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一向以創新為宗旨,在新版 PAN-OS 軟件新增逾 50 項新功能外,連舉辦活動亦具心思。早前順利舉行的《Stop Zero-Day Malware with Zero Stress》活動上,五位專業 Systems Engineers 轉陣到台上,以話劇形式將虛擬世界實體呈現,透過情景及對白介紹最新版 PAN-OS 軟件 PAN-OS® 11.0 Nova(下稱 Nova)特色,相當貼地。…
Search Results: 疫情 (287)
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了其年度 Solutions Day 2023 ,延續以 Sparkling Biz Matters 為主題,從雲端、網絡、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及可持續性五大範疇,邀請了業內專家和不同行業領導者就全球數碼創新趨勢、最新科技及營運經驗,相互交流創意思維,幫助企業更精準地部署數碼轉型之路。 重視生態圈構建 交流平台激發創新思維 CPC 行政總裁 Brook Wong 首先為大會致開幕辭,他表示此次年度聚會非常特別,除了是他首次代表公司主持此次盛事,更是這三年間業界仝人首次可以在解除所有防疫措施的環境下聚首一堂,面對面交流經驗及技術,探討創新科技等關鍵議題。他同時指出企業的數碼轉型在 2023…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近年,網絡攻擊者已從以往試圖獲取端點控制,轉向獲取使用者憑證與帳戶存取權,即接管帳戶攻擊(Account Takeover)。這令到使用者在機構內的身分,變得比使用者的端點存取權更加重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目前,接管帳戶攻擊已成為最常見而有效的黑客攻擊手段。攻擊者主要透過商品資訊竊取器,以及企業內部數據進行入侵,並從營運上收集到的資訊,以繞過多種因素認證(MFA)來竊取使用者身分。 而隨着雙重驗證廣泛被使用,MFA 疲勞攻擊(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atigue)變得更常見,而一次性密碼(OTP)亦更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 MFA 疲勞攻擊的手段,是利用使用者的「驗證疲勞」去騙取多重因素驗證碼。例如黑客會假扮成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假借要更新系統或重新驗證帳戶為名,向目標員工發訊息要求輸入獲取的驗證碼。由於黑客會鍥而不捨向對方進行訊息轟炸,有員工會不堪受擾而大意地交出驗證碼。 對於 MFA 驗證疲勞,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是使用者忽視了驗證帳戶之要求屬真屬假,故一眼看到系統發出要求,便輕易誤信並提交了驗證碼資料。要解決問題的核心,企業機構需要建構一個方案,既可省卻系統以驗證帳戶來核實使用者身分,同時亦可讓機構辨明使用者真偽。 筆者早前研發了名為 Network…
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宣布,對一間追蹤軟件開發商處罰 41 萬美元,理由是公司開發的多個軟件及推廣手法,違反了美國聯邦政府及多個州的法律。供應商 Patrick Hinchy 已同意這次判決,更表示會向被監控的受害者發出提醒。今次判決相信會對業界亮起紅燈,作為一般用家,便要時刻留意手機或電腦有否可疑跡象,平日亦要小心保管電子裝置。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追蹤軟件(stalkerware)又稱為間諜軟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讓顧客可在被監控者不知情下,暗中取得各種敏感訊息,例如目標的地理位置、通話或訊息內容、上網活動等,雖然收集情報的人未必會將敏感資訊用於勒索或綁架等犯罪活動,例如父母擔心子女安全而在手機上安裝相關軟件,但某程度上已侵犯了目標人物的個人私隱。 其實這種軟件在新冠疫情期間,相當受僱主歡迎,因疫情下公司被逼讓員工遙距工作,僱主擔心員工實際上沒有在家工作,因此選擇在員工公司電腦裝置安裝追蹤軟件,例如截取員工對話訊息、電郵內容甚至鍵盤使用狀況,以了解員工有沒有正常工作。 這次被政府判罰的追蹤軟件供應商 Hinchy,旗下的追蹤服務多達 16 款,包括 Auto Forward、Easy Spy、PhoneSpector、Surepoint、TurboSpy 等,用於手機監控及截取訊息,這些軟件的功能非常全面,除了可監控位置及訊息內容,更連目標人物的瀏覽歷史記錄,以及社交媒體活動都會一併收集,當中一款更可讓顧客遙距啟動受監控手機的鏡頭及收音咪,全方位監視及竊聽。 作為一般用家,安全專家建議平常必須時刻確保電子裝置不要離開視線範圍,為裝置設定複雜的登入密碼,或啟動生物特徵登入功能。不要點擊任何可疑連結或打開可疑檔案,同時亦要避免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最好為裝置安裝可信的網絡安全軟件,便可大大提高電子裝置被安裝追蹤工具的風險。 此外,專家又建議用家,可定期查看電子裝置內的已安裝或運行中軟件,留意是否有陌生軟件正在運行,如果是智能手機用家,更加要查看…
