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os (977)

    講咗咁耐個人私隱有幾咁重要,特別係涉及生物特徵嘅資料千祈唔好咁易交出嚟,但原來真係唔會令大家驚㗎!玩 key 樣 app 玩到要准許對方點用你上載嘅自拍相都得?Sorry 真係無可能囉! 好多人都鍾意玩美圖、改圖 app,淨係睇下之前社交平台成日俾啲交換人樣、男變女女變男、變老變後生嘅相洗版,就知大家有幾熱衷變臉。最近有一款 key 樣 app 就係內地嘅 App Store 爆紅,呢款叫做 ZAO 嘅 app,好玩之處係只要影一張自拍相,佢就可以將你個樣 key 入一啲電影或電視嘅角色上,例如《權力遊戲》、《鐵達尼》等,而且根據…

    講咗咁耐個人私隱有幾咁重要,特別係涉及生物特徵嘅資料千祈唔好咁易交出嚟,但原來真係唔會令大家驚㗎!玩 key 樣 app 玩到要准許對方點用你上載嘅自拍相都得?Sorry 真係無可能囉! 好多人都鍾意玩美圖、改圖 app,淨係睇下之前社交平台成日俾啲交換人樣、男變女女變男、變老變後生嘅相洗版,就知大家有幾熱衷變臉。最近有一款 key 樣 app 就係內地嘅 App Store 爆紅,呢款叫做 ZAO 嘅 app,好玩之處係只要影一張自拍相,佢就可以將你個樣 key 入一啲電影或電視嘅角色上,例如《權力遊戲》、《鐵達尼》等,而且根據…

    唔少 IT 公司或應用軟件開發商都有自己嘅網絡安全團隊,不過隨住開發時間愈縮愈短,就算行埋 DevOp 甚至 DevSecOp 制,都只可以盡量減少軟件推出後嘅漏洞問題,所以唔少 IT 巨頭好似 Google、Microsoft、Facebook、Tesla 都會推出賞金計劃,鼓勵街外人幫手捉蟲。 作為 Android 作業系統開發者,Google 面對住嘅其中一個大難題,就係 Play Store 上由第三方開發商推出嘅 app 有太多安全問題,根本點睇都睇唔切,…

    網絡安全公司 Arkose Labs 剛推出 2019 年第三季 《Fraud and Abuse Report》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53%)社交媒體嘅登入都係機械人製造出嚟;而所有新開嘅帳戶中,亦有 25% 係假嘅,情況愈來愈嚴重。Arkose Labs 指出愈來愈多社交媒體攻擊,如帳戶盜用、假帳戶、垃圾訊息等,唔單只由黑客或騙徒操作,仲有 75% 會靠機械人執行,真係非常誇張。 Arkose Lab 指帳戶盜用問題之所以特別猖獗,皆因門檻不高,而且唔少人會以社交媒體帳戶登入其他服務,奪取到帳戶就可以攞到好多個人資料,成本效益更高。Arkose…

    Clickjacking 攻擊技術,以往大多用喺呃廣告點擊方面,黑客會喺受害者嘅電腦或手機上安裝惡意軟件,暗中點擊網站上嘅廣告嚟賺取廣告費。不過,而家呃人已經唔似以前咁容易,因為互聯網廣告供應商都開發咗一啲偵測系統嚟捉鬼,只要點擊廣告嘅行為有可疑,例如重複點擊同一個廣告,又或瀏覽網頁時唔轉頁淨係 click 廣告等等,都會被視為無效點擊,令到黑客無咁易呃到廣告費及點擊率。 不過,正所謂「路不轉人轉」,呢個方法唔可行,黑客咪研究新方法囉,最新技術就係騎劫網民嘅點擊,即係明明你點呢個位,實際上就點咗其他地方,又或者係你開啟嘅連結同字面表述不符等。 Microsoft Research 最近就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首爾國立大學等學術機構發表研究報告,透過開發出一款名為「Observer」嘅工具,去檢查 Alexa 頭 25 萬最多人瀏覽嘅網站,睇下當中有幾多個被黑客植入惡意騎劫程式碼。最後發現,當中有 613 個網站中招,每日總瀏覽量高達 4300 萬。研究人員又指出,喺被發現中招嘅網站中,有接近 36% 嘅點擊騎劫係用嚟賺取廣告費,其餘騎劫就用喺將網民轉去一啲詐騙網站。而為咗避免令網民起疑,黑客仲識得限制騎劫頻率添。 問題就搵咗出嚟,但點樣防範呢?答案係都要靠網站或瀏覽器製造商時刻偵測網站有無俾黑客植入惡意程式碼,同時間,亦可以喺網民真正點擊連結前,提供多啲連結資料俾網民,等佢哋更容易知道條 link…

