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節奏急速的業務環境中,企業需要一個高效且安全的網絡來支持混合工作模式,應對物聯網(IoT)設備的快速增長及數碼轉型的需求。領先全球的雲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 Arista Networks 推出其 Cognitive Campus Network,內建 Arista Multi-Domain Segmentation Service™ (MSS)(多領域分割服務),僅需端到端添加 Arista 交換器即可在現有園區網絡上實現智能化,高安全且易於管理的解決方案。 這不僅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員工生產力,還能保護您的業務免受網絡威脅,而使用MSS無需複雜的專業知識,亦無需全面替換基礎設施。Arista Cognitive Campus 讓企業輕鬆實現零信任網絡,加速市場反應、增強客戶信任並提升競爭優勢,助您專注於業務增長。 智慧園區網絡:無縫升級現有網絡,應對新時代挑戰 隨著混合雲架構、遠程工作模式及大量…
Search Results: 自動化 (296)
在科技浪潮不斷推動下,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迅速成為企業與教育領域的數位轉型關鍵。其憑藉強大的自動生成能力,不止突破傳統運作框架,更為工作效率和創意提供了無限可能。近日,筆者與團隊有幸蒞臨 Google 香港辦公室,親身體驗 NotebookLM、Veo 等多款前瞻性 AI 工具,使我深刻體會生成式 AI 對組織競爭力的深遠影響。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AI 成為實務利器 打造智慧學習場景 以往,人工智慧在企業的應用往往停留在概念與研發階段,研究人員專注於演算法優化與數據模型訓練,但真正融入日常營運的案例並不多。生成式 AI 的出現解開了這一局面,憑藉其「即用即配」的特性,從行銷宣傳到銷售分析,再到軟件開發,生成式 AI 正在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市場行銷領域,傳統的文案撰寫與視覺素材設計往往需要數天才能完成。如今,行銷團隊只需在 AI…
隨着 AI 在各行各業應用普及,數碼世界真假邊界越來越模糊。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Check Point 發布首份《AI 安全報告》,深入拆解網絡犯罪分子如何以 AI 技術作為武器,並為網絡安全業界提供一系列防禦建議與實踐策略。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網絡犯罪分子正利用生成式 AI 和大型語言模型(LLM)大規模偽造身分,破壞公眾對數碼身分的信任。網絡用戶已無法單憑表像去判斷網絡上看到或聽到資訊的真偽。AI 驅動的深度偽造技術,甚至可繞過最先進身分驗證機制,令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絡欺詐的受害者。 Check Point 指出,某些地下犯罪服務組織的技術越發先進,更有迹象顯示「數碼分身」即將崛起。這些 AI 驅動的複製體不但能複製外貌和聲音,更能模仿人類的思想與行為。 四大關鍵威脅: 威脅變化的背後核心,是 AI 高度模仿和操控數碼身分的能力,因而模糊了真實與虛假之間的界線。以下是導致信任瓦解的四個核心領域: .AI 加強身分冒充及社交工程攻擊:犯罪者利用 AI 生成像真度極高的釣魚郵件、虛假音訊和深度偽造影片。近期更有犯罪者利用 AI…
《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上月獲三讀通過,目標於來年正式生效,尚有僅八個月時間,相信營運者(Critical Infrastructure Operator, CIO)正密鑼緊鼓為條例做足準備。到底 CIO 在準備階段時, 最關注的問題是甚麼?應如何解決?香港電訊(HKT)一一為你解答。 受《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下稱條例)監管的營運者覆蓋八大範疇,包括能源、交通、通訊等行業。《條例》分為三大類責任,當中以「事故通報及應對」——尤其是通報時間、電腦系統安全演習及制定應急計劃,最受 CIO 們關注。 通報時間爭分奪秒 CIO 需加強應變能力 根據警方數字,過去數年本港的科技罪案一直有增無減,至去年終放緩,反映企業投放了一定資源,致力保障網絡安全。在即將來臨的新法例下,企業(尤其是 CIO)所投放的資源或需更多。例如《條例》下關鍵電腦系統嚴重事故的通報時間為 12 小時內,而其他事故通報時間則為 48 小時內,通報時間絕對是爭分奪秒,到底 IT 部門「應對」是否夠快,便成為一大關鍵。…
