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間專門提供商業網絡通話、視像會議及訊息傳輸服務的企業3CX遭受入侵,雖然很快已發現是北韓國家級黑客所為,但隨著其他專家參與調查,黑客集團原來亦已入侵了另外四間企業,受害機構分別來自能源基礎設施及金融行業,而且入侵方式與 3CX 基本上一樣,可見這類供應鏈攻擊(Supply chain attack)真是防不勝防。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3CX 入侵事件在今年三月公開,當時負責調查的網絡安全公司 Mandiant 專家,很快已指出事件與北韓國家級黑客集團 UNC4736 有關,估計入侵源頭是因為 3CX 一個員工在自己的電腦上,下載及安裝了一款帶有木馬病毒…

    勒索軟件老是常出現,但過往多數針對 Windows 系統,令不少用戶也覺得 Mac 產品防護比較嚴密。有網絡安全專家最近發現,擅於開發勒索軟件的組織 LockBit,研發了首個針對 macOS 的勒索軟件加密器,儘管似乎仍在測試階段,但用家也務必要提高警覺。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過往 LockBit 的加密器,是專為攻擊 Windows、Linux 和…

    早前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要立例監管人工智能服務,雖未有詳細內容,但目標是要採取措施,保證人工智能系統必須合法、合乎道德,安全可信賴。事隔一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亦釋出相關法例的建議,而且已具備一定規範,相信好快成事,日後內地服務供應商要再推出新的人工智能服務?估計速度將會大減。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美國總統拜登的辦公室早前宣布,正準備尋求公眾意見,以規管如 ChatGPT 等人工智能服務。根據公布數字顯示,單是 ChatGPT 已錄得 1 億個活躍用家,成為有史以來成長得最快的消費性應用服務。拜登政府雖然承認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帶來巨大好處,但必須要解決它的潛在風險,才能讓公眾自由享用 AI 服務。 其實自從 OpenAI 的…

    香港與內地的網絡生態向來「一國兩制」,經過三年多疫情後,無論個人或企業的習慣、行為也有很大轉變。騰訊雲港澳業務高級總監蔡毅海(Steven),分析疫情後出現的趨勢,又認為騰訊與其他龍頭賽道不同,會繼續加強自身產品,並協助不同企業入華。 想睇更多業界訪談?立即免費訂閱 ! 騰訊旗下的微信在內地向來備受歡迎,「小程序」更成為港人前往內地時,取得健康申報「黑碼」的三大方法之一。Steven 指以港人為本的市場推廣,多採用 facebook、Instagram 及 YouTube,惟內地無這類平台,內地人亦偏好使用小程序,例如在微信上社交及購物,比較不喜歡下載 App,顯示兩地用戶的網絡使用習慣存在差異。 冀訂造工具 迎合中港兩地客戶 香港的零售市場約有 30% 來自內地遊客,市面逐漸復常後,各大零售商更是爭相「搶返呢塊餅」。Steven 表示,有不少客戶籌備改造 App…

    由香港無線科技商會(WTIA)舉辦的「工業4.0物聯領袖峰會」,以「引領我城,智慧轉型」為大會主題,雲集了不少城中資訊通訊科技業界人士參與交流。開幕禮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以及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李勁華擔任主禮嘉賓。 「工業4.0物聯領袖峰會」是「智創互聯4.0」(Tech to Connect 4.0)系列的旗艦活動,峰會共有 13 位嘉賓講者,探討有關工業物聯網、智慧工業、智能製造等相關項目技術議題,以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如雲端營運管理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改變傳統商業模式思維,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資料及圖片來自香港無線科技商會)

    Apple 及 Google 最近分別公布及修補旗下產品的零日漏洞,報告指出,已偵測到有黑客利用這些漏洞發動攻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呼籲用戶立即更新,以堵塞由漏洞所產生的惡意攻擊。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Apple 所公布的兩個零日漏洞,分別為 CVE-2023-28205 及 CVE-2023-28206,針對蘋果瀏覽器 Safari 內的 WebKit 元件及管理硬體的內部程式。受影響的系統包括…

    密碼管理服務供應商 LastPass 披露早前數據外洩事故的調查報告,指出事原因與公司一名工程師的電腦被入侵有關。事實上自疫情以來,不少企業已容許員工遙距工作,不過在端點(endpoint)裝置的保護上卻存在漏洞,安全專家指出,企業必須正視端點防護問題,否則被入侵的事故將會沒完沒了。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不少安全專家均提出,現時大多數網絡攻擊,都是由竊取帳戶登入資料開始,即使是企業最害怕碰到的勒索軟件集團,黑客亦會在地下討論區刊登招聘廣告,邀請擁有帳戶登入憑證的人合作,這種操作一來可以減少入侵難度,二來由於擁有一定帳戶權限,可大大減少被安全工具發現的風險。 早前 Ponemon Institute 的一項調查便顯示,68% 機構在過去 12 個月內,遭受了成功的端點攻擊,而今次 LastPass 的數據外洩事故,便是其中一例,因為入侵的開端,正正是其中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