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指引 (79)

    「有外國人面孔都幾好,去外國、歐遊亦不怕,又有點像吉卜賽人,(別人)不敢偷我的東西。」頂着一頭長曲髮、貌似外國人的梁栢謙(Issac)用「安全」形容自己外貌,他在大學實習時視察工地卻「險死」,該段經歷推動他研究工地安全,設計出全新人工智能系統,當偵測到工地人員有潛在危險就發警報,配合數碼工程監督系統作大數據安全分析和風險評估,目標將學界研究結果帶入業界。 24 歲的 Issac 在中學時代,未有機會接觸 STEM 課程,但他打機時,喜歡「開外掛」、改遊戲參數,「例如(打 GTA)改個數值令架車行快啲,咁就玩得易啲」,這是他最初接觸編碼的體驗,直至升讀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學士課程時,終有機會接觸相關課程,課餘亦自學編程。 險被挖泥機倒車撞倒 升讀大學四年級前的暑假,Issac 到一間工程顧問公司實習,某次到建築工地視察,他前方的挖泥機突然倒車,在場 4 名工友大聲喝止,挖泥機手卻聽不到,Issac 後方就是斜坡,走投無路險被撞倒之際,幸好挖泥機壓到他前面一台小型運貨手推車後停下。這次驚險遭遇,令他更關注工地安全,畢業論文亦以此為題。 大部分土木工程學系畢業生,以考工程師牌為目標,但 Issac 在 2019 年大學畢業短暫加入大型承建商公司後,即重返校園修讀土木工程哲學碩士至今。他解釋,因為發現部分工作流程缺乏效率,掣肘多、不夠新穎,公司投放很多時間和人手視察地盤、拍攝工地環境、 寫報告,而他認為流程應可適度自動化,望將新技術帶入建築業。…

    美國國土安全部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去年啟動 Hack DHS 賞金獵人計劃,以賞金邀請有能之士找到系統的安全盲點。計劃執行近半年,DHS 方面公布已堵塞 122 個安全漏洞,當中有 27 個屬極危險級別,而整體只發放了 12.5 萬美元獎金,可見這類賞金獵人計劃的性價比極高。 針對他國發動網絡攻擊,藉此窒礙敵國的經濟發展或刺探政治軍事機密,有時比起派間諜執行更有效率。作為全球最大影響力的美國政府,單在去年已多次指控俄羅斯政府放任黑客集團攻擊,對美國市民造成能源短缺、大量企業受到勒索軟件攻擊等後果。而為了加強國家網絡安全防禦力,美國聯邦政府曾發出行政指令,要求各政府機關盡快堵塞系統漏洞,並發出指引要求各部門執行。 不過,要找出系統漏洞,單靠部門內的專家未必可行,最有效率的方法是邀請外人調查,過程才能做到不偏不倚,探查能力甚至會更大。有見及此,美國國土安全部便於 2019…

    即使不少企業已轉用雲端處理數據資料,但仍有很多企業沿用數據中心;因此企業儲存大量數據機密的數據中心,一直是黑客攻擊目標之一,一起來看看專家教路提升安全的方法。 為了幫助保護數據中心以及儲存在內的數據,國家網絡安全中心 (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 NCSC) 和國家基礎設施保護中心 (Cent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CPNI) 就為數據中心營運商和用戶提供安全指引。NCSC 技術總監 Ian Levy…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並發布 2022 年保安預測。HKCERT 總結 2021 年香港資訊保安狀況,指中心去年共處理 7,725 宗保安事故,當中最主要事故為網絡釣魚(3,737宗,佔48%),較 2020 年增加 7%,連續四年上升並創新高,當中逾七成事故涉及網上購物或網上銀行。而第二主要事故為殭屍網絡(3,479宗,佔45%),當中約半屬 Avalanche 殭屍網絡,事故較去年下跌 16%,主因相信是 2020 年 35 個地區聯手成功摧毀全球最大的殭屍網絡之一的…

    新冠疫情持續,黑客亦利用機會借疫情作攻擊。早於 2020 年 3 月,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網絡釣魚攻擊躍升 667%,隨疫苗接種計劃推出時,新一波與疫苗有關的電郵威脅亦接踵而來,而 Omicron 變種病毒導致確診個案再度急升,同時亦帶動網絡釣魚攻擊個案激增。 Barracuda 研究人員發現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大幅增加,於 10 月至 1 月期間,相關電郵詐騙增加了 521%。 有關新冠病毒測試的網絡釣魚攻擊次數隨疫情躍升 Barracuda 列出一些最常見的行騙手法,反映騙徒利用不同策略來引起受害者的注意: (1)聲稱提供新冠病毒測試產品及其他醫療用品,例如口罩或手套,其中部分銷售的是 假冒或未經授權的產品。…