    Google 上星期公佈,新一代智能手機作業系統 Android 10 即將推出,新 OS 雖然喺保護個人私隱上落咗唔少功夫,但現時表明仍有 193 個漏洞有待解決,對 Android 超級粉絲嚟講,真正嘅考驗嚟喇! 新一代 Android 一改以往用甜品嚟命名嘅作風,今次就咁叫做 Android 10,官方解釋話嚟到第十個版本,加上有 25 億裝置用緊 Android,係時候要改變咁話。喺確認推出日期之餘,Google 同時喺…

    數碼轉型的好處,相信毋須特別多提;不過隨著愈來愈多企業將重要工作或數據轉移雲端,網絡安全的問題亦陸續浮面,例如難以把握的多雲(Multi-Cloud)架構、複雜的存取權限管理,特別是「影子 IT」」(Shadow IT)應用失控,每走一步似乎都可以引發難以預計的洩密風險。既要繼續移雲,但對網絡安全又有大量疑雲,應該如何自處? 發展過快 監管困難 先來看看現時企業管理者面對的難題,愈趨複雜的多雲架構及存取權限問題都較易理解,但到底「影子IT」應用又是什麼一回事?它其實代表未經企業 IT 部門允許的應用軟件。根據最新發表的一份網絡安全調查顯示,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使用的雲端應用軟件數量為 452 種,但實際上卻是 1807 種,足足接近 4 倍之多,完全低估了實際使用情況,這些影子 IT 應用既然未被允許使用,企業 IT 部門所採購的網絡安全設備自然難以洞察及堵塞其漏洞,大大增加黑客潛入的門路。 除了雲端應用「失控」, BYOD(Bring…

    欺詐之神話而家呃人,容易過 50 年前 4000 倍,唔好問點解,信就得。 《Catch Me if You Can》(港譯《捉智雙雄》)呢套經典犯罪電影相信好多人都睇過,喺戲內由里安納度狄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飾演嘅欺詐犯 Frank Abagnale,的確真有其人,多次利用人類心理漏洞扮成法語教師、醫生、律師、機師,又涉及偽造支票,被 FBI 逮捕及服役後,轉而為 FBI 服務及開設安全顧問公司,以自己嘅豐富詐騙經驗為企業進行培訓。 資訊發達「商機」處處 Frank 最近接受傳媒訪問時首先就話,造成資料外洩嘅唔係黑客,製造漏洞嘅永遠係受害者自己或公司員工,例如唔轉密碼、將唔應該拎走嘅工作帶返屋企做、無及時更新系統檔案、無做清楚身份核對就信以為真……各式各樣嘅前設令到人類掉以輕心,以為黑客唔會攻擊自己。Frank…

    裝得防毒軟件,梗係希望可以攔截病毒或去錯虛假網站,但如果佢會洩漏你嘅行蹤,你又會唔會用? 網絡防毒軟件供應商 Kaspersky 嘅產品,最近就被發現原來有呢種「附加功能」,而且喺過去四年一直發生緊。網絡安全獨立調查員 Ronald Eikenberg 發現,Kaspersky 旗下嘅防毒軟件 Anti-Virus、Internet Security、Total Security、Free Anti-Virus 及 Small Office Security,喺用戶訪問每個網站時,都會遙距注入一個 JavaScript 檔案去目標網站,以確定呢個網站有無被 blacklist。呢一個名為 Kaspersky…

    收集人臉、指紋特徵,話就話可以方便大家出入私人地方或購物,甚至推動智慧城市;但一旦負責機構唔小心外洩,受害人係無得改呢啲「個人密碼」㗎! 又唔係話完全無可能,只要整容或換指紋就得,不過睇完都覺得荒謬啦,人哋唔小心洩漏咗客戶嘅生物特徵,竟然要受害者二次遇害?所以每個人都要小心,喺選擇係咪授權其他機構採集及使用自己嘅生物特徵時,真係要諗清楚係咪必須,好似如果只係方便買嘢、出入閘口等等,特別係信唔過或唔知邊個機構負責管理呢啲資料,都係用返相對傳統嘅方法例如感應式支付卡、密碼或門匙好啲。 指紋特徵公開存放 點解突然咁講呢?唔係因為沙田第一城撤回人臉識別系統測試,而係因為外國真係出咗事。一間開發指紋識別系統 Biostar 2 嘅公司 Suprema,喺 8 月初被網絡安全公司 VPNMentor 嘅研究員發現超過 100 萬筆指紋資料被公開存放於網絡上,部分更有姓名、住址、履歷、相片等,大部分受影響嘅都係英國公司,中招者包括英國警方用嚟出入禁區或特殊機關嘅資料,絕對有可能被恐怖份子所利用。 VPNMentor 研究員發現呢堆合共 23GB 嘅資料後非常震驚,因為只要黑客攞到生物特徵資料,受害者真係一世受困擾,於是第一時間想通知 Suprema 處理,不過打齊官網上所有電話,都搵唔到負責人士,搞到呢堆資料喺網上公開存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