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NGO (35)

    美國 FBI 剛發出網絡安全警告,指有詐騙集團利用區塊鏈遊戲的邊玩邊賺(play-to-earn,又稱 P2E)玩法,引誘玩家將資金兌換成加密貨幣再上存電子錢包,有玩家更在注入大量加密貨幣後被騙徒一次過清空。有意嘗試這類遊戲,就要認清楚以下風險。 想知最新科技新聞?立即免費訂閱 ! 邊玩邊賺錢好似好荒謬?但其實近年已有不少遊戲以這個概念吸引玩家加入,例如有港資背景的SANDBOX ALPHA就是一款開放世界的線上遊戲。要在遊戲內賺錢,玩家可以透過交易虛擬土地和 NFT 賺錢,此外,在 Season 2 中,玩家只要完成越多遊戲體驗,便可自動獲得 SAND Token 再換取現金。 由於這是開發公司壯大遊戲玩家的手段,例如 SANDBOX 便在短時間內,將玩家數量由數百萬增加至數千萬,因此邊玩邊賺絕非無可能。 在美國…

    企業要把握市場先機,採用雲端服務進行大數據分析已刻不容緩。發展成熟的 Google Cloud 於人工智能、數據整合及網絡保安範疇上繼續升級,香港唯一獲 Google 最高規格認證的 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CloudMile,利用 Google Cloud 度身訂造合適方案及提供全面支援,讓企業安心利用有效工具,推動業務增長。 「你可能會喜歡這個」、「為你推薦的貨品」,越來越多企業會收集用戶數據作分析,如購買喜好、習慣,務求推薦的貨品或推廣活動能一擊即中,增加銷售額。CloudMile 香港區總經理王睦峯(Eric Wong)以一間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布料的廠商HERMIN作例子,指客戶經 HERMIN 網站採購,以往由挑選至落「柯打」往往需時 1 小時,進程較慢。 AI…

    2022 年快將完結,回顧今年發生的網絡安全事故,可見已與 2021 年與遙距工作模式為主的情況大不同,正式踏入後疫情時代。網絡安全專家就為 2023 年作出 5 大預測,方向包括物聯網、私人裝置工作、國家級黑客、人工智能及安全意識培訓,業內人士不可不知。 物聯網(IoT)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預測,2023 年將有 430 億 IoT 裝置連線網絡,專家認為由於大部分 IoT 裝置的用途都不是用於儲存數據,因此生產商普遍低估其產品的網絡安全風險,證據就是不少裝置在出廠時依然採用低強度及統一帳戶登入資料,例如 admin…

    多重因素驗證 (Multi-Factors Authentication, MFA) 被視為防止帳戶入侵的強力武器,不過最強武器都要懂得使用,否則都未必可以為公司網絡保平安。美國CISA及FBI最新公布的一個入侵個案,受害的 NGO 機構雖然都有用 MFA,不過黑客依然有門路入侵,企業的 IT 管理員要注意! 根據 CISA 及 FBI 的案情透露,懷疑由俄羅斯政府支持的黑客組織能夠成功入侵 NGO,建基於 NGO 的 IT 工具存在的兩個失誤。讓黑客於內部網絡建立立足點的第一個失誤,是…

    「新日常」不經不覺已被談論年半,近來市場變化較大,客戶由公司辦公變成在家工作,保安的邊界變得不清晰。特別現在包括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s)等的應用崛起,以互聯網出口作管控的話,技術上開始失效,未能為用戶帶來真正保護。 融合網絡與安全 針對上述問題,其實保安業界早有提升技術應對。其中全稱為 Secure Access Service Edge(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ASE)的融合網絡與保安管理的架構,早在 2019 年首次被 Gartner 提出,這個新融合網絡與安全的架構,主要是以雲端形式把服務送致用戶,而市場主要廠商之一 Sangfor 也有提供這項針對新常態的保安服務。 Ringo Yiu強調,Sangfor為少有在本地設立SASE網絡節點服務的解決方案商,目前也正著手建立歐洲與中東的節點,假設將來疫情完畢,各國重新開關,也有能力做到無縫連接。 Sangfor屬全球十大 Sangfor 港澳台新加坡地區業務總經理…