    利用內藏惡意軟件的 USB 手指,入侵目標人物電腦設備的新聞時有發生,美國 FBI 在最近又再一次向美國企業發出警告,指黑客集團 FIN7 近日瞄準美國軍工企業,將內藏惡意軟件的 USB 手指速遞給其員工,只要有員工不小心連接電腦,惡意軟件都有辦法避過防毒工具攔截進行安裝,並進一步引入 BlackMatter 或 REvil 兩款勒索軟件。 外國有不少案例顯示,網絡犯罪集團經常以 BadUSB 手法,試圖入侵目標人物的電腦系統。因為當對方將 USB 連接電腦,內裏的惡意軟件便可靜悄悄執行。以往的犯案手法除了試過將 USB 手指裝扮成遺失物品,更有黑客會假扮成…

    Black Friday 將至,相信不少網民已磨拳擦掌,準備大舉掃平貨。黑客同樣準備好過肥年,英國網絡安全中心 NCSC 正加緊巡查國內的電子商貿平台,特別是由中小企所成立的網購網站,由於缺乏安全意識,以至 NCSC 已先後向 4,151 個零售網站發出安全警告,指網站已被黑客入侵,客戶私隱正處於高風險。 不少購平台都會採用電子商務系統 Magento,因為它的功能豐富,但亦同時成為黑客攻擊的頭號目標。例如在今年初,網絡安全專家已指出有犯罪集團正利用 Magento 的已知漏洞,向仍未安裝安全更新的客戶發動攻擊。事隔半年有多,情況似乎未有改善,因此 NCSC 便趕在傳統購物旺季前,加緊於網上巡邏,搜尋國內仍存在漏洞的網購網站,以趕在旺季來臨前堵塞漏露,保護網站及潛在顧客。 一般來說,針對電子商貿平台的攻擊都是以盜取信用卡資料為主,犯罪集團會利用各種方法達成目標,例如於目標網站留言區注入惡意編碼的跨平台腳本 (Cross-Site Scripting) 攻擊,或暗中入侵網站的付款頁面,記錄客戶每一筆消費資料,而盜取的信用卡資料便可讓黑客冒名使用。雖然現時不少 Web…

    有調查指,全球每 11 秒便有機構受勒索軟件攻擊,平均勒索金額高達 200 萬美金,導致企業平均 downtime 23 日。有駭客甚至針對 backup 及雲端數據展開攻擊,即使有備份都恢復不到數據。 針對一般企業應對駭客攻擊的不足之處,數據保護領域先驅 Veritas 香港及澳門總經理 Willie Hung 表示,由於企業儲存的數據資料愈來愈多,儲存於 premises、cloud 甚至 edge server,因此被駭客攻擊的…

    Gartner 調查指出,2021 年美國企業預計投資超過 1.5 億美元在資安與風險管理技術上,對比上年增長達 12.4%,咁大家就更安全啦…?事實卻是幾乎每星期都有一宗轟動全球的黑客入侵個案 - Radixx、Pulse Security、Trend Micro、Solarwinds、Shopify、CryptoForHealth、Twitter、Tesla…以上例子被 Hack 手法不一,但開支愈大是否等如成效愈大?情況就如添置了空氣淨化器,也要開機才可濾走有害物質,但事實係有不少個案,有工具而閒置。這次想討論的,就是資安效益。 資安效益取決於企業能否抵擋已知與未知的威脅,種種防毒掃毒程式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不過企業大多「買咗當用咗」心態,絕大多數不會測試工具是否暢順運作,盲點由此而生,黑客乘虛而入,機構規模愈大,盲點愈多。既然大家花那麼多時間、精神與資源去寫 Proposal 申請撥款、格價揀 Vendor,到最後買齊所需程式,卻沒有定期測試是否正常運作而遭黑客洗劫?這是需要切腹的結果。 根據 2020 State of…

    一個正評,足以影響潛在買家對產品的信心,所以大型購物平台的賣家,不時強調在網絡上的產品評論來自真實用家回饋,以贏得潛在客仔的歡心,於是假評論針對這種心理應運而生。最近一個公開的數據庫揭示有超過 200,000 人參與購物平台 Amazon 的產品虛假評論騙局,參與者的姓名、電子郵件地址和 PayPal 詳細資料被公開。 不少賣家都希望能排除競爭對手,而獲得最大利益,得到最多得訂單,於是以對自家產品的虛假評論,來獲得在 Amazon 網上購物平台的優勢,包括收賣不同人,以金錢購買換取正評,或提供免費物品換取積極的回應。它們的運作方式和如何在亞馬遜的監視下保持變化,在對外開放的 ElasticSearch 數據庫中,披露了一些內部運作的原理。 安全研究人員透露,該公共及線上數據庫中,包含了 7GB 數據和 1,300 萬條記錄,而這些記錄似乎與大型虛假評論騙局有關。目前,該數據庫的擁有者為誰尚未清楚,但有迹象顯示,由於這些相關評論是以中文編寫,故消息洩露或源自中國。數據庫中包含約 200,000 至 250,000…