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身分認證 (8)

    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客的招數也是層出不窮。近年,網絡攻擊者已從以往試圖獲取端點控制,轉向獲取使用者憑證與帳戶存取權,即接管帳戶攻擊(Account Takeover)。這令到使用者在機構內的身分,變得比使用者的端點存取權更加重要。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目前,接管帳戶攻擊已成為最常見而有效的黑客攻擊手段。攻擊者主要透過商品資訊竊取器,以及企業內部數據進行入侵,並從營運上收集到的資訊,以繞過多種因素認證(MFA)來竊取使用者身分。 而隨着雙重驗證廣泛被使用,MFA 疲勞攻擊(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Fatigue)變得更常見,而一次性密碼(OTP)亦更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擊(Social Engineering Attack)。 MFA 疲勞攻擊的手段,是利用使用者的「驗證疲勞」去騙取多重因素驗證碼。例如黑客會假扮成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假借要更新系統或重新驗證帳戶為名,向目標員工發訊息要求輸入獲取的驗證碼。由於黑客會鍥而不捨向對方進行訊息轟炸,有員工會不堪受擾而大意地交出驗證碼。 對於 MFA 驗證疲勞,筆者認為很多時候是使用者忽視了驗證帳戶之要求屬真屬假,故一眼看到系統發出要求,便輕易誤信並提交了驗證碼資料。要解決問題的核心,企業機構需要建構一個方案,既可省卻系統以驗證帳戶來核實使用者身分,同時亦可讓機構辨明使用者真偽。 筆者早前研發了名為 Network…

    一場疫情,令企業的營運模式及業務出現翻天覆地轉變,數碼轉型變成「必做 item」,混合及遙距辦公成為日常,IT 人才更成全球搶手貨。隨之而來的,是身分治理(Identity Governance)日益複雜,要集中整理員工登入憑證,將權限設置得不多不少,並杜絕員工離職後的「孤兒 Account」,將會是各行各業在疫情後的一大挑戰。 想睇更多業界訪談?立即免費訂閱 ! 身分治理,可根據員工不同工作需要發放權限,並有效率地隨工作性質改變,驟眼看似乎簡單,其實運作起來相當複雜。SailPoint 香港及澳門區董事總經理戴健慶(Simon)表示,不少企業仍然依賴人手管理帳號,例如有新同事初來甫到,通常「入紙」或發電郵,啟動所需應用程式及設置帳號,「有時候新同事返工或者起碼要等三日,先可以開到(權限)去做嘢」;同事離職後,仍然有很多賬戶未有刪除,變成「孤兒Account」,又成了一大網絡漏洞。 「嗰個 Account 因為冇人用,你點樣去用佢係冇人知,你都追蹤唔到。」 主打身分治理的 SailPoint 於 2005 年成立,2013 年擴展至香港,Simon 形容,香港企業對身分治理比較兩極化,一方面十年前已有客戶使用他們的方案至今,以保險金融業為主,「佢哋對於 Identity…

    以網絡罪案為主題的港產片《斷網》,集合三大金像影帝,劇情講述黑客在網絡世界中洗黑錢,牽涉不少網絡保安技術及用語。橋段在現實中是否可行?還是只是戲劇效果?小編請來業界專業人士、網絡安全供應商Palo Alto Networks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馮志剛(Wickie Fung),為讀者破解七大迷思! (注意:下文含有劇透) 想睇更多業界訪談?立即免費訂閱 ! 1.安裝 17 個防火牆防禦加倍? 劇情簡介:郭富城為取得罪證而駭入林家棟的電腦,但其電腦卻安裝了 17 個防火牆,令駭入過程相當困難。事實上,安裝多個防火牆,又是否代表防禦力會大幅提升呢? 「如果呢個廠家擋唔住,第二個廠家都擋得住」,Wickie 指這是比較舊有的概念,有不少客戶(例如銀行)以為安裝多重防火牆、獲多幾個廠家保障,分散投資便能有效抵禦網絡攻擊,但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因為防火牆之間可能會 Crash,而且安裝了多重防火牆,也不代表擁有多重防護。以安裝了 17 個防火牆為例,如果偵測或保護機制相類似,這並不是 Multi-layer,反而出事時會令事件更加複雜,「17…