隨著時代轉變,員工的工作地點已不再局限於辦公室,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是大勢所趨。而企業要實現此模式,維持競爭力,所採用的通訊策略必須具備靈活性,能確保企業營運不受工作場所、天氣、地理等外在因素影響。即使在遙距辦公的情況下,無論通訊協作、客戶服務熱線,甚至是企業通訊的合規審查流程,都應能保持運作如常。惟近年各行各業均面對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加上企業加速數碼轉型,IT 部門的壓力有增無減,能夠簡單管理、靈活擴展的通訊系統正是企業所需。 HKT Enterprise Centrex(EC)升級版以雲端為基礎,能與 Cisco 其他電話系統及多種 AI 工具結合使用,提供注入 AI 功能的協作和多樣化的託管通訊平台,助企業打破通訊界限,任何地方都能成為辦公室。 靈活轉換至「流動辦公室」 切合未來工作模式 HKT EC 升級版擁有高度兼容性,能支援使用其他 Cisco 系統和多項自動化 AI…
全球領先由數據驅動、客戶端至雲端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Arista Networks,在香港市場推出了創新的 Arista Guardian for Network Identity(AGNI) ,是一款由雲原生和 AI 驅動的網絡訪問控制(Network Access Control, NAC)解決方案,適合企業採用。 香港面臨的網絡安全挑戰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網絡安全上面臨重大的挑戰。隨著混合工作模式的興起,員工可以從不同地點及非托管設備(包括 BYOD 和物聯網終端)訪問企業網絡,這增加了不同渠道的網絡攻擊,而不斷升級的勒索軟件和釣魚攻擊亦持續威脅網絡安全。這些網絡攻擊,特別針對香港的關鍵行業,例如:金融、物流和貿易等。若關鍵行業一旦被攻擊成功,有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傳統本地部署的 NAC 解決方案難以應付,通常需要昂貴的硬件升級和複雜的管理,而舊有的安全協議亦存在防護漏洞。…
香港《財政預算案 2025》正式出台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明確指出,人工智能(AI)、智慧製造與機械人技術,將是驅動經濟轉型的關鍵引擎。這份政策文件既為本地科技企業開闢了新前景,同時也帶來諸多考驗。 值得關注的是,工業貿易署近期對「BUD 專項基金」及「EMF 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條件作出調整,企業配套資金比例從 1:1 提高至 1:3,首期撥款比例更大幅下調至 20%。再加上政府擬在兩年內精簡一萬個公務員崗位,這些變化無疑為科技產業帶來更大挑戰。在此環境下,業界該如何轉危為機,開創新局? 政策與產業契機 儘管部分補助政策趨嚴,新預算案仍為科技領域注入多項重要支持。亮點措施包括成立規模達 10 億港元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中心」,以及撥款 1 億港元推行「智能製造升級試點計劃」。研發中心將促進 AI 技術從基礎研究到商業應用的完整發展,而升級計劃則為企業提供最高 25 萬港元的補助,助力改造智能化產線。 此外,規模達…
全國兩會近期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機械人,凸顯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技術在經濟轉型中的核心角色。作為機械人應用技術提供者,我們認為香港憑藉國際化優勢與對效率的高要求,有望在這一浪潮中找到獨特定位。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AI 與機械人技術的前景與機遇 AI 的進步讓機械人技術實現質的飛躍,從傳統自動化工具升級為具備感知與決策能力的智能平台。我們專注於將 AI 融入機械人,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並開拓新場景。在香港,這一潛力尤為顯著。