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網絡安全

    今年 7 月,有黑客先後在暗網出售 twitter 用家帳戶資料,其中一個資料組合涉及的用家數量更多達 540 萬個!專家估計黑客是趕在 twitter 的漏洞被堵塞前,大量收集用家資料。事件近日又有新進展,有黑客免費上載一個同樣有 540 萬 twitter 用家的資料組合,如果屬於同一數據,內裡便會有名人明星的電話、電郵等資料。 twitter自從被全球首富 Elon Musk 收購,負面新聞不斷,最新消息是有黑客於著名的資料外洩討論區 Breached 上,免費上載 540…

    抖音(TikTok)內的「踩界」濾鏡令片中人裸體若隱若現,激起不少用戶好奇心。有黑客聲稱能破解濾鏡,將片段「解碼」,火速吸引一眾跪求無碼版的用戶。結果至少有 3 萬用戶換來連環中伏,不但失望而回,更誤墮資訊安全陷阱被盜個人資料,得不償失。 抖音內濾鏡種類繁多,其中一個 Invisible Body 濾鏡,每當片主脫下衣服疑似裸體時,濾鏡便會自動將片段中重要部位模糊,令抖音上出現 Invisible Challenge(隱型挑戰)熱潮,目前 #invisiblefilter 標籤的瀏覽量超過 2,500 萬。有人便利用用戶的獵奇心理,乘勢發布短片,宣稱能提供軟件以消除 TikTok 的遮蔽效果,將片段變成無碼,更附上名為「Unfilter」的連結,邀請加入 Discord 伺服器。 當然,軟件是假的,惡意軟件才是真的。 網絡安全公司Checkmarx發現,當用戶點擊連結,加入 Discord…

    以往黑客入侵企業電腦系統,其中一個方法是以釣魚電郵令對方員工打開內藏惡意軟件的檔案,不過網絡安全公司 Palo Alto Networks Unit 42 安全團隊就發現,近來黑客改變策略,轉而以社交工程攻擊,誘使員工安裝合法的遙距登入軟件,成效更顯著。 Unit 42 專家將這波攻擊稱為 Luna Moth,稱這類型攻擊雖然同樣以釣魚電郵作為起點,但卻與早前曾報導的 BazarLoader 木馬軟件陷阱有很大分別,企業必須及早向員工發出警告。 專家說黑客首先會向目標企業員工發出電郵,附件的 PDF 檔案指其公司帳戶有一筆可疑的信用卡簽帳,必須致電客戶服務中心確認。黑客不會將簽帳金額訂高於 1,000 美元以上,避免收件者向上級匯報或令對方產生懷疑,而是直接致電客服解決。此外,黑客會經常改變電郵主題及附件名稱,減低被電郵防護工具攔截的機會。 當員工信以為真,便會致電電郵中的客戶服務部電話,並向客服上報信內的…

    約 4.87 億 WhatsApp 帳戶的登記號碼,上星期六被黑客放上暗網發售,數據中更列明包含約 300 萬香港用家電話號碼,用家除了要留意是否 WhatsApp 被入侵之外,更重要是提高警覺,同時加強帳戶安全功能! 網絡安全網站 Cybernews 上星期六發現,有黑客公然於暗網出售 WhatsApp 帳戶資料,數量更多達 4.87 億,雖然有關資料只得登記的電話號碼,但安全專家強調不容忽視,因為過往曾多次發生黑客僅使用電話號碼,便能奪取 WhatsApp 帳戶的成功個案,主要方法有二。 第一種方法是透過 SIM…

    2022 年快將完結,回顧今年發生的網絡安全事故,可見已與 2021 年與遙距工作模式為主的情況大不同,正式踏入後疫情時代。網絡安全專家就為 2023 年作出 5 大預測,方向包括物聯網、私人裝置工作、國家級黑客、人工智能及安全意識培訓,業內人士不可不知。 物聯網(IoT)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預測,2023 年將有 430 億 IoT 裝置連線網絡,專家認為由於大部分 IoT 裝置的用途都不是用於儲存數據,因此生產商普遍低估其產品的網絡安全風險,證據就是不少裝置在出廠時依然採用低強度及統一帳戶登入資料,例如 admin…