    隨著企業持續邁向雲端,他們需要全新的安全架構應付挑戰,而「零信任(zero-trust)」亦因此應運而生。因此,不少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已開始更積極與雲端方案公司合作,共同建立緊密的生態圈,助不同的客戶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威脅。 想睇更多專家見解?立即免費訂閱 ! 零信任成企業網絡保安浪潮 網絡威脅接踵而至且變得日益精密,促使零信任的概念受到組織的格外關注。在零信任的前提下,沒有任何用戶或程序會預設獲組織信任,他們的每個工作階段均需認證,而每個向網絡發送的請求均被視為潛在威脅,直至請求者的身分獲成功認證。即使在工作階段中,用戶和裝置亦會受檢測,以識別任何能夠引致漏洞的變更。 零信任策略使零信任網絡存取(ZTNA)方案成為主流。藉此,組織可在工作階段開始前驗證用戶及其裝置,從而控制應用的存取。他們亦可透過多因素身分認證,確保用戶真實身分後才提供應用的存取權限。 與雲端供應商合作共創雙贏 在雲端浪潮下,網絡保安服務供應商亦需把方案與不同雲端平台整合,以把安全功能拓展至更多平台,全面地保障客戶的網絡基礎設施。 以Fortinet為例,最近 Fortinet 推出了雲原生防火牆產品,保障客戶在雲端上的應用和數據。日前,Fortinet 在阿里雲平台上推出「私人零信任邊緣方案(Private Zero Trust Edge Solution)」,整合零信任網絡存取、SASE、SD-WAN 及次世代防火牆,保障客戶在阿里雲上的應用和數據安全。從中,他們可充分掌握網絡上的情況,並確保每個應用的工作階段安全,同時為各地的員工套用一致的防火牆政策,以免網絡遭到入侵。 Fortinet 與雲端方案公司合作的其中一個重大意義,在於雙方能夠共建生態圈,並能互相借助優勢,賦予客戶最佳體驗。以是次合作為例,Fortinet 的方案亦能利用阿里雲的全球基礎設施,以及企業應用運算引擎…

    一場影響全球多年的疫情,對人們的工作模式帶來了許多改變。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新趨勢,令不少企業開始增加應用雲端計算,同時也要為員工提供高速網絡、自動化和遠程訪問工具。正正因為企業對網絡更加倚賴,網絡安全成為了相當重要的課題。 據網絡安全供應商Check Point指出,香港中小企近年所面對的網絡攻擊威脅日趨嚴重,香港公司過去半年平均每周遭受 789 次攻擊,而當中有 9 成惡意檔案,乃是透過電郵發送。雖然網絡安全風險大增,但許多中小企卻未有加強防護意識。據電訊營辦商於 2022 上半年的調查顯示,超過 8 成中小企客戶為節省成本,沒有定期更新網絡防護軟件,這會令公司資料被入侵和盜取的危機大增加,隨時會損失慘重。 筆者曾經聽客戶提及,其團購公司因網絡防護做得不好,被黑客攻擊,整個網站即時停運。而媒體亦不時有報道,指有黑客入侵和盜取公司郵箱,假冒商業夥伴或公司高層要求轉款;2022 年 9 月就有一宗本地肉類批發商公司被黑客盜取資料,損失達 2 千萬港元匯款的案件。 來自黑客的網絡攻擊,大多是勒索軟件、釣魚攻擊,或是系統漏洞攻擊,以破壞防禦系統並偷取資料。而最常見的是木馬程式、代碼注入,它們會攻擊企業的內聯網及電子郵箱。針對這些攻擊風險,筆者建議企業在網絡安全防禦方面要執行以下措施:…

    勒索軟件、數據洩露、黑客攻擊,2022 年的網絡威脅仍然層出不窮。踏入 2023 年,網絡安全趨勢將會如何呢?小編整合了不同網絡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預測,他們不約而同認為「網絡犯罪即服務」及地緣政治,將加速網絡攻擊,改變黑客組織的「財路」,俄羅斯發動的網絡戰或會延伸至亞太區,而身分認證攻擊,亦會繼續成為常見的攻擊手段。 CaaS 興起     黑客老手變賣家 科技進步不止方便普羅大眾,同時令網絡攻擊者的攻擊成本降低、攻擊方式更加先進。FortiGuard Labs、Splunk 及 Barracuda 均認為,隨著勒索軟件即服務(RaaS)的商業模式日漸興起,越來越多額外攻擊媒介,將透過暗網(dark web)以服務形式出現,促使網絡犯罪即服務(CaaS)擴張。 日後網絡攻擊者毋須再事先投入時間和資源,制訂自己獨有的攻擊計劃,而可輕鬆利用一站式產品,配合不同的技術水平,即可發動攻擊,將加速網絡攻擊的數量及成效。至於對經驗老到的網路犯罪分子而言,建立及出售攻擊組合即服務,更是一條簡單、快速且可重複的「財路」。 FortiGuard Labs 認為,除勒索軟件和其他惡意軟件即服務可供銷售外,其他另類的獨立新服務也將冒起,包括「偵察即服務」,在暗網聘用「偵探」來收集特定目標的情報,包括攻擊藍圖、機構的安全模式、關鍵網絡安全人員、對方擁有的伺服器數量、已知的外部漏洞,甚至供予出售的外洩認證資料等。而「洗錢即服務」(LaaS)亦可能很快成為主流,即自動化服務將取代人手處理的錢騾招攬活動,透過加密貨幣交易所轉移資金,使洗錢流程更快、更難追蹤。 政治網絡戰持續 俄羅斯向亞太區報復…

    繼 GDPR 之後,歐洲再有安全守則出台,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TSI)為 IoT 訂立全球通用安全標準,旨在提升業界安全防線,保障用戶私隱。 新鮮出爐嘅 IoT 安全標準檔案為 《ETSI TS 103 645》,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ETSI)發布,此標準以英國去年就 IoT 安全發表的建議書為基礎,而英國 BSI(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去年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