度之餘,也減輕了分析和行政部門的繁重負擔。

    而生成式 AI 的應用遠不止企業,教育領域同樣受益匪淺。教師可利用 AI 快速製作練習題、閱讀理解測驗,並針對學生需求撰寫評語,提升教學質量。

    如同我們團隊開發的「Library Go 一站式閱讀推廣平台與 App」正是一例。平台採用 AI 分析學生的閱讀偏好,推薦適合書籍,並透過積分獎勵機制激勵閱讀動力。未來,我們還計劃將閱讀成果製作成專屬插畫卡片、Tote Bag 及 3D 列印公仔,將學習與創意結合,打造更加趣味的閱讀體驗。

    此外,學校可引入具互動性與自動評量功能的 AI 教學工具,讓學生於課堂與 AI 進行即時對話互動,提昇學習參與度與成效。當然,教師仍需指導學生辨識 AI 資訊的準確性,確保學習過程安全、有序。

    三大趨勢:AI 應用的未來走向

    結合實地考察與業界觀察,筆者認為生成式 AI 的發展將呈現以下三大趨勢:

    智能決策輔助

    AI 可實時分析海量數據,為企業提供營運策略,並為教育機構提出個別化教學建議。

    流程全面自動化

    從行政報表、數據分析到學習評估,AI 取代重複性工作,讓人力更能專注於創新與增值。

    跨域數據融合

    AI 可整合企業與校園內外數據,提升決策品質及學習成果的精準追蹤。

    在這個 AI 工具普及時代,使用 AI 已成為基本技能,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運作邏輯與潛在風險。教育者應教導學生如何設計有效提示(Prompt Engineering)、辨別 AI 回應的真偽,並培養責任使用的意識。企業則需通過內部培訓消除對 AI 取代的恐懼,讓它成為提升生產力的合作夥伴。AI 技術的應用不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用好」。無論是企業提升效率,還是學校推動創新學習,生成式 AI 都將成為重要的推動力。唯有擁抱變革、持續學習、正確應用,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撰文:Million Tech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謝小江(Nelson)
    欲觀看更多 Nelson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AI #創科動向 #謝小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