過去幾年,全球疫情顛覆了環球零售業,零售商要重振旗鼓,必須選擇更高效、更吸引消費者的工具,以及解決線上商店與線下實體店各種迫切難題。Google Cloud 全新發表的 Shelf Checking AI(AI 貨架檢視方案)採用 Google 的辨識技術,能識別數十億種產品,方便零售商全面掌握貨品銷情。
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威脅有增無減,最近 Sangfor 公布夥拍香港領先的增值分銷商 Edvance Technology 合作,協助客戶抵禦最新網絡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 Security。 他以居家工作為例,在後疫情時代,遠程辦公已成為新趨勢,不少員工都傾向在家工作,加上部份員工移民後,公司為挽留人才,改行遙距工作等,「無論咩原因都好,最終都要連接去公司內部網絡,就會成為一種威脅。」 Sangfor 系統工程師總監陳浩存表示,今年網絡安全的三大威脅主要來自: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人工智能、IoT(物聯網)及 Cloud…
轉工難,轉行更難,兩個年過三十的文科生,毅然放棄原本從事的行業,半途出家做 IT。一個曾經自學,一個毫無底子,二人完成 IT 課程後,即使零經驗也極速獲聘請,人工幾級跳。新手想入行,真的這樣容易?有 IT 獵頭公司指出,近年各行各業均積極尋求 IT 人才,新入行起薪點高,而且加薪速度快,料吸引不少「白紙」嘗試投身 IT 界。 入職 IT 界一年的阿 Bob(31 歲),本科及碩士分別攻讀教育及文學,26 歲初入職場,從事 Marketing 工作,直至去年 30 歲月薪約…
勒索軟件、數據洩露、黑客攻擊,2022 年的網絡威脅仍然層出不窮。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趨勢將會如何呢?小編整合了不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預測,他們不約而同認為「網絡犯罪即服務」及地緣政治,將加速網絡攻擊,改變黑客組織的「財路」,俄羅斯發動的網絡戰或會延伸至亞太區,而身分認證攻擊,亦會繼續成為常見的攻擊手段。 CaaS 興起 黑客老手變賣家 科技進步不止方便普羅大眾,同時令網絡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降低、攻擊方式更加先進。FortiGuard Labs、Splunk 及 Barracuda 均認為,隨著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的商業模式日漸興起,越來越多額外攻擊媒介,將透過暗網(dark web)以服務形式出現,促使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擴張。 日後網絡攻擊者毋須再事先投入時間和資源,制訂自己獨有的攻擊計劃,而可輕鬆利用一站式產品,配合不同的技術水平,即可發動攻擊,將加速網絡攻擊的數量及成效。至於對經驗老到的網路犯罪分子而言,建立及出售攻擊組合即服務,更是一條簡單、快速且可重複的「財路」。 FortiGuard Labs 認為,除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即服務可供銷售外,其他另類的獨立新服務也將冒起,包括「偵察即服務」,在暗網聘用「偵探」來收集特定目標的情報,包括攻擊藍圖、機構的安全模式、關鍵網絡安全人員、對方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知的外部漏洞,甚至供予出售的外洩認證資料等。而「洗錢即服務」(LaaS)亦可能很快成為主流,即自動化服務將取代人手處理的錢騾招攬活動,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資金,使洗錢流程更快、更難追蹤。 政治網絡戰持續 俄羅斯向亞太區報復…
DICT 數智通訊服務供應商中信國際電訊 CPC(以下簡稱 CPC)早前舉辦了其年度 Solutions Day (Part 1)。今年,大會以 Sparkling Biz Matters 為主題,邀請了業內專家及不同行業的領導者,共同就企業發展業務的關鍵因素作出分享,包括企業如何以得到全方位的網絡安全防護,以及如何運用大數據及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去協助企業數碼化轉型之旅等,幫助各大企業更精準地訂立來年的發展目標及營運計劃。 網絡安全舉足輕重 困擾企業業務發展 CPC 商務總裁 Jacky Kwok 在致開場辭時以一份大會較早前對 100 位企業客戶作出的問卷調查為引子,指出最讓企業領導者日思夜慮的業務營運問題就是網絡安全,其次為日新月異的技術如人工智能、雲端應用和網絡及發展可持續性等。Jacky…
專注身份安全領域的 CyberArk 早前公布,被 Gartner® Magic Quadrant™ 存取管理(Access Management)評為領導者,是繼公司早前在 Gartner Magic Quadrant 特權存取管理(PAM)中的領導者之後,成為唯一一間在兩份報告中均被認可為領導者的公司。 今年 Gartner Magic Quadrant 特權存取管理中,CyberArk 連續第四次在執行力和願景完整性方面均領先群倫。而 CyberArk 的身份安全產品還持續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公司最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