    黑客肆虐,令「疫情、新常態、黑客機遇」概念突破資安圈,各行各業漸漸覺悟,明白後疫情年代適應資安生態劇變的逼切性,又以醫療產業感受至深。 自疫情籠罩美國,紐約皇后區 Elmhurst Hospital 每日湧現數以百計病人,其中一名向《The New York Times》訴苦,以「災難」形容醫護周旋於 PPE、呼吸機、照顧病人、培訓臨危受命的新手間。而事實上,醫院 IT 部門狀況亦不遑多讓,隨著病人數目增加,遠程問診系統、收費系統、醫療器材聯網、視像會議平台等使用壓力幾何級暴增,黑客亦趁亂打劫,同期對醫療體系發動的黑客攻擊增幅達 150%,有黑客搶奪病人資料在黑市倒賣或後續進行詐騙,亦有黑客透過 Ransomware 以垂危病人為人質,要脅醫療機構就範。跟小型醫院與 NGO 醫療機構合作超過 10 年的資安與創新專家 Beau Woods 分析,前線醫護在疫情間盡忠職守,大眾視為抗疫英雄,但如果斷網,病人接受的醫療服務質素一定受到影響,甚至超出負荷。而眼下黑客正利用疫情,蜂湧攻擊醫療機構。 疫情前資安專家早已預警,胰島素注射泵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等醫療器材長年欠更新、或使用 Window XP 等有漏洞的傳統系統,均構成極大資安風險。美國 FDA 去年發出警告,Medtronic MiniMed 胰島素注射泵有漏洞,黑客可無線更改注射劑量,構成性命威脅,廠方暫時透過軟件更新堵塞漏洞。 總括而言,醫療機構本已深受不可逆轉的病歷數據化與在線醫療器材所衍生的資安漏洞困擾,後疫情下推行遙距問診,個人電子裝置收集的個人健康資訊,未來勢必成為一大資安問題。而即使醫療機構理解資安風險,卻未必可以投放相關資源。疫情下,醫院首要增加人手、採購呼吸機、PPE、COVID-19 試劑,但同時間,醫院要暫停主要收入來源的非緊急手術與門診,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Davis 的醫生指,疫情下最艱巨的是資源分配決定。Reuters 報導紐約長老會教友決定順延所有非緊急手術,決定影響 10 間紐約區醫院。在緊絀資源下,前線比 IT 部門有資源優先權。 資安平台 SecurityScorecard 與 DarkOwl 聯合研調發現,疫情間黑客攻擊醫療機構的 Web Application、End Point 與 IP Address 分別有 16%、56% 與 117% 增幅,而圍繞 COVID-19 的攻擊極具效率。攻擊形式中,Ransomeware 大行其道,疫情期間於美國錄得 109% 增幅,亦有針對 COVID-19 疫苗策動的國家級黑客侵略。攻擊醫療機構的著名案例,要數 2019 年專門追討病患欠債的 American Medical…

    朋友在通訊 App 分享連結時,若果有 Preview,感覺比一條普通連結實在,可以衡量登陸網頁的必要。不過看似窩心的 Feature,原來潛藏資安漏洞,隨時出賣用戶 IP,甚至破壞 End-to-End Encryption(E2EE)加密原則以及用戶對平台的信任。 網頁預覽顯示的初心,絕對方便用家,故大部分通訊 App 都備有此功能,像 Tiktok 與 WeChat 般不設預覽的 App 僅佔少數,向用戶提供預覽選擇的 Signal 與 Wire…

    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下,僱員在家工作是遙距營商的主要安排,遙距工作成為新常態「New Normal」。而視像會議已變成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上班要參加或主持視像會議,而下班後又要教子女用視像會議上課,連老婆上的烹飪班,都話要用視像會議學餸。突然,原是 IT 從業員的你同我,都變成視像會議從業員,好像升了「呢」。 市場上視像會議軟件多不勝數,如老牌子 LogMeIn 的 Goto Meeting、CISCO 的 WebEx,新來的有微軟的 Teams、Google的 Hangout Meeting、Amazon 的 Chime等,也有其他人用專用的企業級視像會議系統,亦有人用 Facebook 的 Message及微信 (WeChat) 來做視像會議或電話會議,五花八門,各適其適。我個人比較喜歡用 Zoom (https://www.zoom.us/), 因為其免費版本功能已經非常強大,即使是收費版本也很便宜,只需美元 14.99 一個月,購買一年的費用是美元 149.9,性價比相當高。因為可以月付,很多企業在「遙距營商計劃」中,都是用 Zoom 作為「網上會議工具」為其主要的申請項目。下一篇 Zoom の 謎思,將會詳細探討這間在 2019…

    很多人、事、計劃因疫情而流逝,但又有少數事強勢回歸,QR Code 就係好例子。廿年歷史以上的進取企業,相信 Archive 都有至少一份 QR Code Proposal,不過當年瞬間被社交平台與各種無線傳輸技術淹沒,淪為倉管,直到社交距離成為 New Normal,QR Code 重出江湖,擔當企業 Digitization 的一環,讓消費者 Access 餐廳 Menu 或購物 Coupon。眼見 QR…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用家對科技產品同服務嘅要求愈來愈高。不單止你部手機會進化 — 大家密切關注嘅監控技術其實都與時並進。講到呢度,大家可能已經會開始擔心:以往嘅監控技術其實都唔係話冇威脅,而家佢地仲要加強?點算好?到底係咩嚟?…定 D 嚟,睇埋落去,將你地嘅問題一一解開,仲可能帶俾你一絲曙光。 監控技術當中最常見嘅其實係一種叫做「魔鬼魚」﹙Stingray﹚嘅假冒手機發射站。呢種發射站會 Jam 咗 3G 同 LTE 等等嘅服務,強逼手機連線到不受保障﹑難以加密嘅 2G 網絡上面。當手機連咗上去,監測者就會得到大量用家手機資訊,例如即時位置,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號碼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