    平常使用手機,都會設置密碼保障個人資料,但如果黑客可以在不輸入正確密碼下成功開啟你的電話,密碼就形同虛設。外國有網絡安全研究人員意外發現可以透過Android手機系統漏洞,繞過密碼鎖屏,直接進入主畫面,令人防不勝防。 繞過鎖屏的方法亦十分簡單,只需一分鐘及幾個步驟:首先輸入錯誤 PIN 碼三次,令手機被鎖上;然後換另一張 SIM 卡,再輸入錯誤的 SIM 卡密碼讓 SIM 卡被鎖;這個時候手機會要求輸入 PUK 碼(個人解鎖碼,即由電訊供應商提供的 SIM 卡代碼)解鎖 SIM 卡;就隨後可以重置 SIM 卡密碼,繞過原本的鎖屏密碼,直接進入主螢幕。 造成漏洞的原因是 Android…

    財務數碼轉型為企業高競爭力的關鍵,但有調查顯示大部份香港企業的財務總監(CFO)與資訊科技總監(CIO)欠缺協調,加上網絡安全隱患、成本或預算問題,令香港企業在財務數碼轉型方面滯後,未能迅速作出相應決策。 財務及人力資源企業雲端應用程式供應商Workday,訪問了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 1,060 名財務主管和資訊科技主管,當中僅有 5% 的 CFO 和 CIO 表示現已有一個穩健的財務數碼轉型戰略。逾半香港受訪者認為其傳統的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不夠靈活,財務和資訊科技部門一般認同有需要改變,以滿足他們不斷變化的需求,在資訊科技及財務之間取得平衡。 近半企業 CIO 不會參與財務會議 然而 CIO 與 CFO 之間欠缺合作,調查所得有 42% 的企業,其…

    畢馬威(KPMG)會計事務所及市場調查公司 Gartner 先後發表科技分析報告,前者指九成受訪企業考慮將雲端架構提升至先進級別,後者則指出在 2023 年,企業花費在公共雲服務的投資,將高達 5,900 萬億美元,較 2022 年大增 20.7%!可見企業雲轉移的步伐將再提速。不過,數碼轉型並非單純㩒升級掣,還要克服很多挑戰,例如近期熱門話題 ── 搶人才。 現時不少企業在雲轉移過程前,都會考慮採用混合雲(Hybrid Cloud)架構,即結合私有雲(Private Cloud)和公共雲(Public Cloud)的 IT 基礎架構模式。由於企業可以選擇不同的雲服務供應商部署工作負載或儲存空間,因此具備高靈活性、高擴充性及節省成本的優點,亦令企業可選用最優質的雲端服務。 KPMG 的…

    經過數之不盡的網絡安全事故發生後,網絡安全仍然是 2022 年最火熱的話題。隨著遙距工作及雲端運算越趨普及,黑客擁有更多渠道去破壞企業環境。「如何建立網絡安全框架」,成為 IT 管理層最關鍵的任務。 「How to Prevent and Detect Phishing & Advanced Attacks Effectively」研討會在 11 月 15 日順利舉行,由edvance分享於早期階段如何主動地檢測黑客攻擊,Green Radar及Fortinet則探討對於惡意軟件及預防網絡釣魚的建議。透過是次研討會,相信一眾參加者也獲益良多。…

    雲端運算、物聯網、自動化和線上協作工具的時代加速了數碼化連接和人類之間的聯繫。這類混合了人類和數碼科技的新生態系統往往較爲脆弱;隨著惡意攻擊者利用網絡獲利,以及進行破壞和間諜活動,網絡威脅變得日趨複雜。企業在尋求提高自身的網絡應變能力之時,亦面臨著另一難題——人才短缺。面對瞬息萬變的網絡威脅,這一大障礙降低企業採取迅速果斷抵禦行動的能力。 有鑑於此,PwC HK 認爲企業必須迅速採取行動,應對網絡人才短缺,並聯同 Xccelerate Global Hong Kong Limited,提供網絡特定學習內容,以幫助人才技術提升和技能重塑。透過是次合作,致力提供及兼容所有人口族群和技術背景的網絡內容,讓企業和社會各界可持續地獲得人才管道,以協助他們保護數據和系統,降低網絡風險,從而提升抵禦網絡威脅的能力。 活動將討論: 網路安全人才的供求關係人才短缺的原因以 Cyber School and Bug Bounty 計劃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學生在網路學校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