例如,醫療及護老領域的手術輔助與照護機械人能提升服務質量;服務業中的無人餐廳與物流配送則開闢新賽道。這些技術不僅滿足市場需求,更為企業注入競爭力。 香港的獨特定位與優勢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流動性強、商業環境成熟,大量資本匯聚為機械人技術的研發與市場化提供了堅實後盾。雖然香港並非技術研發的全球重鎮,但其作為亞太區交流平台的角色,使其能迅速引入國際先進技術並轉化為本地應用。更重要的是,香港對工作效率的極高追求推動了機械人技術的極致發展。 此外,香港在亞太區醫療技術的領先地位也為機械人應用創造空間,例如智能照護系統正逐步改變醫療模式。我們的目標是針對這些需求,開發定制化機械人解決方案,並將成功經驗推向亞太區乃至全球,鞏固香港作為智能應用「試驗場」與「市場橋樞」的地位。 企業如何抓住機遇? 為把握這一趨勢,我們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首先,專注於將 AI 與機械人硬件無縫整合,打造實用方案;其次,培訓熟悉系統整合與控制的人才,確保技術落地;此外,與國際技術供應商及本地醫療機構合作,快速回應市場需求,將概念轉為現實。 然而,香港在發展機械人技術時仍面臨挑戰。硬件方面,本地製造能力薄弱,過度依賴外部供應鏈,導致成本高企與交付延遲;軟件方面,應用數據不足與專業人才短缺限制技術深化。我們建議推動本地化研發基地建設、促進行業間數據共享,並與教育機構合作培養跨領域人才,以突破瓶頸。當然香港政府在推動技術發展中至關重要。除了資金補貼,長遠之計在於制定人才政策,吸引國際專家並支持本地培訓。若政府部門率先採用本地機械人技術,更能帶動市場需求,激發產業活力。 作者:Tobot Solution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王嘉敏(Jazzy)欲觀看更多 Jazzy 撰寫的文章,可按此瀏覽。
DNS 網絡服務供應商 Cloudflare 宣布,由即日起全面關閉其 API 服務使用 HTTP 連接,並強制要求所有請求採用加密的 HTTPS 協議。這項政策旨在消除傳輸未加密數據的風險,防止敏感訊息遭中間人攔截或洩露。雖然 HTTP 有簡易及快速傳輸的優勢,但隨著網絡安全風險攀升,也是時候退下火線。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Cloudflare 在公告中表示,新政策不單會完全拒絕任何試圖通過 HTTP 連接到其 API 的請求,甚至不會建立連接,換言之只有 HTTPS…
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早前公布,網絡釣魚佔 2024 年全年處理的保安事故總宗數逾六成,情況為五年來最嚴重,而去年惡意軟件數量亦顯著上升,當中大部分更屬於引誘用戶安裝的木馬程式。對企業來說,以上發現反映出端點漏洞仍是黑客偏愛利用的一大保安弱點。致力協助機構推行數碼轉型的 HCLSoftware 就此提醒本港企業,端點安全固然要重視,但數字經濟的急速發展亦令端點類型與數目激增,為企業的 IT 團隊帶來額外沉重的支援和管理壓力。因此,企業引進一個可以跨平台監察、管理和保護各式端點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實在刻不容緩。 綜合管理提升效率保障安全 端點泛指連接到電腦網絡並與其交換數據的實體裝置,除了管理層一般認知的流動裝置、桌上型電腦,其實還包括伺服器,甚至銷售點(POS)系統、數碼顯示屏以及各種物聯網(IoT)設備。若 IT 團隊沒有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協助,需用人手逐一為這些端點進行風險審查和緩解漏洞,費時失事之餘更會令黑客有機可乘。 事實上,由港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制定的《資訊科技保安指引》(G3)不僅要求政府各決策局或部門在所有伺服器、工作站和流動裝置中部署「端點偵測與回應」解決方案,更已規定各決策局或部門採用風險為本的方法,以「一致及有效的方式」為 IT 系統識別保安風險,訂定應對風險的緩急次序和應對有關風險。換言之,要貫徹風險為本的安全策略,自動化端點管理的常規程序便應結合掃描識別、評估、追蹤和緩解漏洞(包括修補程式管理程序以安裝必要的更新,限定授權軟件安裝,以及調整己置設定)等程序,以確保任何新洞在被利用前得以及時識別和修復,達到增強整體 IT 基礎設施安全勢態的目標。 HCLSoftware 大中華區總經理 Terr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